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38:35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长在水中的满江红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它属于( )</p><p>A. 被子植物</p><p>B. 裸子植物</p><p>C. 蕨类植物</p><p>D. 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没有花,不结种子,不能形成果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如满江红、贯众、卷柏.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细胞中都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p><p>A. 酵母菌、银耳、青霉    B. 痢疾杆菌、甲烷杆菌、酵母菌</p><p>C. H7N9病毒、结核杆菌、木耳    D. 花菇、草菇、艾滋病病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酵母菌、银耳、青霉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痢疾杆菌、甲烷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H7N9病毒无细胞结构,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木耳属于真菌,体内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花菇、草菇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p><p>A. 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p><p>B.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C. 能固着在海底生活</p><p>D. 能供人类食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无根状体和叶状体;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有根状体和叶状体;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类在水中可以穿越激流,主要是因为它身上具有可以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的</p><p>A. 侧线    B. 鳃    C. 胸鳍    D. 尾鳍</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但它的另外一种感觉器官--侧线很发达。从鱼体的外面可以看到。在鱼体两侧有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p><p>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而胸鳍起平衡身体的作用;尾鳍可以掌握鱼在水中运动的方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特征与实例不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p><p>A. 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玉米、小麦、水稻</p><p>B. 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胚珠裸露的植物:水杉、银杉、银杏</p><p>C. 体内具有脊柱的动物:鲫鱼、东北虎、麻雀</p><p>D. 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酵母菌、大肠杆菌、艾滋病病毒</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里只有一片子叶,属于单子叶植物,A正确;水杉、银杉、银杏的胚珠裸露,形成的种子都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正确;鲫鱼、东北虎、麻雀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都具备细胞结构,属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南野生动、植物园有①长颈鹿②鳄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他分类的依据(  )</p><p>A.是否会飞</p><p>B.是否会游泳</p><p>C.是否胎生哺乳</p><p>D.是否有脊椎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长颈鹿、③大象都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不会飞,不会游泳;②鳄鱼是爬行动物,卵生,主要生活在浅水以及 沼泽,会游泳,不会飞,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④蝴蝶属于节肢动物昆虫,卵生,会飞,不会游泳,没有脊椎骨。因此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 ①③,另一类是②④,分类的依据是否胎生、哺乳。</p><p>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藏羚羊,主要是为了保护它们的(  )</p><p>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没有意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间接价值: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它并不表现在国家的核算体制上,但它们的价值可能大大超过直接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暂时还未开发的价值,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一种野生动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也就是说一个基因库就消失了,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我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藏羚羊,主要是为了保护它们的潜在价值,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p><p>A. 森林的过量开采    B. 草地过度放牧</p><p>C.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    D.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等,可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D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各种科技成果中,属于模仿动物而发明的是(  )</p><p>①雷达</p><p>②宇航服</p><p>③日光灯(冷光)</p><p>④薄壳建筑</p><p>⑤CT机</p><p>⑥蛙泳</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①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②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③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④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等,而⑤CT机是利用射线照射,是物理学原理,⑥蛙泳不是仿生,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了两只小虎,眼睛都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你认为这主要与下列哪个方面有关(  )</p><p>A.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B. 遗传的多样性</p><p>C. 物种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因此基因的多样性不丰富,现存的华南虎可能是亲兄妹、表兄妹等,亲缘关系较近,华南虎选择的余地较少,只能是近亲繁殖,带有相同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与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有关,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p><p>A. 物种绝灭速度加快    B. 人口的快速增长</p><p>C. 环境污染    D. 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物种的灭绝自然影响生物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B不符合题意;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就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 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p><p>A. 自然选择    B. 外来物种入侵    C. 自然灾害    D. 栖息地破坏</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朱鹮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货物都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其结果是(  )</p><p>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p><p>②其天敌数量会大量增加 </p><p>③境内生物的多样性将受到威胁 </p><p>④很快被淘汰</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由于有害生物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有害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数量剧增,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使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如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其的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p><p>A. 两侧对称    B. 有口无肛门    C. 有刺细胞    D. 营养生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类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你认为至关重要的特点是(  )</p><p>A. 鱼类能够在水中游泳</p><p>B. 鱼类能够在水中呼吸</p><p>C. 鱼类能够在水中获得食物</p><p>D. 鱼游泳速度快,可以及时躲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里的毛细血管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于鱼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流出,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当离开水后鳃丝就会黏在一起,使鱼无法呼吸,所以“鱼儿离不开水”至关重要的特点是鱼类能够在水中呼吸,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年引进的洛阳江的大米草如今已覆盖近200公顷滩涂,导致大量滩涂生物死亡.这种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是(  )</p><p>A. 生物发生变异    B. 外来物种入侵    C. 湿地面积过大    D. 滩涂生物过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大米草是外来物种,米草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叶片背后褐色的囊状隆起是__,能产生特殊的生殖细胞,这种生殖细胞叫__.</p></div></div>
<div><p>【答案】  孢子囊  孢子</p><p>【解析】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在叶的下表面上有褐色的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的种子__,没有__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__ 包被.</p></div></div>
<div><p>【答案】  裸露  果皮  果皮</p><p>【解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外面无果皮包,如银杏;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珊瑚、猪带绦虫、沙虫、蟹等动物,身体没有脊柱,属于__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无脊椎</p><p>【解析】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珊瑚虫、猪带绦虫、沙虫、蟹的身体内没有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过渡的类型。</p></div></div>
<div><p>【答案】鱼类  爬行类</p><p>【解析】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__、__和__三种类型.</p></div></div>
<div><p>【答案】    球菌    杆菌    螺旋菌</p><p>【解析】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感染生物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__病毒、__病毒和__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__病毒,腺病毒是__病毒.</p></div></div>
<div><p>【答案】  细菌  植物  动物  植物  动物</p><p>【解析】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腺病毒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属于动物病毒。</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__的主要场所.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表明:造成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__.此外__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p></div></div>
<div><p>【答案】  就地保护  人口的快速增长  环境污染</p><p>【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表明:造成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在地层中的存在有着一定的顺序,即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越__;在越新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越__.</p></div></div>
<div><p>【答案】  简  低等  复杂  高等</p><p>【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早在达尔文提出以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以前,人类就已经利用“__”的方法培育自己需要的生物品种.例如,利用__培育出肉鸡和蛋鸡等.</p></div></div>
<div><p>【答案】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原鸡</p><p>【解析】早在达尔文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学说以前,人类就已经利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自己需要的生物品种,例如鸡的新品种的形成是由于原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了许多变异个体,并能遗传下去,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和需求,对具有不同变异的鸡进行了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淘汰、培育,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各品种的鸡,因此鸡的这种形成过程叫做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的选择者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不是人,所以由原鸡向各个方向进化形成了芦花鸡、北京白鸡、艾维茵鸡、长尾鸡等,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经退化不能飞翔,这是__的结果.北京白鸡年产蛋300个以上,是普通家鸡的三倍多,这是__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p><p>【解析】在马得拉群岛科学考察时,发现岛上有550多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由于翅已经退化而不能飞翔,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北京白鸡年产蛋300个以上,是普通家鸡的三倍多,说明不同品种的鸡是通过人工选择形成的,对具有不同变异的鸡进行选择淘汰的结果,因此家鸡的这种形成过程叫做人工选择。</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将下列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连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46f8a6a8/SYS201808081126304793285012_ST/SYS201808081126304793285012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46f8a6a8/SYS201808081126304793285012_DA/SYS201808081126304793285012_DA.001.png" width="309"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p><p>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见蚯蚓能改良土壤;瓢虫以害虫为食,属于农业益虫;虾和蟹肉富含蛋白质;家蚕吐蚕丝,提供衣物的原料;蝗虫会危害植物,属于农业害虫;蜈蚣是名贵的药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46f8a6a8/SYS201808081126305954557860_ST/SYS201808081126305954557860_ST.001.png" width="462"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填字母).</p><p>(2)C与下列哪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__(填字母)</p><p>A、蝴蝶      B、水螅      C、玳瑁      D、海牛</p><p>(3)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植物.</p><p>(4)E生活在水中,它用__呼吸.</p></div></div>
<div><p>【答案】  B  A和E  A  蕨类  鳃</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C蜜蜂属于节肢动物,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E金鱼属于鱼类,据此答题。</p><p>(1)图中的B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D肾蕨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A青蛙属于两栖类,E金鱼属于鱼类,鱼类和两栖类属于脊椎动物;C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2)C蜜蜂是昆虫,用翅飞行,用足爬行,足和翅是它的运动器官,蝴蝶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玳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海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可见A正确;(3)D肾蕨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4)E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内密布着毛细血管,能够进行气体交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46f8a6a8/SYS201808081126307425683449_ST/SYS201808081126307425683449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3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树根处代表__,它生活在__ 中.</p><p>(2)由于__ 不同,A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p><p>(3)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 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上,从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p><p>(4)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中没有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从生物体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p><p>(5)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p><p>(6)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__.</p><p>(7)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是__.</p></div></div>
<div><p>【答案】  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  界  水  陆地  水生到陆生  真正的根  简单到复杂  化石  低等到高等  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生物多样性</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p><p>(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2)A代表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3)从图中可以看出,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4)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5)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6)C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7)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而且陆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共同进化包含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