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38:1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第3单元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 </p><p>A. 吸附灰尘、降低噪音    B. 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p><p>C.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树叶是声波发生漫反射,能减少噪声的传播,树干还能使声波向地面传播,减弱噪声;植物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改善气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的生态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主要分为________阶段进行。(  )</p><p>A. 一    B. 二    C. 三    D. 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9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5.95%。</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养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p><p>A. 促进植物的呼吸    B. 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p><p>C. 加快蒸腾作用    D. 叶片互不遮挡,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叶片直、窄、厚这些结构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呼吸的快慢与叶片的气孔的数目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水稻要进行光合作用,原料中有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会降低水稻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水稻生长,且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气孔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叶片直、窄、厚并不利用蒸腾作用的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便于水稻叶片接受更多的阳光,光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动力,这样有效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功效,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杏仁桉树一般都高达100米,其中有一株高达156米,树干直插云霄,有五十层楼那么高在人类已测量过的树木中,它是最高的一株一棵几十米高的大树,水分能从根部一直上升到树的顶端,其主要动力是(  )</p><p>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一颗几十米高的大树,水分能从根部一直上升到树的顶端,其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2/10/5bb8338d/SYS201809121007596270320691_ST/SYS201809121007596270320691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p><p>B. 图中a~b时间段内,蒸腾作用速率大于吸水速率</p><p>C. 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p><p>D. 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点是某植物的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曲线重合点,且正好处于a时刻,即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A正确;图中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和吸水速率都是逐渐升高,并这个时间段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B正确;由图可知,a点之前和b以后的光照条件下,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C正确;图中黑暗时间内,无论那一时刻,吸水速率的曲线总是位于蒸腾速率的曲线之上,即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高于蒸腾速率;而有光照时,a-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a点之前和b以后吸水速率则大于蒸腾速率,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证明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的是(  )</p><p>A. 植物能为人类提供氧气</p><p>B. 植物能为人类提供有机物</p><p>C. 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p><p>D. 以上观点都可以论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出氧气进行自养生活,成为自然界的生产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D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p><p>A. 罗斯福大草原工程    B.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p><p>C. “三北”防护林工程    D. 北非五国“绿色坝建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植物在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生长,其叶片的面积和厚度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时的变化是(  ) </p><p>A. 叶面积减小,叶肉增厚    B. 叶面积增大,叶肉增厚</p><p>C. 叶面积减小,叶肉变薄    D. 叶面积增大,叶肉变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某种植物在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生长,为了更多的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叶片面积增大;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光合作用较弱,制造的有机物较少,叶肉因有机物较少而变薄,变薄后有利于阳光透过,背面的叶绿体也能接受些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是(  )</p><p>A. 平原绿化工程</p><p>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p><p>C.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p><p>D. “三北”防护林工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我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原料</p><p>B. 森林优化了我们的居住环境</p><p>C. 森林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p><p>D. 森林有利于稳定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珍贵的“绿色财富”;为人类提供木材等物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的,A错误;森林美化了我们的居住环境,美化人类生存的环境,B正确;森林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生活环境,因此森林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C正确;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稳定了地球上的氧循环和水循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是(  )</p><p>A. 天山阿尔泰山山地防护林    B. 松花江嫩江流域防护林</p><p>C. 辽河流域防护林    D. 太行山绿化工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天山阿尔泰山山地防护林、松花江嫩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都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不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校园绿化设计,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p><p>A. 要多种花期长、花朵鲜艳的花卉,不种高大的乔木</p><p>B. 在调查的基础上,画出校园绿化现状图</p><p>C. 教室周围绿化要保证教室内的通风、采光</p><p>D. 将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上交学校领导,并对学校绿化提出建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高大的乔木能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能调节气候,能维持碳-氧平衡,A符合题意;在调查的基础上,画出校园绿化现状图,B不符合题意;教室周围绿化要保证教室内的通风、采光,C不符合题意;将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上交学校领导,并对学校绿化提出建议,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我国颁布保护植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p><p>B. 改善现存的生态环境</p><p>C. 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p><p>D. 杜绝人们利用植物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国颁布保护植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实施生态工程是为了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改善现存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A、B、C正确。植物直接或间接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所以杜绝人们利用植物资源的说法是错误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在进行下列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p><p>①水份的吸收和运输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p><p>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三大作用与气孔开闭的关系.</p><p>解答: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由内向外细胞液的浓度是(  )</p><p>A. 依次递增    B. 依次递减    C. 均相同    D. 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的根毛能够吸水,是因为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水分首先进入表皮的细胞,由于根毛吸收了水分,细胞液浓度降低,表皮以内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表皮以内细胞吸水,以此类推,逐步渗入。所以正常情况下,由内向外,细胞液浓度依次递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植物,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时间,这是因为(  ) </p><p>A. 小白鼠不需要氧气</p><p>B. 玻璃罩中原有的氧气足够小白鼠呼吸所需</p><p>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p><p>D.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提供氧气,小白鼠的呼吸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所以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绿色植物,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时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三北”防护林所包括的地域的是(  )</p><p>A. 西北    B. 华北北部    C. 东北西部    D. 东北东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建设了巨大的防护林工程。我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三北”防护林不包括东北东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p><p>A. 营造草原防护林    B. 将草原改为农田</p><p>C. 兴修草原水利    D. 合理利用和开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营造草原防护林,是为了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A正确;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B错误;兴修草原水利,发展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正确;合理利用和开发,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p><p>A. 大力植树造林</p><p>B. 发展畜牧养殖业</p><p>C. 发展淡水养殖</p><p>D. 减少农药使用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所以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人类活动是大力植树造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简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参与水循环  (3)维持碳氧平衡</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广网贵州3月11日消息&#xa0;&#xa0;据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最新统计,贵州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896.45万亩;重灾地区大部分小麦、油菜、洋芋等作物枯死,部分受灾地区粮食绝收已成定局从这以现象中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 </p><p>下图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直方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8/10/3a3ce6f8/SYS201809181007071176739634_ST/SYS201809181007071176739634_ST.001.png" width="306"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 </p><p>(1)小麦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__________ </p><p>(2)小麦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区吸收所需水分,而后通过__________管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参与生命活动的需要 </p><p>(3)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另一原料是______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平衡</p></div></div>
<div><p>【答案】  灌浆期  成熟区  导  二氧化碳  碳-氧</p><p>【解析】试题分析:(1)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而不是不同的发育时期需水量基本相同;(2)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尖能够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p><p>(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小麦在返青期需水量最少,小麦在灌浆期需水量最多;(2)成熟区的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简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参与水循环  (3)维持碳氧平衡</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人喜欢在卧室摆放几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有人反对,说是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了,因为植物与人争氧气;有人支持,说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你认为谁说得对?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晚上不宜把绿色植物放在房间内,因为黑暗中植物的光反应无法进行,不会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强力,消耗氧气的量大,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人竞争氧气,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所以夜间不宜把绿色植物放置于房间内</p><p>【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照下进行,晚上不宜把绿色植物放在房间内,因为黑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不会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晚上植物能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降低卧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人竞争氧气,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故白天可以,晚上就不行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高经调查,在葡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平均温度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地 </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地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白天 </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3℃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3℃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夜间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 </p></td></tr></table><p>&#xa0;</p><p>(1)昼夜温差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为什么?____________ </p><p>(2)昼夜温差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 </p><p>(3)葡萄通过呼吸作用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请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没有,光合作用与光照无关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水+能量</p><p>【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资料中的条件,既是同一种葡萄,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夜间温度,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葡萄的甜度不一样。</p><p>(1)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既是同一种葡萄,遗传物质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相同,所以两地的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可见,昼夜温差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光合作用与光照无关;(2)夜间葡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甲地夜间温度是12℃比乙地25℃低了13℃,所以夜间甲地葡萄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因而甲地葡萄的有机物积累的多,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此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是因为甲地的昼夜温差较大形成的;(3)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葡萄通过呼吸作用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七级上册生物单元测试:第3单元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