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东城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最容易造成减产( )</p><p>A.连绵阴雨 B.气温较低 C.春季多风 D.气温较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天气对传粉的影响.传粉是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p><p>解:玉米是风媒花所以,B、D气温的高低;C春季多风会影响到昆虫飞出活动传粉,是影响虫媒花传粉的因素.而A连绵阴雨造成没有风或雨滴将花粉打落是影响风媒花的因素.</p><p>故答案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对该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58186490833_ST/SYS201808081135058186490833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装置探究了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p><p>B.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种子</p><p>C. 该实验不严谨,实验的偶然性太大</p><p>D. 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保证单一变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唯一变量是水分,②③唯一变量是空气,因此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对种子萌</p><p>发的影响,A正确;②号种子是变量没有改变的对照组,因此设置②号种子的意义是起对照作用,B正确;该实验探究种子只有1粒,实验结果可能带有偶然性,C正确;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和②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水;②和③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空气,实验方案均保证了单一变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竹五峰山竹海公园,景区以遮天蔽日、苍翠挺拔的楠竹为主,景区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公园内生活着大量的蛙类、蝴蝶、蝉、螳螂、黄雀等,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正确的是( )</p><p>A. 雄蛙在生殖季节高声呜叫和雌雄抱对是一种繁殖行为,它们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p><p>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和蝉都要蜕皮才能长大,所以是完全变态发育</p><p>C. 鸟的卵有卵壳,起保护作用,卵黄表面有胎盘,是鸟的遗传物质</p><p>D. 蝴蝶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发育有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雄蛙在生殖季节高声呜叫和雌雄抱对是一种繁殖行为,但是它们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不是体内受精,A错误;螳螂和蝉都要脱皮才能长大,但是其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而不是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鸟的卵有卵壳,起保护作用,卵黄表面有胚盘,是鸟的遗传物质,而不是胎盘,胎盘是哺乳类特有的结构,C错误;蝴蝶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蚕的一生要吐丝、作蛹、羽化、产卵,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它取食积累养料的最佳时期是( )</p><p>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就停止取食,然后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可见家蚕在幼虫期取食是为了积累养料,为自身提供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p><p>A. 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p>B. 青蛙的受精过程及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p><p>C. 鸟的胚胎发育在孵卵以前已经开始</p><p>D. 青蛙、蝗虫、鸟的生殖过程中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无蛹期,A错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正确;鸟的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在亲鸟的孵化下再继续发育,C正确;青蛙、蝗虫、鸟的生殖均属于有性生殖,生殖过程中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的生殖和胚胎发育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p><p>B. 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和卵巢</p><p>C. 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处于胎盘</p><p>D. 母亲在怀孕期间,由于担负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排出废物的生理活动,身体负担会大大加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是人体发育的起点,A正确;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是男性的主要的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B正确;人体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C错误;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在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要为胎儿提供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胎儿的ABO血型与母亲不同,但不会出现凝集现象,原因是( )</p><p>A. 胎儿的血中没有凝集原 B. 母与子的血液不会直接接触</p><p>C. 胎儿的血中只有少量的凝集素 D. 母与子的血液能相互包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母体与胎儿的毛细血管相互交叉但不相通,所以血液没有直接接触不会发生血液的凝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花是雌花</p><p>B. 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p><p>C. 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p><p>D. 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未成熟的花没有开放,没有传粉,雌花是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进行套袋处理就不能进行异花传粉,是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的。故A不正确;</p><p>人工辅助授粉能够玉米顺利的弯沉传粉和受精,多结果实和种子,减少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故B正确;</p><p>玉米种子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果实,因为其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属于颖果。故C正确;</p><p>种子是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的,因而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数目决定。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 B. 进行无性生殖生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p><p>C.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是无性生殖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属无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管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A正确;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有的也能产生生殖细胞,如草莓等大多数种子植物,B错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C正确;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他们生一个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为( )</p><p>A. 3/4 B. 1/4 C. 1/8 D. 3/8</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因此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假设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其中一个b一定来自父亲或母亲,因此,父母双眼皮的基因型都是Bb,遗传图解如图1:<br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87c5b88/SYS201712310052337165717626_DA/SYS201712310052337165717626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从遗传图解图1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几率为3/4.<br />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87c5b88/SYS201712310052337165717626_DA/SYS201712310052337165717626_DA.002.png" width="296"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从性别遗传图解图2可知,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各是50%.所以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1/2,所以,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的男孩的几率为3/4×1/2═3/8。</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p><p>A. 红色和黄色; Dd、dd B. 红色; Dd</p><p>C. 红色; Dd、dd D. 黄色; Dd、d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69226393722_DA/SYS201808081135069226393722_DA.001.png" width="309"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黄色番茄所结种子的基因是Dd、dd,而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dd,颜色是黄色。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是黄色、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一粒种子中不同细胞的基因组合可能不同</p><p>B. 12粒精子参与了受精作用</p><p>C. 一个豌豆荚可视为一个器官</p><p>D. 所有种子的基因组合是相同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种子中胚的基因来自于精子与卵细胞,每粒种子都是由不同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不同,因此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不一定相同,A正确;D错误,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有12粒精子参与了受精作用,C正确;一个豌豆荚是由不同组织形成的一个器官,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p><p>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br />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p><p>B.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p><p>C.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p><p>D. 害虫的抗药性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变异种类,农药或自然环境的其它变化选择了这种有利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啄木鸟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昆虫,慢慢被淘汰,因此啄木鸟的长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A错误;进废退学说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早提出来的生物进化学说,这个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如:在黑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B错误;根据进废退学说原理,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进的习性,C错误;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有利于生存,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农药或自然环境的其它变化选择了这种有利的变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初中生物教材中,著名科学家与其相关学说或科学实验对应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73140165008_ST/SYS201808081135073140165008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A正确;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反射的研究,进行了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B正确;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得出DNA双螺旋结构,C错误;前苏联学者奥巴林凭借其对化学的深刻理解,将达尔文进化论适用的范围向后扩展,用以解释简单的无机及有机生物如何结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又如何形成原始的生物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鲁垦棉33号是科学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黄萎病,枯萎病较为严重的现状,将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整合到棉花的DA阿N分子中而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科学家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p><p>A. 细胞杂交 B. 克隆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组织培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生物技术,将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整合到棉花的DNA分子中而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p><p>B. 有人构想人会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克隆技术</p><p>C. 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p><p>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A错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生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有人构想人会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转基因技术,B错误;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C正确;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图示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77234729400_ST/SYS201808081135077234729400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有两条食物链</p><p>B. 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p><p>C. 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p><p>D. 在该生态系统中,狐为第四营养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昆虫→鸟→狐,A正确;狐以鸟为食,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C错误;该图有阳光和二氧化碳等成分,它们与图示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狐为第三、四营养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p><p>A. 食物中的碳 B. 有机物里的碳 C.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 非生物界中的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如图:<br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78355679323_DA/SYS201808081135078355679323_DA.001.png" width="49"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气。<br />因此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p>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p><p>B. 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p><p>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p><p>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可循环利用,A正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故食物链越短,终极消费者获得能量越多,B正确;由于能量传递率为10%~20%,所以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C错误;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自然出生,需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 )</p><p>①卵巢 ②睾丸 ③输卵管 ④子宫 ⑤输精管 ⑥阴道</p><p>A. ①④⑥ B. ①③④ C. ③①④ D. ③④⑥</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br />所以从母体产出卵到新生儿出生,受精卵在人体中经过的器官依次为③输卵管→④子宫→⑥阴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亲。如果甲是黑毛的公羊,乙、丙都是白毛的母羊,那么克隆羊的特征是( )</p><p>A. 黑毛公羊 B. 黑毛的公羊或者母羊</p><p>C. 白毛母羊 D. 白毛的公羊或母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甲羊提供细胞核.因此克隆羊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甲黑毛的公羊的细胞核。具有黑毛的公羊的全部遗传物质,所以克隆出的特征是黑毛公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某同学取三个想通的锥形瓶甲、乙、丙,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如表要求进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3179547790_ST/SYS20180808113508317954779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p><p>B. 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p><p>C. 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细菌</p><p>D. 乙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瓶口是否敞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杀灭原有的细菌,以免杂菌对实验的影响,A正确;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探究的是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B正确;甲瓶与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牛奶中有无细菌,C正确;<br />乙瓶与丙瓶有两个变量温度、牛奶中有无细菌,因此乙瓶与丙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也不是瓶口是否敞开,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门喜爱.</p><p>(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p><p>(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p><p>(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此过程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p><p>(4)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 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叶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p><p>(5)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量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 吸收.</p><p> </p></div></div>
<div><p>【答案】(1)适宜的温度;</p><p>(2)胚乳;</p><p>(3)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p><p>(4)氮;</p><p>(5)成熟区。</p><p>【解析】</p><p>试题分析:(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p><p>(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4)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肥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p><p>(5)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4610243563_ST/SYS201808081135084610243563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_________。</p><p>(2)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中有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p><p>(3)此图中鹰所能获得的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p><p>(4)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______________。</p><p>(5)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p><p>(6)此图中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p><p>(7)在草原上适度放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但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破坏生态平衡,这个事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p><p>(8)土壤中的蚯蚓体表有黏液和刚毛,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并提高土壤的肥力,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5 草→鼠→蛇→鹰 先增多后减少 生产者(或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草 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鼠、狐、兔、蛇、鹰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鼠、兔等为动物是消费者。所以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2)(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所以此图中鹰所能获得的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就是最长的食物链。</p><p>(4)狐、鹰都捕食兔、鼠,如果狐被大量捕杀,鹰获得食物量就增多,数量也会增多。鹰在大量增多后,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减少,随之鹰的数量也随之减少。所以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多后减少。<br />(5)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一般地说: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沿着食物链向后传递,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br />(6)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低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烧。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所处的营养级别最低,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少。(7)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br />(8)生物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和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时的阻力,体色与土壤颜色相近有保护作用,体表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并能完成呼吸,减少钻土时的摩擦力,表明蚯蚓适应在土壤中穴居生活。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这一事例说明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能影响环境。这一事例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6242115001_ST/SYS201808081135086242115001_ST.001.png" width="542"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应用到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p><p>(2)若良种公羊的精子内染色体27条,则转基因羊体细胞内_______条.</p><p>(3)转基因羊体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_______,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p><p>(4)图中①表示生理过程是________ ,③表示的是________。</p><p>(5)科学家将移植到受精卵中的基因破坏后,培育出的羊不乳汁中无法分泌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这一事实说明基因__________。</p><p>(6)转基因羊产生的人凝血因子性状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p><p>(7)图中的生殖方式是____。</p></div></div>
<div><p>【答案】 转基因技术 54 DNA 双螺旋结构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控制生物的性状 可遗传的变异 有性生殖</p><p>【解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p><p>(1)培育转基因羊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基因技术。图示中的①和②过程同试管婴儿一样,是在实验室内完成。<br />(2)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因此公羊精子内含有27条染色体,培育的转基因羊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54条。<br />(3)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br />(4)图示中的①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是体外受精,②是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③表示的是胚胎移植。<br />(5)科学家将移植到受精卵中的基因破坏后,培育出的羊不乳汁中无法分泌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这一事实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6)转基因羊产生的人凝血因子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r />(7)图示中的①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可见图中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一家族白化病(皮肤、毛发呈白色)的发生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ST/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家族中的个体1、2肤色正常,而子女中却出现了白化病患者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p><p>(2)如果检测证实6号个体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其与5婚配后的子代7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如果6号个体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子代7患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p><p>(3)若用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决定白化病的基因,则图中1、2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4号个体含致病基因的几率为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变异 0 50% Aa ,Aa AA或Aa 2/3</p><p>【解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该家族中的个体1、2肤色正常,而子女中却出现了白化病患者⑤,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br />(2)如果检测证实6号个体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其与5号白化病(bb)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001.png" width="199"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1看出,他们的后代一定正常,因此其后的子代7患白化病的概率是0;<br />如果6号个体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其与5婚配的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002.png" width="239"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2看出,子代7患白化病的几率是50%。<br />(3)图中1、2个体遗传给白化病(aa)子代5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图中1、2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3:<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5b21ea0/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SYS201808081135087673240591_DA.003.png" width="32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3看出,图中1、2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4号个体(正常)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4号个体(正常)含致病基因(a)的几率为2/3。</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葡萄既可房前屋后栽种,又可大田种植;生食可口开胃,营养丰富,又可深加工, 深受人们喜爱。幼苗可购买,也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在枝条适当的位置作环剥处理,再用肥沃疏松土壤覆盖。约一个月环剥处开始生根,从母枝上剪断,移栽入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就可长成一棵新的植株。请据此回答问题:</p><p>(1)上述繁殖葡萄的方法是 _________,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 _________的发酵作用,这种发酵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等,还要在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进行。</p><p>(3)葡萄的抗霜霉病与不抗霜霉病是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________ ,假设抗霜霉病是显性(R),不抗霜霉病是隐性(r),某人把一株抗霜霉病葡萄的籽粒种植下去,结果长出的植株却不抗霜霉病,那么该抗霜霉病葡萄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压条 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酵母菌 无氧 相对性状 Rr</p><p>【解析】(1)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因此题目中繁殖葡萄的方法是压条,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br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这种发酵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等,还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br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葡萄的抗霜霉病与不抗霜霉病,是葡萄的抗霜霉病的能力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亲代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而且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某人把一株抗霜霉病葡萄的籽粒种植下去,结果长出的植株却不抗霜霉病,那么该抗霜霉病葡萄的基因组成是Rr。</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