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34:10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的黑手党”﹣﹣杜鹃经常把自己的蛋放在其他小鸟的窝里,由小鸟代替其孵蛋并喂小杜鹃,这种“鹊巢鸠占”行为称(  )</p><p>A. 社群行为    B. 繁殖行为    C. 学习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领域行为等.杜鹃将卵产在其他小鸟的鸟巢中,由小鸟代替其孵蛋并喂小杜鹃等行为</p><p>都属于繁殖行为,也是先天性行为.</p><p>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没有“外骨骼”的是(  )</p><p>A. 蜜蜂    B. 虾    C. 河蚌    D. 蜻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虾、蜜蜂、蜻蜓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br />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贝壳或贝壳退化。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因此没有外骨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p><p>A.幼体成体均可生活在水中和陆地</p><p>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生活在水中</p><p>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p><p>D.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河蚌体内珍珠的形成过程是 (    ) </p><p>A. 由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被异物形成的</p><p>B.由闭壳肌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p><p>C.由斧足上的细胞分泌的黏液形成的</p><p>D.由贝壳外层细胞分裂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p><p>A. 乌贼    B. 珊瑚虫    C. 蜘蛛    D. 蝗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珊瑚虫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亡的鱼中,她可以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是(    )。</p><p>A.观察鳞片是否完整           </p><p>B观察体表是否湿润  </p><p>C.观察鳃丝颜色是否呈鲜红色     </p><p>D.观察体表有无伤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新鲜的鱼,鱼腮鲜红;而不新鲜的鱼,鱼腮呈褐红色,且发暗,所以可凭此来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章鱼“保罗”因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多次准确预测比赛结果而名声大噪。下列有关章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遇到威胁释放墨汁,是防御行为      B.贝壳退化,但有内壳&#xa0; </p><p>C.身体内有脊柱                      D.章鱼不是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p><p>A、遇到威胁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是防御行为,故不符合题意;B、章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有8条很长的腕足捕食,也可以防御敌害.依靠腕足或把水从漏斗中猛烈地喷出,借水喷出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后方冲出很远,所以它行动是十分敏捷的.故不符合题意;C、章鱼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故符合题意.D、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是软体动物,不是鱼.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在一黑暗的空间内架设Y字型走道,放置数条昆虫幼虫于起点,并在中间置一隔板阻隔光线,再从甲处给予光照,观察到幼虫都朝甲处移动.若重新把这些幼虫放回起点,则再根据下列哪一实验及结果方可推理出此幼虫具有趋光行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9/10/27f503c1/SYS201808091008224744530732_ST/SYS201808091008224744530732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将光源移走后,幼虫仍朝甲处移动</p><p>B. 将光源移走后,幼虫随机到处移动</p><p>C. 光源移至乙处时,幼虫仍朝甲处移动</p><p>D. 光源移至乙处时,幼虫随机到处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光对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在设置对照时,除光照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图所示,在一黑暗的空间内架设Y字型走道,放置数条昆虫幼虫于起点,并在中间置一隔板阻隔光线,再从甲处给予光照,观察到幼虫都朝甲处移动,若重新把这些幼虫放回起点,将光源移走后,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则说明幼虫具有趋光行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p><p>A. 体表外有外骨骼    B. 身体分部</p><p>C.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所以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共有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宇航服能够保证宇航员在失重条件下血液能正常运输,是模仿了一下谁的功能 </p><p>A.长颈鹿  &#xa0;B.乌龟       &#xa0;C.萤火虫    &#xa0;D.猫头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仿生的知识,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据此作答.</p><p>解答:解: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使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与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一种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p><p>A. 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 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p><p>C. 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 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不是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A错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还有繁衍种族,B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不只是为了冬眠和过冬,C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扇贝、河蚌都属于软体动物    B. 身体比较柔软,体外都有贝壳保护</p><p>C. 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D. 贝壳有螺旋形的,也有对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叔述不正确的是(  )</p><p>A. 臂骼肌有受刺撤而收缩的特性</p><p>B. 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C.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p><p>D.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互配合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A正确;骨骼肌包括肌腱、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而不是同一块骨上,B错误;骨骼肌受到刺激就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C正确;与骨相连的肌肉如:肱二肌、肱三头肌,都是相互配合才能活动,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D正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