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册 第5单元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 )</p><p>A. 体外受精,卵生 B.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p><p>C. 体内受精,卵生 D. 体内受精,变态发育</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__________进行( )</p><p>A. 水中和陆地 B. 水中 C. 陆地上 D. 母体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青蛙的生殖离不开水;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或离水源较近的区域。故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水中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p><p>A. 蝌蚪</p><p>B. 卵</p><p>C. 幼蛙</p><p>D. 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玫瑰花完成受精过程的顺序依次是( ) </p><p>①精子同卵细胞结合 ②花粉管进入子房 ③花粉管进入胚珠 ④花粉粒萌发 ⑤花粉管释放出精子</p><p>A. ①③⑤②④ B. ④②③⑤① C. ⑤③①②④ D. ①②⑤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④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②花粉管伸入子房,③花粉管进入胚珠,⑤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①精子与卵细胞、中央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中央细胞。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在形态上最后出现的变化是( )</p><p>A. 长出后肢 B. 长出前肢 C. 外鳃消失 D. 尾消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在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很多的变化,刚孵化出的蝌蚪,有尾无四肢,用羽状外鳃进行呼吸,随后外鳃消失,长出内鳃,四肢的生长是先长后肢,再长前肢;当由蝌蚪发育成幼蛙时,尾巴消失,长全四肢,内鳃消失,形成肺,用肺呼吸。因此,在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在形态上最后出现的变化是尾消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苹果,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再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部分的性状相似于( )</p><p>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得到的苹果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甲;授以丙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因此丙的遗传物质只在种子里,而不在可食用部分,即不在果肉和果皮中,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不相似于丙.故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发育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p><p>A.受精卵→蝌蚪→成蛙     B.蝌蚪→幼蛙→成蛙</p><p>C.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幼蛙→成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蚕农饲养的家蚕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几眠之后才能收获蚕丝( )</p><p>A、2 B、3 C、4 D、5</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水中生活开始向陆地生活过渡的一个动物类群是( )</p><p>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p><p>A. 扦插 B. 芽接 C. 枝接 D. 压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扦插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性状稳定,诗句中柳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误的是( )</p><p>A. 老马识途 B. 作茧自缚 C. 金蝉脱壳 D. 蜻蜓点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马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老马识途”,描述的是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A正确;“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B错误;“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C错误;“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 )</p><p>A、表示友好</p><p>B、使产在水中的卵受精</p><p>C、孵卵</p><p>D、确定“配偶”</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缫丝养蚕闻名于世界的国家是( )</p><p>A. 中国 B. 英国 C. 印度 D. 美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春蚕是在幼虫期后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我国素来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位同学在调查当地的动物资源时,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环境可能是( )</p><p>A. 温暖多雨 B. 常年寒冷 C. 炎热干燥 D. 工业城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说明是湿润、温暖的环境,因为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寒冷、干燥的环境都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工业化大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不利于青蛙的生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蝌蚪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p><p>A.蝌蚪要经常浮出水面用肺呼吸</p><p>B.蝌蚪运动要靠尾部摆动</p><p>C.蝌蚪的形态结构很像鱼</p><p>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它的幼体是蝌蚪,蝌蚪在水中发育,外形象鱼,有尾,无四肢,依靠尾部和躯干的摆动游泳,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于逐渐消失,并长出四肢。选项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仰韶文化时期,有不少蛙纹彩陶图案据专家研究,彩陶上的彩纹图案源于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可能是( )</p><p>A. 青蛙是两栖动物 B. 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p><p>C. 青蛙生殖能力强 D. 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害虫天敌”,一般农业害虫都吃如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一只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便能吃一万多只害虫。在稻田中放养适量的青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害,而且可以避免因喷洒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古代对青蛙的崇拜,崇拜青蛙的原因可能是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鸟类比鱼类、两栖类复杂而高等,在繁殖上表现为( )</p><p>A. 体外受精 B. 卵生 C. 胎生哺乳 D. 筑巢、孵卵、育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6个阶段,必须有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鸟类经过求偶交配成功后,在体内受精并产下大型的具有坚硬外壳的卵。同时鸟类具有筑巢、孵卵和育雏的行为,而鱼类、两栖类动物都是体外受精,不具有筑巢、孵卵等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中,体表被有鳞片且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的是</p><p>①鱼类 ②两栖类:③爬行类 ④鸟类</p><p>A.①③B.①C.②④ D.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类体表被有鳞片,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爬行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实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的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这个事实说明</p><p>A. 农药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B. 青蛙对农田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p><p>C. 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 D. 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某农业生态县开展“养蛙治虫”的实验结果表明:放养一定数量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这个事实说明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①~④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能正确反映家蚕发育全过程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3c7e3df/SYS201712310016017073134870_ST/SYS201712310016017073134870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p><p>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之一。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等。因此家蚕的发育过程为:②受精卵→④幼虫(蚕)→③蛹→①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开花植物形成种子和果实必须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p><p>A. 开花和受精 B.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p><p>C. 传粉和受精 D. 开花和传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2009年4月墨西哥发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以来,其后全球短短的几天陆续发现大量的此病患者,这说明此病具有____  性和     性。我国在全世界率先研制出甲流疫苗,现在已经可以给健康人接种疫苗了,这属于控制传染病的        措施,人们可以在不得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因此这种免疫属于          。对甲型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病的         措施。</p></div></div>
<div><p>【答案】流行性, 传染性;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控制传染源</p><p>【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传染病的知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引起的、能在人或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流行性、传染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7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p><p>(已知人的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生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小麦酵母菌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别011213213544 </p><p>(1)基于这些数据,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________ </p><p>(2)从上表中看,人和 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_______________ </p><p>(3)上述研究采用了分子生物学 法,为生物的 ________提供了证据</p></div></div>
<div><p>【答案】 小 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大 进化</p><p>【解析】试题分析:</p><p>(1)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p><p>(2)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因此人类与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p><p>(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看下图回答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30/23/fb66d508/SYS201808302306233951162873_ST/SYS201808302306233951162873_ST.001.png" width="421"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1是 __,2是 ___,3是 ___,4是 __5是 ___、6是 ___</p><p>(2)细菌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相同的是都有 、 、 ,不同的是细菌没有 </p></div></div>
<div><p>【答案】 DNA 细胞膜 细胞壁 荚膜 细胞膜 鞭毛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成形的细胞核</p><p>【解析】试题分析:</p><p>(1)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1遗传物质;2细胞膜;3细胞壁;4荚膜;5细胞质;6鞭毛。</p><p>(2)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洋葱不同的是细菌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所以细菌和洋葱表皮细胞相同的是都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的是细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下面两组词语配对,在空格内填上右边相应词语的字母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30/23/fb66d508/SYS201808302306235903438693_ST/SYS201808302306235903438693_ST.001.png" width="500"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c(2)d(3)b(4)a(5)f(6)j(7)h(8)e</p><p>【解析】(1)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和淋巴结。<br />(2)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共同完成的,出生后产生的,只对莫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br />(3)有些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br />(4)皮肤和黏膜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它们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r />(5)植物即可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br />(6)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br />(7)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br />(8)鸟类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卵壳保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扦插时往往要对适宜扦插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其更易成活请你以月季为例,设计一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茎段下方的切口,怎样处理 </p><p>才更易成活 </p><p>(1)你提出的问题是 __; </p><p>(2)你做出的假设是 __; </p><p>(3)方案:a: ___b: __c: __</p><p>(4)结论: 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扦插月季时,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吗 月季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 准备一些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20支,将茎段分成两A、B两组,每组10支,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枝条上段都为水平切口 分别将两组月季茎段下端插入潮湿土壤中,上端露出地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每天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做好记录 如果A组(斜向切口一组)长出的新叶快,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反之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水平切口更易成活;如果两组长出新叶的时间大致一致,则说明茎段下端切口形状与是否易成活无关</p><p>【解析】试题分析:扦插月季时,可以探究扦插茎段下方切口的形状与易成活的关系。设计探究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可以选择扦插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和水平切口两组做为对照,其他条件都相同并且创造适合月季生长的环境,这样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材料应该多选一些,避免了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如果A组(斜向切口一组)长出的新叶快,则说明茎段已经生出了不定根,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反之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水平切口更易成活;如果两组长出新叶的时间大致一致,则说明茎段下端切口形状与是否易成活无关。</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