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28:46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第5单元 第1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p><p>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p><p>B.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p><p>C.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p><p>D.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br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错误;<br />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的祖先,C错误;<br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p><p>A. 生长发育    B. 遗传变异</p><p>C. 适应性和多样性    D. 个体差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支持“沧海桑田”观点的证据是(  )</p><p>A. 在海洋中发现了陆地生物的化石</p><p>B. 在陆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p><p>C. 发现海洋局部有隆起现象</p><p>D. 发现陆地有凹陷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并且在陆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有力的证明了地球由最初的汪洋大海变成了植被丰富的陆地,即“沧海桑田”的观点形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p><p>A. 运动方式不同</p><p>B. 细胞结构不同</p><p>C. 营养方式不同</p><p>D. 由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诞生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营自养生活的生物进化成为植物,一部分营异养生活的生物进化成为动物,A.B.D错误,C正确,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p><p>B. 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p><p>C. 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p><p>D. 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p><p>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正确;<br />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是选择的基础。所以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选择的是生物的变异,因此,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C正确;<br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p><p>A.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p><p>C.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p><p>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最高等的动物类群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p><p>A、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较  </p><p>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p><p>C、在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生物化石,说明地球最初没有生命 </p><p>D、始祖鸟化石说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化石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  )</p><p>A. 鱼类    B. 鸟类    C. 哺乳类    D. 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后来某些鱼类进化成原始的两栖类、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成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从原始的生命到现在的各类生物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而哺乳类最高等,因此,哺乳类进化的速度最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7/10/a382b29c/SYS201809171008246302582392_ST/SYS201809171008246302582392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而蛾类的颜色有褐色、灰色、白色的不同,其中灰色、白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一致,是适应环境者而生存,而褐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不同,是不适者被淘汰,最终活下来的蛾类多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灰色、白色的而褐色的较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p><p>A. 地质年代中的化石证据    B. 分类学上的证据</p><p>C. 胚胎学上的证据    D. 遗传学上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p><p>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p><p>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受精卵为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说明高等动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p><p>A.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p><p>B.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p><p>C.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p><p>D.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长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达尔文认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保留了哺乳类所具有的阑尾、体毛和尾椎骨等痕迹,人体的这些痕迹器官在生物进化中属于(  )</p><p>A. 古生物学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p><p>C. 胚胎学证据    D. 分子生物学证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比较解剖学是利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不同生物的器官位置、结构及起源的科学。因此,人体保留了哺乳类所具有的阑尾、体毛和尾椎骨等痕迹,人体的这些痕迹器官在生物进化中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的进化过程说明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进化的结果使生物(  )</p><p>A. 运动能力增强    B. 取食与避敌能力增强</p><p>C. 种族延续能力增强    D.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力增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p><p>如马的进化,从原来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头骨小,牙齿构造简单,齿冠低,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背部弯曲,脊柱活动灵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到后来的,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所以进化的结果使生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力增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下图所示的地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化石,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7/10/a382b29c/SYS201809171008256021845458_ST/SYS201809171008256021845458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物A是由生物B进化来的    B. 生物A比生物B结构复杂</p><p>C. 生物A的个数比生物B多    D. 生物A比生物B形体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B所在的地层古老些,A所在的地层是新近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      (    )</p><p>A. 原始生命    B. 标本    C. 活化石    D. 化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850前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以后,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p><p>A. 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    B. 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p><p>C. 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    D. 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颜色。</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p><p>A. 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保卫自己的需要    D. 繁衍后代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p><p>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p><p>C. 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p><p>D.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选项中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因此亲缘关系最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他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来偷食它们的卵和幼鸟,这是(  )</p><p>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过度繁殖的结果</p><p>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琴鸟的个体之间在繁殖时间上存在着变异,有的在春季繁殖,有的在冬季繁殖;在冬季繁殖的个体由于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而得以生存下去;在春季繁殖的个体,则容易被蛇类等偷食而不能生存。这样一代代的选择、进化下去,就形成了今天的在冬季繁殖的琴鸟。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起源问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在米勒的经典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他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得出的结论是                           。</p></div></div>
<div><p>【答案】模拟闪电,</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吗?</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p><p>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将原始大气合成了多种氨基酸。</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或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p><p>生化学反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7/10/a382b29c/SYS201809171008261606732551_DA/SYS201809171008261606732551_DA.001.png" width="232"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向A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没有的氧气,B实验装置的名称是冷凝器,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7/10/a382b29c/SYS201809171008263398861113_ST/SYS201809171008263398861113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原始藻类植物→ ___植物 → ___植物→ __植物 → ___植物</p><p>(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鱼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某些古代的鱼类→ __→ __→ __→ 。_</p></div></div>
<div><p>【答案】  苔藓  蕨类  裸子  被子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p><p>【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右图生命树只表示了植物、动物的进化历程,缺少了微生物的进化历程.</p><p>解答: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p><p>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p><p>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p><p>故答案为:(1)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p><p>(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与鲸是不同种动物,但是它们的外形却特别相似,请你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它们的鳍是同源器官吗?为什么。</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活环境相似    不是 外形不同  功能相似   来源不同</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是鱼类,鲸属于哺乳类,是不同种类的动物,而同源器官指的是外形、结构相似,来源相同的器官,故鱼和鲸的鳍不是同源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p><p>在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中,科学家往往根据一些已有的证据提出某种假说,然后搜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假说。找到的证据有的支持假说,有的却不支持假说。有关恐龙绝灭之谜就是这样的。 </p><p>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 </p><p>假说A:有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了地球,引起了海啸和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绝灭。 </p><p>假说B:有的科学家根据另一些证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p><p>以下所列的一些证据,有的可能支持假说A,有的可能支持假说B。 </p><p>①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p><p>②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 </p><p>③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p><p>④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p><p>⑤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p><p>⑥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p><p>⑦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 </p><p>(1)支持假说和支持假说B的证据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对各证据对假说支持的力度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①对A的支持力度最大,⑤对B的支持力度最大</p><p>【解析】(1)支持假说A的证据是:①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br />②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br />③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br />支持假说B的证据是:④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br />⑤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br />⑥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br />⑦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br />(2)在自然条件下,任何一个物种的出现或消失,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恐龙如果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则其消亡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②、③所说的现象,所以支持假说B的证据更有说服力。其中①对A的支持力度最大,⑤对B的支持力度最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内都有一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科学家分析发现通过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研究可以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称名称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猩猩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猕猴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马 </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果蝇 </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日葵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与人的细胞色素C有差 </p><p>异的氨基酸数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7 </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8 </p></td></tr></table><p>&#xa0;</p><p>请回答下列问题: </p><p>(1)人和 __的亲缘关系最近,人和 __的亲缘关系最远。对前者的判断依据是 ___。 </p><p>(2)科学家通过分析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来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______。 </p><p>(3)除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外,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还有 ___。</p></div></div>
<div><p>【答案】  黑猩猩  向日葵  人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没有差异  比较  化石</p><p>【解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br />(1)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向日葵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38,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br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科学家通过分析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来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就是比较法。<br />(3)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多种,如化石、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其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版八级下册生物单元测试:第5单元 第1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