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一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的因素是 ( )</p><p>A. 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 B.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p><p>C. 保卫细胞失 水,气孔口径缩小 D.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既能张开也能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控制植物的失水量,使植物体内保持适量的水分;气孔之所以能够张开和闭合是因为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近孔腔的外壁厚,不易伸展;背气孔腔的内壁薄,较易伸展,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此时蒸腾作用快;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闭合,此时蒸腾作用减弱,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p><p>B. 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通的</p><p>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p><p>D.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成熟区由于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和无机盐的面积,由于导管的出现增强了水分和无机盐的疏导能力,根毛细胞也更适于吸水,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A正确;根、茎、叶处都有导管并且是连通的,B正确;导管的功能就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C错误;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花、果实、种子,所以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杆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p><p>A. 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p><p>B. 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p><p>C. 利于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p><p>D. 利于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面积越大,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因此,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假如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沸水破坏了细胞的( )</p><p>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p><p>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符合题意。</p><p>C、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题意。</p><p>D、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p><p>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2/10/91d3c21e/SYS201808221008137643687217_ST/SYS201808221008137643687217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①是动物细胞,②是草履虫,单细胞生物,③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④是衣藻,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苔藓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p><p>A.多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B.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p><p>C.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 D.对有毒气体敏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p><p>A. 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p><p>B.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p><p>C. 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p><p>D.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p><p>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p><p>B.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p><p>C.胎儿和母亲之间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交换</p><p>D.男女性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对青春期的发育、胚胎发育过程,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青春期最显著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最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男女性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蛋白质、淀粉、脂肪三大物质消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p><p>A.蛋白质初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 </p><p>B.胆汁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消化作用</p><p>C.肠液、胰液对三大物质都有消化作用 </p><p>D.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不同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将鲫鱼的某种鳍捆住后放入水中,结果发现鲫鱼游动时不能很好地改变运动方向,由此可以推断被捆绑的鳍是</p><p>A. 尾鳍 B. 腹鳍 C. 胸鳍 D. 臀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的作用。当捆绑鱼的尾鳍的时候,鱼的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证明鱼的尾鳍的摆动可以产生游泳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家鸽气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 B. 有的突入到骨的空腔里</p><p>C. 与肺相通,辅助呼吸 D. 可以进行一次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D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把人体某种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使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这种做法利用了 ( )</p><p>A.乳房生物反应器 B.仿生学 </p><p>C.克隆技术 D.器官移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此题考查生物反应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把人体细胞中的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使这只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这是利用了“乳房生物反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必须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才能实现的是( )</p><p> A、克隆羊“多莉”的问世 B、试管婴儿的诞生</p><p>C、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的培育 D、椒草用叶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试管婴儿”的诞生,必须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只是受精过程是在试管中完成的,胚胎的发育必须在母体子宫内完成。因此属于有性生殖。</p><p>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克隆羊“多莉”的问世;椒草用叶繁殖;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它们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的原因是 ( ) </p><p>A.精子与两种类型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p><p>B.男女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都是一对 </p><p>C.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p><p>D.男女在生殖活动中产生的生殖细胞数相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的遗传,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学习、人际交往等问题常常会产生许多烦恼,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做法中比较可取的是 ( ) </p><p>A.把烦恼藏在心里 B.向亲人或朋友倾诉 </p><p>C.不注意场合随意发泄 D.去网吧玩游戏或聊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调节情绪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所以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右图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则该结构为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0f44ddd1/SYS201810021008060148205456_ST/SYS201810021008060148205456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胚盘,色浅而小 B. 胚盘,色浓而略大</p><p>C. 胎盘,色浅而小 D. 胎盘,色浓而略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卵黄上的小白点叫胚盘,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流程错误的是( )</p><p>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p><p>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p><p>C.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p>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p><p>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p><p>C、血液流经肾脏的途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p><p>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按照神经冲动传递方向的顺序,反射弧结构依次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美国白蛾,1985年西安市有所报道,1999年以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很多,你认为我国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禁止任何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我国境内,主要目的是防止( )</p><p>A. 逃税而牟取暴利 B. 生物入侵 </p><p>C. 我国生物种类增加 D. 这种生物不适应环境而灭绝</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我国境内,相当于引进了外来物种,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要禁止任何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我国境内,目的就是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p><p>A.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子女</p><p>B.路边的车前草长的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的却很肥大</p><p>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的很快</p><p>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边游泳皮肤晒得很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路边的车前草长的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的却很肥大、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的很快、小林暑假经常到海边游泳皮肤晒得很黑,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子女,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和感染猪流感的报道。专家建议:烹调鸡蛋和猪肉时要保证在71℃以上,事后将手清洗干净。你认为该做法是(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对已经得病的人或动物进行隔离治疗,对病死的动物的尸体进行深埋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包括对空气飞沫进行消毒、讲究卫生和正确处理食物以防病从口入;消灭戏谑的节肢动物等.所以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和感染猪流感的报道.专家建议:烹调鸡蛋和猪肉时要保证在71℃以上,事后将手清洗干净,是讲究卫生和正确处理食物以防病从口入的范畴,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长颈鹿的形成是由于( )</p><p>①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颈长的长 ②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③在缺乏食物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颈因经常使用而变长 ④经过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而形成</p><p>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在的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长,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可见长颈变异的产生和逐代积累是长颈形成的原因。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符合抗体特点的是(  )</p><p>①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②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p><p>③能吞噬病菌    ④有些种类可长时间存留在人体内</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若再有该病原体入侵,抗体还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且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例如人注射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乙肝抗体会不断下降或消失.一般情况下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而产生的抗体,能维持5年左右,不过还是要依据个人免疫能力强弱决定.当自身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自身清除病毒而产生的抗体,可以保护人的一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复杂反射不同于简单反射的特点是 ( )</p><p>①生来就有的 ②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 ③低级神经活动 ④高级神经活动</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 </p><p>A.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p><p>B.不吸烟、不饮酒,营养配餐好</p><p>C.青少年有些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不用矫治</p><p>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拒绝毒品</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 </p><p>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p><p>B.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p><p>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p>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沙漠风光,沙漠干旱缺水,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生态环境较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较好,自动调节能力较强.<br />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0f44ddd1/SYS201810021008074511105374_ST/SYS201810021008074511105374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____。</p><p>(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p>(3)当膈肌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时,气体进入肺。</p><p>(4)②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________部位被利用。</p><p>(5)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含 ________丰富的_________血。</p><p>(6)若E处代表的是肾脏,经过此处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A→C→B→D 收缩 氧气 线粒体 养料 静脉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释放出二氧化碳</p><p>【解析】试题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0f44ddd1/SYS201810021008074511105374_DA/SYS201810021008074511105374_DA.001.png" width="323"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2)图中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据此解答。</p><p>(1)图示与心脏四个腔相通的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流动脉血的是肺静脉和主动脉,心脏的四个腔,A右心房和C右心室里流静脉血,B左心房和D左心室里流动脉血;(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右心房→C右心室→B左心房→D左心室;(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导致胸腔的体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这时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导致胸腔的体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这时肺内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4)在心脏的结构中A、B、C、D分别表示心脏的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图中②所代表的气体是氧气,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部位被利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若E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6)血液流经肾脏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0f44ddd1/SYS201810021008076633475403_ST/SYS201810021008076633475403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p><p>(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p><p>(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__。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则可以证明_______。</p><p>(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___________所产生的拉力。</p></div></div>
<div><p>【答案】 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呼吸作用 酒精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或叶绿体是光和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光合作用需要光 蒸腾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该同学设置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据此答题。</p><p>(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2)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3)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不见光,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观察一段时间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2/10/0f44ddd1/SYS201810021008078154923916_ST/SYS201810021008078154923916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来完成。</p><p>(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p><p>(3)若将甲瓶中的土壤和蚯蚓一起倒入乙瓶中(使土层界限明显),过一段时间后,发现10条蚯蚓中绝大多数聚集在上层,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决定的。</p><p>(4)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 乙 湿润的体壁 水分 先天性 遗传物 光</p><p>【解析】试题分析:蚯蚓的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p><p>(1)由实验可知:乙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因为蚯蚓的呼吸依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2)甲乙两瓶为一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水分,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分,其中,甲瓶是对照装置;(3)若将甲瓶中的土壤和蚯蚓一起倒入乙瓶中(使土层界限明显),过一段时间后,发现10条蚯蚓中绝大多数聚集在上层,蚯蚓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看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4)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甲丙两瓶为一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光,则可以进一步探究光对蚯蚓的影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