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22:5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和做法正确的是</p><p>A.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并导致神经衰弱,所以不能饮酒</p><p>B.带“虫眼”的果蔬没有喷洒农药,我们可以放心购买</p><p>C.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营养,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p><p>D.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为了保护自己,不要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过量饮酒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并导致神经衰弱.但少了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御寒壮骨,因此,可以少量饮酒,A不正确。(2)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有的人可能提前喷药预防,并经常喷药,因此蔬菜和水果没有虫害,因此没有虫眼;有的人可能没有预防,后来发现,有了虫害,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可能要喷药灭虫,尤其是在后期喷药,农药残留更多.因此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叶可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更多,B不正确。(3)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营养,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成长,C正确。(4)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子不仅能吸人的血,而且能够传播一些传染病,下列传染病的传播共有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属于传染源的是</p><p>A. 痢疾病人的粪便    B. 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p><p>C. 已经出过麻疹的健康儿童    D. 患有狂犬病的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痢疾病人的粪便属于传播途径,A错误;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属于传播途径,B错误;已经出过麻疹的健康儿童,不再是传染源,C错误;患狂犬病的狗是传染病的传染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p><p>B.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p><p>C.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p><p>D.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p></div></div>
<div><p>【答案】 C</p><p>【解析】</p><p>试题分析: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A正确;</p><p>B、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B正确;</p><p>C、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同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C错误;</p><p>D、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4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认我省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p><p>①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p><p>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p><p>③生熟食物分开处理</p><p>④经常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p><p>其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br />①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和③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切断了病原体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④经常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p><p>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p><p>C. 切断传播途径    D. 杀灭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是防止病原体通过输液器、注射器从传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因而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下列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3/10/8767620b/SYS201810031007030797443004_ST/SYS201810031007030797443004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疫苗进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了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因此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讲究个人卫生主要是减少病原体与人的接触,因此讲究个人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防止病原体通过水进行传播,因此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A.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p><p>B.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p><p>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p><p>D.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产生免疫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蝮蛇的蛇毒是病原体,相当于抗原,注射到马的体内后,会刺激马的免疫细胞在血清中产生一种专门抵抗改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蝮蛇蛇毒抗体,改抗体只针对蝮蛇蛇毒起作用,对其它病毒不起作用,称为特异性抗体,</p><p>先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原,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体,</p><p>被蝮蛇咬伤后,可以用抗蝮蛇蛇毒免疫血清治疗,因为免疫血清里含有清除蝮蛇蛇毒的专门抗体,不符合题意,</p><p>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注射了此血清后体内一段时间内会还有抗蝮蛇蛇毒的抗体,但抗体不会长期存在于人体内,所以不能用来预防,预防的话要注射疫苗,疫苗一般是灭活病毒,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符合题意,</p><p>此血清含有的抗体只是由于蝮蛇的蛇毒刺激马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所以只能解蝮蛇的蛇毒,其他的蛇毒成分与蝮蛇的蛇毒不一样,所以此血清不能抵抗所有蛇的蛇毒,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的是</p><p>A. 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皮肤奇痒难熬</p><p>B. 有的人吸入花粉和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p><p>C. 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p><p>D.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身体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即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有些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和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一些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哮喘都属于过敏,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都属于过敏反应,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身体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属于人的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b472fef1/SYS201712310101550264355789_ST/SYS201712310101550264355789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表示溶菌酶对病菌的溶解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B表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错;C表示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非也异性免疫,故C错;D表示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p><p>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p><p>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p><p>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p><p>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p><p>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 </p><p>⑥纤毛的清扫作用</p><p>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⑥纤毛的清扫作用都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都是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个人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的合理建议是</p><p>A. 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p><p>B.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p><p>C.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p><p>D.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明肝功能检验结果乙肝抗原呈阴性(-),因此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抗体,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表达出抗体蛋白,这只能说明此人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案例分析:小刚17岁,一天去医院就诊。主诉:近期①感到体乏无力、无食欲,消瘦;②咳嗽、吐痰,有时痰中带血丝,曾服维生素后无效;③夜间梦多、常出冷汗,有时感到胸部疼痛。经医生检查后,④血压:16/10.7千帕;⑤腋窝温度:37.8 ℃;⑥血液检查:红细胞500万/mm3、白细胞1万/mm3、血小板25万/mm3。</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3/10/8767620b/SYS201810031007038725455757_ST/SYS201810031007038725455757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以上情况判断,小刚可能患肺结核,依据是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p><p>(2)医院里常用的确认方法是_____________,以进一步确诊。</p><p>(3)此病属于_________传染病,病原体是__________,原始寄生部位是_________,主要通过_________传播。</p><p>(4)针对病状,医生采取了下列措施:①打青霉素和服药物治疗;②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控制活动量;③给家人、邻居、朋友接种卡介苗;④对病人隔离治疗;⑤不让同学去医院探视;⑥对他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以上各项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_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  ①②③⑤  实验室检查痰液中有无结核杆菌  呼吸道  结核杆菌  呼吸道黏膜  飞沫、空气  ①④  ⑥  ③⑤</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p><p>(1)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的症状:患者通常①体乏无力、无食欲、消瘦;②咳嗽、吐痰、有时痰中带血丝,曾服维生素后无效;③夜间梦多、常出冷汗,有时感到胸部疼痛;⑤低烧,腋窝温度:37.8℃,因此小刚可能患肺结核;(2)医院里常用确认肺结核的方法是实验室检查,即检查痰液中有无结核杆菌;(3)肺结核是由病原体结核杆菌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进行传播;(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打青霉素和服药物治疗、④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⑥对他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③给家人、邻居、朋友接种卡介苗、⑤不让同学去医院探视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韩联社9月27日报道,韩国庆尚北道永川市在一处湖泊附近采集的野生鸟类粪便中检测出了禽流感病毒,方圆10千米的地区随即被划定为防疫区。此区域中的鸡、鸭、鹅等禽类都需经过严格检查,一切迁移行为均被禁止。禽流感是由新型流感病毒(如图)H7N9引起的。为作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并积极研制相关疫苗,同时提醒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的业者注意卫生安全。医生告诫人们平时要勤洗手,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请分析:</p><p>(1)引起H7N9型禽流感的病毒营寄生生活,结构简单,由______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容易因变异而产生新的类型。</p><p>(2)若注射甲型HIN1流感疫苗,人体将产生相应的_______,该物质对H7N9病毒是否有效?_______。原因是这种免疫具有__________性。若使用对细菌有特效的抗生素来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能否治愈?_______。</p><p>(3)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看,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是为了寻找并控制_________;增加空气流通、勤洗手是为了切断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遗传物质  抗体  否(无效)  特异  否(不能)  传播途径</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p><p>(1)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结构只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这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H7N9病毒无效,因为H7N9型禽流感是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使用对细菌有特效的抗生素来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不能治愈;(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故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专家追踪研究可能传播该疾病的禽类,是为了寻找并控制传染源;增加空气流通、勤洗手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p><p>(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p><p>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3/10/8767620b/SYS201810031007042588697225_ST/SYS201810031007042588697225_ST.001.png" width="28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下列两小题的答案用图中相应字母表示)</p><p>(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图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_____;图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______。</p><p>(3)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有_______;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②③①④  A   B、D  C  A、B、D  C</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据此答题。</p><p>(1)图A表示人体②皮肤的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③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C表示的是①抵抗抗原的侵入;图D表示血液中的④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吞噬作用;(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因此图A表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和图D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图C表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3)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有ABD;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肺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年龄越小,对肺结核病的抵抗力越弱。请分析回答:</p><p>(1)抗生素已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合理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p><p>(2)肺结核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3)从传染病的起因看,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_,而患者属于___________,应及时隔离治疗。</p><p>(4)请写出切断肺结核病传播途径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p><p>(5)按时接种卡介苗,是保护____________人群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________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传染源  对环境消毒  易感  抗原  特异</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p><p>(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抗生素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合理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2)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3)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属于传染源,应及时隔离治疗;(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我们可以对环境进行消毒等来预防,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5)按时接种卡介苗,是保护易感&#xa0;人群的有效措施,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德国曾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造成欧洲9个国家至少2 200多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22人死亡。患者的症状是出血性腹泻,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最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最终肾衰竭而死。</p><p>已查明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 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种病菌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别提醒,去过欧洲并有症状者需及时就医,不要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因为这有可能加重病情。</p><p>(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 41”是引起该疫情的__________。这种急性肠道病具有流行性和的特点。</p><p>(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急性肠道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p><p>(3)大肠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细胞中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p><p>(4)为了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蔓延,请你以世卫组织的名义提出预防措施___________。(提出一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传染性  食物、水、接触动物等  细胞核  发现类似急性肠道病症状的病人,要早做报告,早隔离,早治疗</p><p>【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所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 41”是引起该疫情的病原体,这种急性肠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br />(2)这种病菌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所以这种急性肠道病的传播途径是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br />(3)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大肠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4)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做到:①发现类似急性肠道病症状的病人,要早做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②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生吃蔬果,饭前便后洗手;③要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级下册生物同步练习:第八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