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难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尖子生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给易感者注射的埃博拉疫苗是抗原</p><p>B. 埃博拉病毒是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p><p>C.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的非特异性免疫</p><p>D. 注射埃博拉疫苗还可以防治感染艾滋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埃博拉疫苗属于抗原,通过注射埃博拉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r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角度,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B错误;<br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特异性免疫而不是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br />注射埃博拉疫苗只能预防埃博拉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不能防治感染艾滋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p><p>B.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p><p>C.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B淋巴细胞将分泌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p><p>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一定不会再发生免疫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青霉素注射后出现胸闷等过敏反应,且在下次注射青霉素后仍会出现相应症状说明青霉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具有特性异性和记忆性,A正确;<br />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B错误;<br />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主要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C错误;<br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生动形象的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86a85980/SYS201712302250579646280231_ST/SYS201712302250579646280231_ST.001.jpeg" width="17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p><p>B.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p><p>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p><p>D.该免疫细胞能够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显然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p>B. 抗体能特异性的与抗原相结合</p><p>C. 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原物质</p><p>D. 抗体可长时间存留在人体内</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A正确;抗体能特异性地破坏抗原,B正确;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物质,而不是抗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原物质,C错误;有的抗体可长时间存留在体内如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免疫的是</p><p>A.B型血的红细胞在A型血中凝集 </p><p>B.某些人对花粉的过敏性反应</p><p>C.人体的T淋巴细胞杀伤病原细菌 </p><p>D.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变为尿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B、C都属于人体的免疫,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变为尿素不属于免疫,而是描述的肝脏的解毒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3月,新浪科技报道,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白细胞主动攻击人体内寄生虫,保卫身体健康的画面,令人感到十分震惊.关于白细胞攻击寄生虫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10139588609_ST/SYS201810201007110139588609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此时寄生虫已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p><p>B. 寄生虫进入人体,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p><p>C. 白细胞主动攻击寄生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D. 白细胞可以穿出血管壁从而消灭入侵的寄生虫等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白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白细胞主动攻击人体内寄生虫时寄生虫已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A正确;<br />寄生虫进入人体,会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B正确;<br />白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白细胞主动攻击寄生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br />白细胞可以穿出血管壁从而消灭入侵的寄生虫等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我国某研究队研发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而且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使用该疫苗三次比仅使用一次或两次效果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相当于抗体</p><p>B. 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p><p>C. 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p><p>D. 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A错误;<br />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而不是细胞免疫,B错误;<br />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不是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br />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是哪幅图表示的功能过强而引起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13052297065_ST/SYS201810201007113052297065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等。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三个阶段。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瘙痒、荨麻疹;喉头水肿等。图①表示皮肤的防御作用;②表示免疫细胞的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I和II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15183397218_ST/SYS201810201007115183397218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p><p>B. 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不能保持产生该抗体的能力</p><p>C.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p>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A正确;<br />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B错误;<br />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br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溶菌酶可以杀灭病菌,它的作用机理是( )</p><p>A. 破坏病菌的细胞质,使病菌溶解</p><p>B. 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p><p>C. 破坏病菌的细胞膜,使病菌溶解</p><p>D. 破坏病菌的细胞核,使病菌溶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溶菌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所以,“溶菌酶可以杀毒”,它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溶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课程要求加强对概念的学习,下列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概念有( )</p><p>A. 皮肤 B. 口腔黏膜 C. 第二道防线 D. 抗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病。体液杀菌物质的作用是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有杀菌作用。因此选项D抗体与特异性免疫概念有关,而其它选项均与非特异性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刘丽同学不小心被狗咬了手指,她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你认为其中运用的生物学原理和注射的药物分别是( )</p><p>A.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p><p>C. 特异性免疫;抗原 D.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p><p>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据此作答.</p><p>解: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干中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这是为了保护容易被传染的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p><p>由分析可知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注射的药物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能抵抗狂犬病毒,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p><p>B. 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p>C.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p><p>D.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若再有该病原体入侵,抗体还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一种抗体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被锈铁钉刺伤的病人,在疾控中心及时注射了抗破伤风血清.其注射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p><p>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p><p>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据此作答.</p><p>解: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p><p>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病原体清除;破伤风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p><p>人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体内就产生了抵抗破伤风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破伤风病毒起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从2013年3月底至2014年5月19日晚12时,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目前,H7N9禽流感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患者所接种的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p><p>A.抗体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p><p>C.抗原 特异性免疫 D.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疫苗是减毒或失活的病毒,属于抗原,能够引起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抗体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这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婴儿出生后,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接种的疫苗以及接种疫苗的目的分别是</p><p>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p><p>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解: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由于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p><p>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p><p>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p><p>C.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p><p>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注射的麻疹疫苗属于病原体,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麻疹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而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新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组</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4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次处理</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17.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次处理</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果</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结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组</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注射脱毒病菌</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病症</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注射活性病菌</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病症</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组</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注射任何病菌</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病症</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注射活性病菌</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病症</p></td></tr></table><p> </p><p>(1)实验过程中,给甲组绵羊注射的毒性已消弱的炭疽病病原菌相当于_____,注射后甲组绵羊体内产生了相应的_____.(填“抗原”或“抗体”)再次将毒性较强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进绵羊体内时,病原体会很快被清除,所以甲组绵羊能全部正常生活.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免疫.</p><p>(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_____ 作用.</p><p>(3)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检疫,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p><p>(4)2015年5月29日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感染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确诊病例以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大来自疫情发生国家航班检疫查验力度,检验检疫人员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准许旅客下机和卸货等.</p><p>①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是_____.</p><p>②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属于_____.</p><p>③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大来自疫情发生国家航班检疫查验力度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p><p>④在免疫学上,上述病毒相当于_____,进入人体内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中东呼吸综合征尚无疫苗,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若能研制出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使人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p></div></div>
<div><p>【答案】 疫苗 抗体 特异性 对照 切断传播途径 冠状病毒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抗体 特异性</p><p>【解析】(1)题干中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脱毒病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属于预防接种,产生抗体;当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获得了免疫能力,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该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畜炭疽病菌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br />(2)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病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病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为对照组。<br />(3)传染病是在人和人及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源。为防治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这一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4)①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中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感染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br />②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属于易感人群。<br />③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大来自疫情发生国家航班检疫查验力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④在免疫学上,上述病毒相当于 抗原,进入人体内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中东呼吸综合征尚无疫苗,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若能研制出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使人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卡通图解,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32029528681_ST/SYS201810201007132029528681_ST.001.png" width="604"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____和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健康人清洁皮肤上落上的病菌很快死亡,是图_____所起的作用.(填写图中字母代号)。</p><p>(2)图B表示分布在呼吸道黏膜上的_____,它具有_____作用。</p><p>(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和免疫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属于_____免疫。</p><p>(4)为预防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从免疫类型看这叫_____免疫。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_____,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往往隔离治疗,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_____。</p></div></div>
<div><p>【答案】 B D D 纤毛 清扫异物 免疫器官 特异性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p><p>【解析】(1)图B是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D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因此图中B和D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健康人清洁皮肤上落上的病菌很快死亡,是图D所起的作用。(填写图中字母代号)。<br />(2)图B表示分布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它具有清扫异物作用。<br />(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br />(4)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给人体接种的疫苗是抗原。为预防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产生的抗体只对只能预防甲型HINI流感病毒,对其它病原体没有免疫作用,因此从免疫类型看这叫特异性免疫。<br />注射型HINI流感疫苗体内产生的抵抗型HINI流感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有效预防型HINI流感病毒的感染,所以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对甲型HINI流感患者往往隔离治疗,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春季以来,我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2月18日,仅莱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p><p>(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__________;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__________传播。</p><p>(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__________。</p><p>(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__________,以抵抗麻疹病毒。</p><p>(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核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 易感人群 空气 抗体 产生抗体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非特异性 特异性</p><p>【解析】(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r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r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br />(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较弱;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p><p>(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接种人痘和接种牛痘后,使人体内产生_____.(填“抗原”或“抗体”)</p><p>(2)19世纪,巴斯德、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p><p>(3)自1981年美国报告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在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已肆虐全球.艾滋病传播途径复杂,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如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餐具等是_____(填“会”或“不会”)被传染的.</p><p>(4)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_____传染病.</p><p>(5)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正在努力研发疫苗.</p></div></div>
<div><p>【答案】 抗体 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不会 血液 计划免疫</p><p>【解析】(1)疫苗通常是用低毒的和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会使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因此接种人痘和接种牛痘后,使人体内产生抗体。<br />(2)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病原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r />(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r />(4)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属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br />(5)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2017年全国又发生了禽流感,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会通过污染的水源由粪便﹣口途经传播流感病毒.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p><p>(1)从免疫学角度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p><p>(2)发生这种传染病后,上海各学校立即加强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_____.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_____.</p><p>(3)若H7N9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_____.</p><p>(4)通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抗体 通过接种疫苗所获得的抗体只对相应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p><p>【解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学角度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br />(2)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发生这种传染病后,上海各学校立即加强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br />(3)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若H7N9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br />(4)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只是对相应的病原体其作用,是特异性免疫。因此,通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春季以来,我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2月18日,仅莱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p><p>(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__________;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__________传播。</p><p>(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__________。</p><p>(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__________,以抵抗麻疹病毒。</p><p>(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核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 易感人群 空气 抗体 产生抗体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非特异性 特异性</p><p>【解析】(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r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r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br />(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较弱;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38955613109_ST/SYS201810201007138955613109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_____;②应填写_____.</p><p>(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_____.</p><p>(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_____.</p><p>(4)如图实验中,若要测定该埃博拉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该实验的改进可以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_____疫苗恒河猴患病的情况.</p></div></div>
<div><p>【答案】 21天 注射埃博拉疫苗 形成对照 抗体 不同浓度</p><p>【解析】(1)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本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其它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①是21天,②是注射埃博拉疫苗。<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所以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形成对照。<br />(3)B实验中注射疫苗后,它进入体内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经过几周后,让体内产生抗体,在第二次再取活的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消灭抗原,因此它存活下来没有发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br />(4)如图实验中,若要测定该埃博拉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该实验的改进可以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应该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来观察效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p><p>(1)若小傅同学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则其血液中会产生特定的抗体来消灭甲肝病毒,抗体的化学成分为_____.</p><p>(2)医生给患者注射血清时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ABO血型配合问题.由于_____型血的血清中没有_____,因此,不论患者是何种ABO血型,注射这种血清均不会使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p><p>(3)人体血液中的某些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人组织中,在组织中吞噬侵入机体的各类病原体.这种免疫功能属于_____.</p><p>(4)某同学说“在人体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动脉血,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是静脉血”,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你说明理由_____</p><p>(5)医生给小徐同学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14.2/9.1千帕,这个数据表示的意思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AB 凝集素 非特异性免疫 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根据含氧量来区分的,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为动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淡的为静脉血.比如肺动脉中流动的就是含氧少、颜色暗淡的静脉血 收缩压为14.2 千帕,舒张压为9.1千帕</p><p>【解析】(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血液中会产生特定的抗体来消灭甲肝病毒,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br />(2)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O、A型或B型血。输血关系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41197243080_DA/SYS201810201007141197243080_DA.001.png" width="371"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AB型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血,不论患者是何种ABO血型,注射这种血清均不会使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br />(3)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白细胞的这种免疫功能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r />(4)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根据含氧量来区分的,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为动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淡的为静脉血。比如肺动脉中流动的就是含氧少、颜色暗淡的静脉血。<br />(5)人体血压的表示方法是:收缩压/舒张压,血压为14.2/9.1千帕,表示收缩压为14.2 千帕,舒张压为9.1千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