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大成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p><p>A. 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B. 天然的“蓄水池”</p><p>C. 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D. 优质的“木材制造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7/10/3244d75d/SYS201809271007391021258026_DA/SYS201809271007391021258026_DA.001.png" width="47"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p><p>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本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②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绿色植物能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因此事天然的“蓄水池”.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叶绿体转变并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于()</p><p>A. 水 B. 阳光 C. 空气 D.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做“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p><p>①黑暗处理 ②酒精脱色 ③选叶遮光 ④滴加碘液 ⑤阳光照射 ⑥清水漂洗</p><p>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③⑤②⑥④</p><p>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⑤④②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步骤是:将植物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将淀粉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将叶片一部分用黑锡纸前后两面包裹起来,放在光下照射,形成对照实验;照射一段时间后将叶片取下放在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向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分别滴加碘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光合作用,生物将无法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呼吸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p><p>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p><p>C.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它由根吸收,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叶绿体中</p><p>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提供,B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认真分析下列甲、乙、丙、丁四组实验装置(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86525218133_ST/SYS201901041719586525218133_ST.001.png" width="526" height="3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水、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p><p>B. 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p><p>C. 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D. 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甲实验装置空气中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空气中的种子没有水,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能萌发,变量是水,可用来探究水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水下的种子和水面的种子相比,水下的种子浸没在水中与空气隔绝,因缺少空气而不能萌发,而水面的种子有少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变量是空气,因此可用来探究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实验过程中1粒种子发不发芽具有偶然性,这一粒种子可能已经不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或过度休眠等,只用1粒种子实验结果就不准确,可信度不高,因此放入的种子越多实验就越准确,A错误;乙装置中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瓶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当向瓶内慢慢注入清水后,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沿着弯曲的玻璃管进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乙实验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B正确;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的区别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实验的结果是非绿色部分没有变蓝,说明非绿色部分没有淀粉制造,故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叶绿体参与才行。故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叶绿体(不是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Ⅰ装置和Ⅱ装置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丁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p><p>A. 保卫细胞 B. 表皮细胞 C. 叶肉细胞 D. 导管</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保卫细胞、叶肉细胞等的细胞中都含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表皮细胞和导管的细胞,是活细胞且无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青草遍地的林间小路上,呼吸着清新和湿润的空气,此时,你会感激植物的哪些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如果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改善了空气质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蛆和蝇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蛆是蝇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B. 蛆是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p><p>C. 蛆与蝇是同种生物发育的不同时期 D. 蛆和蝇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试题分析:苍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苍蝇的幼虫又叫蛆,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蛆是蝇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对几个初中生物实验的认识和讨论,正确的是 ( )</p><p>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p><p>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p><p>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p><p>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般操作为:擦→滴→刮→涂→盖→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所以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也证明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B、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根据见光后有没有淀粉生成来判断有没有发生光合作用.所以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将原有的有机物淀粉耗尽运走.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然而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是将物像放大的操作.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擦拭玻片→滴生理盐水→刮取细胞→涂抹→盖片→染色→吸取→观察.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5012152401_ST/SYS201901041719595012152401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__________________。</p><p>(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p><p>(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______)</p><p>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p><p>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p><p>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p><p>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p><p>(4)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p><p>(5)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了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p><p>(6)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玉米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④①③② 叶绿素 B 金鱼藻 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 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p><p>【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④黑罩遮光、选叶遮光、①光照、取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⑨酒精脱色、清水漂洗、②滴加碘液、显色观察。所以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①③②。</p><p>(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p><p>(3)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p><p>(4)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金鱼藻,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不是金鱼藻产生的。<br />(5)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br />(6)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叶绿体 有机物和氧气 </p><p>【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生活需要的有机物可以由根从土壤中吸取。(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 植物根部从外界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从下往上运输到茎,再通过茎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绿色植物的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是通过叶中的 筛管运输到茎,再由茎运输到果实和根等器官.通过筛管运输的有机物,除了满足植物体自身的生活需要外,剩余的有机物主要贮藏在果实和种子等器官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位同学准备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中的一个装置.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请仔细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8235149430_ST/SYS201901041719598235149430_ST.001.png" width="321"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四个装置中,设计正确的一个应该是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 </p><p>(2)请说明各错误装置产生的结果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p><p>(3)请写出正确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是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C A会有安全隐患 B没法进行脱色 D既不安全又无法脱色 隔水加热可防止酒精燃烧,减少蒸发,使叶片脱色</p><p>【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1)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所以设计正确的一个应该是图中C。<br />(2)各错误装置产生的结果A会有安全隐患、B没法进行脱色、D既不安全又无法脱色。<br />(3)正确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是隔水加热可防止酒精燃烧,减少蒸发,使叶片脱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的各实验步骤与相对应的实验目的用直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ST/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93b52be/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DA/SYS201901041719599877920867_DA.001.png" width="443"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步骤:</p><p>(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p><p>(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p><p>(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p><p>(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p><p>(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p><p>(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p><p>分析现象: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p><p>得出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下是小李老师所做的某实验记录(附图).请根据小李老师的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p><p>2014年6月2日早7时:将生长情况相同的三株幼苗及用相同烧杯盛放的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罩中密闭(甲装置中的烧杯盛放150ml清水,乙装置中的烧杯盛放150ml清水,丙装置中的烧杯盛放150ml氢氧化钠溶液.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无光的柜橱里一昼夜. </p><p>2014年6月3日早7时:将三个装置移出,立即将甲完全遮光,乙、丙不遮光.将三个装置均置于阳光充足的室外相同的环境中(见图1).3小时后,摘取甲、乙、丙装置中的叶片各1片后立即恢复原装置状态,继续放在该处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将摘取的甲、乙、丙装置中的叶片分别经过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195827fe/SYS201901041720001388469382_ST/SYS201901041720001388469382_ST.001.png" width="562"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滴加碘液后,丙装置内的叶片颜色变化是 ______ .这说明 ______ . </p><p>(2)幼苗吸收的气体是通过叶片的 ______ (填结构名称)进行的. </p><p>(3)图2表示2014年6月3日0时到24时之间某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该装置是 ______ . </p><p>(4)从图2中的8时到18时的曲线变化情况分析,该时间段内该装置内的幼苗主要进行的是 ______ 作用.</p></div></div>
<div><p>【答案】 不变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气孔 乙 光合</p><p>【解析】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p><p>(1)由图可知,甲组装置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组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丙组装置装置里面是氢氧化钠溶液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r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br />(3)图中0点到6点,由于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6点到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数呈下降趋势。18点到早晨6点无光,温度低,植物几乎只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少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数呈上升趋势。因此,乙组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符合0时到24时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br />(4)8时到18时的曲线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数呈下降趋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195827fe/SYS201901041720002899165155_ST/SYS201901041720002899165155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图中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p><p>(2)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成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 </p><p>(3)图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植物、____________、蕨类植物和 ___________等四种主要类群. </p><p>(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 ___________作用被植物利用.植物又通过②______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p></div></div>
<div><p>【答案】 细菌 真菌 二氧化碳 苔藓植物 种子植物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p><p>【解析】如图是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的关系图。<br />(1)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把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自然环境中,作为分解者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br />(2)由上可知,枯枝败叶等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r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主要被分成四大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能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br />(4)如图①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吸收利用,合成有机物,植物又通过②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