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难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提升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或哺乳动物的( )</p><p>A. 胃 B. 肺 C. 大肠 D. 小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 )</p><p>A. 病原体 B. 传染源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r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br />可见病原体不是传染病流行的环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龋齿是青少年时期常出现的牙疾,下列与儿童龋齿形成有关的是</p><p>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蘑菇 D. 霉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几部分,牙釉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龋齿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的特点</p><p>B. 只要是传染病就一定能流行</p><p>C. 艾滋病是遗传病,而不是传染病</p><p>D. 传染病在发病初期表现出病症的时候传染性最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类的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A错误;<br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B错误;<br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C错误;<br />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其病因配对正确的是( )</p><p>A. 扁桃体炎与链球菌 B. 蛔虫病与钩虫</p><p>C. 足癣与细菌 D. 流感与噬菌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因此扁桃体炎的病原体是链球菌,A正确;<br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蛔虫病的病原体是蛔虫,B错误;<br />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C错误;<br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动物病毒,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是寄生人体肠道内的一种线性动物,预防蛔虫病正确做法是 ( )</p><p>A.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B. 蔬菜水果要洗干净</p><p>C. 饭前便后要洗手 D. 上述三项都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预防蛔虫病关键是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勤剪指甲,不摸污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加强粪便管理,不要随地大小便;灭蝇防蝇除四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冬天天气寒冷一些人容易患感冒,感冒是由下列哪类微生物引起的( )</p><p>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寄生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内核构成.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引起艾滋病,乙肝,禽流感等疾病的微生物属于( )</p><p>A. 原核生物 B. 真菌 C. 细菌 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艾滋病,乙肝,禽流感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属于传染病,引起艾滋病,乙肝,禽流感等疾病的微生物属于病毒。</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蛔虫生活的营养物质来源于( )</p><p>A.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B. 依靠体表吸食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p><p>C. 依靠口吸食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 D. 通过触手捕获营养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蛔虫营寄生生活。蛔虫是一种寄生在小肠内的蠕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有关的卫生习惯是( )</p><p>A.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洗净的水果</p><p>B. 不喝生水,便后要洗手</p><p>C. 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p><p>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ABC都是预防蛔虫病有关的卫生习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p><p>A.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 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p><p>C. 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D.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p><p>A. 不喝不清洁的生水 B. 蔬菜水果要洗干净</p><p>C. 饭前便后要洗手 D. 粪便直接放在农田里作肥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都有利于预防蛔虫病,ABC不符合题意;<br />粪便直接放在农田里作肥料容易使蛔虫卵污染土壤、也可能污染水源,因此容易传播蛔虫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6d39668a/SYS201712310116253374844010_ST/SYS201712310116253374844010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是传染源</p><p>B. 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p><p>C. 微丝蚴是传播途径</p><p>D. 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有效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甲为一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A正确;乙在患病前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者.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成为传染源,B正确;徽丝蚴是能使人得这种传染病的寄生虫,所以属于病原体,C错误;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属于传播途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婴幼儿定期到医院接种各类疫苗的行为属于(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消灭病原体 D. 计划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科学家将研制疫苗,使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后获得相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因此婴幼儿定期到医院接种各类疫苗的行为属于计划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p><p>资料一: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p><p>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p><p>(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p><p>(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______。</p><p>(3)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p><p>(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p><p>① 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p><p>② 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p><p>③ 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p><p>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p><p>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p></div></div>
<div><p>【答案】 成形的细胞核 (内部的核酸)遗传物质 (外部的)蛋白质 病原体 传染源 抗体 卡介苗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①④</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还具有抗原性,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4)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在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到1000万人.2011年12月1日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强调了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恪尽职守、履行承诺.</p><p>(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p><p>(2)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谈谈你的看法.</p><p>(3)如今因吸食毒品而感染上艾滋病的人不计其数,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请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倡导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p></div></div>
<div><p>【答案】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 ①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②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③鼓励他们积极治疗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p><p>【解析】(1)艾滋病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母婴传播。<br />(2)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教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对艾滋病患者不要有惧怕心理,要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br />(3)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国际禁毒日的提出,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我们要高呼:“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口号,倡导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中国人民对丹麦生蚝的过度繁殖表现了深厚的兴趣.生蚝含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食材.</p><p>(1)吃生蚝时,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环节中的__.</p><p>(2)进食后,其中蛋白质经消化系统分解为__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一种含氮的废物(尿素),通过排尿和__排出体外.</p><p>(3)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和排泄等生命活动能够相互协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主要受__的共同作用.</p><p>(4)生蚝在丹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为了应对其过度繁殖,丹麦政府准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避免本地__平衡受到破坏.</p></div></div>
<div><p>【答案】 切断传播途径 氨基酸 排汗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生态</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p><p>(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吃生蚝时,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br />(2)胃内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一种含氮的废物(尿素),通过排尿和排汗排出体外。<br />(3)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br />(4)生蚝在丹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为了应对其过度繁殖,丹麦政府准备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避免本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据3月1日报道,××市发现两例H7N9禽流感病例.两名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卢某某68岁,于2月24日上午发病,吕某某28岁,于2月23日发病.患者均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病禽或死禽,均有发热、咳嗽、头痛等流感样症状.该市已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正组织力量全力救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工作,采取系列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来演:广西日报 有改动)</p><p>(1)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其中病禽或死禽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_____.</p><p>(2)不食用未煮熟的禽蛋、禽肉;避免接触禽、蛋及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以上做法属于_____.</p><p>(3)该市采取了系统防控措施,如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焚毁死禽、深埋病禽等,此后没有出现H7N9病例.这说明_____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p></div></div>
<div><p>【答案】 流行 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p><p>【解析】(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其中病禽或死禽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传染源。<br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不食用未煮熟的禽蛋、禽肉;避免接触禽、蛋及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以上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政府采取了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的措施后,病人很快就减少,现在基本上没有病人了,这说明控制传染源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