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17:46

中等难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免疫计划》提升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5月,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宣布,他们新组建了用于人体移植的猪器官生产链,专门为医疗提供猪的器官,由此来填补人类器官捐献的空缺,从免疫角度来看,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p><p>A. 病原体    B. 抗体    C. 抗原    D. 疫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p><p>A.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 免疫器官和兔疫细胞</p><p>C.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 皮肤和黏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br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B符合题意;<br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不符合题意;<br />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生理作用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①体液中的杀菌作用 ②吞噬作用 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④皮肤和黏液的屏障作用 ⑤粘膜的杀菌作用</p><p>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br />④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⑤粘膜的杀菌作用,都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①体液中的杀菌作用、②吞噬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①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灭   </p><p>②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   </p><p>③溶菌酶溶解病毒   </p><p>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p><p>⑤呼吸道粘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除体外   </p><p>⑥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p><p>⑦胃液中的盐酸克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p><p>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⑦    C. ②④⑥    D. ①④⑤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①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③溶菌酶溶解病毒、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⑦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p><p>A. 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p><p>B.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p><p>C.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p><p>D.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因此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不属于免疫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吃饭时口腔不慎被咬破,一般不会感染,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p><p>A. 消化酶    B. 抗原    C. 溶菌酶    D. 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因此“吃饭时口腔不慎被咬破,一般不会感染”,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所用蛇毒,抗蛇毒毒素分别是(  )</p><p>A.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 抗体    B.特异性免疫 抗体 抗原</p><p>C.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抗原    D.特异性免疫 抗原 抗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其中蛇毒属于抗原,抗蛇毒毒素是抗体,抗蛇毒毒素血清只对蛇毒有免疫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这一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所用蛇毒、抗蛇毒毒素分别是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放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和所用蛇毒分别属于(  )</p><p>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p><p>C. 特异性免疫、抗原    D. 特异性免疫、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p><p>B. 接种过牛痘的人不患天花</p><p>C. 患过水痘病的人将终身对水痘免疫</p><p>D. 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接种卡介苗和牛痘的人不得天花”、“患过水痘病的人将终身对水痘免疫”,都是因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ABC不符合题意;<br />“眼泪、唾液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三道防线的是(  )</p><p>A. 人体内的杀菌物质    B.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p><p>C. 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 皮肤和黏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体内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免疫器官。所以,属于人体免疫第三道防线的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患过天花的病人,不再感染天花病毒,这属于</p><p>A. 自然免疫    B. 特异性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人工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患过天花的病人,不再感染天花病毒,这种免疫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p><p>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体、控制传染源</p><p>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p><p>B. 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p>C. 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p><p>D. 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符合题意 ;<br />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都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9/10/27f503c1/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9/10/27f503c1/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002.png" width="98"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9/10/27f503c1/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003.png" width="88" height="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9/10/27f503c1/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SYS201808091008158484469796_ST.004.png" width="91"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在注射疫苗时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抗体数量为0;注射疫苗一定时间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数量才开始增多;当抗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抗体消灭抗原,导致抗原数量开始减少,因此图示中能正确表示这种变化的是A。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功能,下列选项与图意,相符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0fb8a834/SYS201808081131420520496102_ST/SYS201808081131420520496102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p>A. 图1属于特异性免疫</p><p>B. 图2属于第一道防线</p><p>C. 图3表示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变化</p><p>D. 图4属于第三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图1、2、4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图3属于特异性免疫。图1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图2属于第二道防线,B错误; 图3表示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变化,C正确;图4属于第二道防线,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注射H7N9流感疫苗可以预防H7N9流感,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H7N9流感疫苗和抗蛇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p><p>A. 抗原、抗原    B. 抗原、抗体    C. 抗体、抗体    D. 抗体、抗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H7N9流感疫苗和抗蛇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抗原、抗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p><p>B.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p><p>C.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p><p>D. 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A错误;<br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B正确;<br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C正确;<br />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应及时隔离治疗,请回答:</p><p>(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p><p>(2)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_____生活.</p><p>(3)患流行性感冒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_____.</p><p>(4)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需要间隔1﹣2年再接种?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抗体  特异性  寄生  控制传染源  人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1﹣2年</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p><p>(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流感病毒是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3)患流行性感冒的同学属于传染源,因此患流行性感冒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控制传染源,防止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流感病毒;(4)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可能每年都在变,疫苗会针对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即使新一季将流行的流毒株没有变化,每年打流感疫苗也非常有必要,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接种流感疫苗,需要间隔1-2年再接种,原因是人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1-2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8只健康的恒河猴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3238a940/SYS201808081125016182542935_ST/SYS201808081125016182542935_ST.001.png" width="336"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______.</p><p>(3)B组恒河猴注射埃博拉病毒后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_____,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_.</p><p>(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妥善弃置等.</p><p>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填写序号).</p></div></div>
<div><p>【答案】  (1)21天;注射埃博拉疫苗;  (2)作对照;  (3)抗体;   特异性免疫;  (4)①④.</p><p>【解析】试题分析: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p><p>(1)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本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其它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①是21天,②是注射埃博拉疫苗。</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在实验中,设置A组恒河猴的作用是形成对照。</p><p>(3)B实验中注射疫苗后,它进入体内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经过几周后,让体内产生抗体,在第二次再取活的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抗体立即与之结合,从而消灭抗原,因此它存活下来没有发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p><p>(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p><p>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③病人是传染源,因此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p><p>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因此,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①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腮腺炎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此病多发生于儿童,一旦班级中有患腮腺炎的同学,应及时隔离治疗.请回答:</p><p>(1)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_____,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p><p>(2)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_____生活.</p><p>(3)患腮腺炎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_____.</p><p>(4)假如用接种流感疫苗的方法来预防腮腺炎,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理由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腮腺炎病毒  抗体  特异性  寄生  控制传染源,防止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  不能  抗体具有特异性,只有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p><p>【解析】(1)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此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2)腮腺炎病毒是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该病原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br />(3)患腮腺炎的同学属于传染源,因此患腮腺炎的同学需隔离治疗的原因是控制传染源,防止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br />(4)接种流感疫苗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假如用接种流感疫苗的方法来预防腮腺炎”,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理由是 抗体具有特异性,只有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熊大和熊二是一对好兄弟,熊二生活中是个“马大哈”,不讲卫生,不爱洗手。有一天他们一起吃完早餐,熊二随手拿了一个苹果给熊大。早餐后没多久熊二突然肚子疼,熊大立即带他去医院,经化验熊二患有蛔虫病,同时还检出熊二携带有乙肝病毒。  </p><p>(1)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非特异性”)。 </p><p>(2)熊大回想早上幸好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哪一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熊大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则他_______(填“会”或“不会”)传染上乙肝,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对熊二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非特异性  切断传播途径  不会  淋巴细胞在乙肝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休  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卫生习惯</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细菌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果小刚同学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淋巴细胞在乙肝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休,从而对乙肝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因此,熊大不会传染上乙肝。</p><p>(3)要切实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卫生习惯,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又称“超级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郭小平校长创办“红丝带学校”,倾心关爱艾滋病患儿的身心健康.</p><p>(1)艾滋病是感染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HIV侵人人体后,寄生在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中,它依靠_____和T细胞中的物质大量繁殖新个体.</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8/10/69ec1bb3/SYS201810281006528793264443_ST/SYS201810281006528793264443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人体感染HIV到发病需数年时间,HIV是目前唯一能直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由曲线图看出 HIV侵入人体后迅速增殖,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T细胞,多数HIV被免疫系统摧毁.但一年后,随着HIV浓度的再次上升,T细胞浓度_____,人体免疫能力逐渐丧失,最终导致多疾病发而死亡.T细胞参与的免疫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免疫.</p><p>(3)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在预防.从预防措施来看,让患儿在红丝带学校生活学习属于_____,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避孕套属于_____.</p></div></div>
<div><p>【答案】  2   核酸  下降  三  特异性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p><p>【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增殖方式是自我复制。<br />(2)从图中可以得知,随着HIV浓度的再次上升,T细胞浓度逐渐下降。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它会产生一种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第三道防线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者异物起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br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艾滋病人属于传染源。让艾滋病患儿在红丝带学校生活学习属于控制传染源;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避孕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须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p><p>根据材料回答问题:</p><p>(1)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_____;</p><p>(2)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____免疫(填“特异”或“非特异性”)</p><p>(3)下列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p><p>A、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p><p>B、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p><p>C、生物体适当饥饿,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减弱.</p></div></div>
<div><p>【答案】  呼吸作用  非特异性  C</p><p>【解析】(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r />(2)吞噬细胞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br />(3)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A正确;<br />细胞自噬的异常导致癌细胞的出现,B正确;<br />细胞自噬受到各种胁迫信号的诱导,在饥饿状态下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细胞器被降解成氨基酸等用于供能和生物合成,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C错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等难度人教版八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免疫计划》提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