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年存季刘村梨花感开的季书,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去观赏,下列关于梨树开花、传粉和受精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梨树开单性花 B. 受精的作用在胚珠内完成</p><p>C. 梨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 D. 梨树完成受精后再传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梨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A错误;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B正确;梨花的重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C错误;梨花完成传粉后再受精,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p><p>A. 草莓利用茎繁殖 B. 落地生根利用叶繁殖</p><p>C. 用君迁子做砧木嫁接柿 D. 小麦种子萌发幼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草莓利用茎繁殖、落地生根利用叶繁殖、用君迁子作砧木嫁接柿,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属于有性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这是因为( )。</p><p>A. 卵细胞内含有更多的染色体</p><p>B. 形成受精卵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p><p>C. 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贮存着营养物质</p><p>D.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A、精子内也含有更多的染色体.A错误.</p><p>B、形成受精卵时精子、卵细胞共同起主导作用.B错误.</p><p>C、卵细胞负担受精卵的营养提供及后面的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营养提供,所以要体积大,以备营养充足.C正确.</p><p>D、精子中也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002.png" width="128"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003.png" width="124"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SYS201901041718196602122639_ST.004.png" width="128"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核>染色体>蛋白质>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p><p>B. 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p><p>C. 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p><p>D. 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各种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不断变化的,生物如果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p><p>解答:</p><p>A、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变异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故不符合题意.</p><p>B、对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是有利于它的生存的,是有利变异,有的变异是不利于它的生存的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故符合题意.</p><p>C、达尔文认为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因此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故不符合题意.</p><p>D、生物的变异有时会出现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变异选育新品种,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p><p>A. 简单有机物的形成</p><p>B. 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p><p>C. 原始大气的形成</p><p>D. 原始海洋的形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热界中有一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福的超声波,井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这种级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p><p>C. 基因变异的结果 D. 适应环境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蛾的个体中一定存在能够感受到超声波的个体能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飞行,这些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后代中没有这种变异的个体被杀死,有这种变异的生存下来,所以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或谚语的描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p><p>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p>D.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草是生物,因此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r />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br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属于生物和生物间的密切关系,C不符合题意;<br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p><p>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因此,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还必须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甲→乙→丙→丁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丙与乙间是捕食关系</p><p>B. 乙、丙是消费者,丁为分解者</p><p>C.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p><p>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丁中含量最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丙与乙间是捕食关系,A正确;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甲表示生产者,乙丙丁表示消费者,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正确;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即丁中含量最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的是( )</p><p>A. 羊等家畜给我们提供肉食、奶制品</p><p>B. 植物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良土壤</p><p>C. 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奎宁能够治疗疟疾</p><p>D. 竹子等植物给我们提供工业和建筑材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羊等家畜给我们提供肉食、奶制品属于直接使用价值,A错误;植物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属于间接使用价值,B正确;从金鸡纳的树皮中提取的奎宁能够治疗疟疾是指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应属于直接使用价值,C错误;竹子等植物给我们提供工业和建筑材料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产使用价值,应属于直接使用价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 )</p><p>A. 面包、泡菜 B. 面酱、酒 C. 泡菜、酸奶 D. 腐乳、泡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用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202298665362_ST/SYS201901041718202298665362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a和b的_____紧密结合,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_____的性状。</p><p>(2)图B中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水中完成的。青蛙的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填“体内”或“体外”). 发育的方式是_____。</p><p>(3)图C中胚胎是由_____经过不断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p><p>(4)对比图A、图B和图C的生殖方式,图A属于_____生殖。</p></div></div>
<div><p>【答案】 形成层 a接穗 体外 变态发育 受精卵 卵黄 无性</p><p>【解析】观图可知:A是嫁接,a是接穗b是砧木;B是青蛙的发育过程,C是人的发育过程。</p><p>(1)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a接穗的性状。<br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br />(3)图C中胚胎是由受精卵经过不断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r />(4)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C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属于对比图A、图B和图C的生殖方式,图A属于无性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麦是我市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现察到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并统计数据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204299282650_ST/SYS201901041718204299282650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麦的亲代都是抗倒伏植株,而子代中出现了倒伏植株,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p><p>(2)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_____,已知小麦的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则一株抗倒伏小麦植林为每一株子代倒伏小麦植株提供了_____条染色体。</p><p>(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控制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_____(填“显性”成“隐性”)基因。</p><p>(4)若显性性状由基因F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f控制,请写出子代的基因组成_____。</p><p>(5)让子代的倒伏小麦植株进行自花传粉。请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小麦植株的概率是_____。</p><p>如果让子代的倒伏植株与基因组成为Ff的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杭倒伏植株的可能性为_____%。</p><p>(6)将同一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变异属于_____变异。</p></div></div>
<div><p>【答案】 变异 DNA 21 隐性 FF、Ff、ff 0 50 不可遗传的</p><p>【解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小麦的亲代都是抗倒伏,而子代中出现了倒伏植株,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br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小麦的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则一株抗倒伏小麦植林为每一株子代倒伏小麦植株提供了21条染色体。<br />(3)现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根据图中信息子代小麦有23%倒伏的,可以推知控制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抗倒伏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r />(4)若显性性状由基因F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f控制,请写出子代的基因组成 FF、Ff、Ff、ff,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204299282650_DA/SYS201901041718204299282650_DA.001.png" width="24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5)让子代的倒伏小麦植株进行自花传粉。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小麦植株的概率是0。<br />如果让子代的倒伏植株与基因组成为Ff的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杭倒伏植株的可能性为50%。<br />(6)将同一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志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直方图,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205931583905_ST/SYS201901041718205931583905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静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_____。</p><p>(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此生物与蛇的关系是_____。若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原因是_____。</p><p>(3)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填序号),</p><p>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推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狐 竞争 鹰 生物富集 生产者 ② 碳﹣氧</p><p>【解析】观图三可知: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D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图一中,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r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狐,此生物与蛇的关系是竞争。若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原因是生物富集。<br />(3)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现了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51c673a/SYS201901041718207162856753_ST/SYS201901041718207162856753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条食物链,碳主要以____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_____开始,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沿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进行传递,在消耗农作物100千焦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能量_____千焦。</p><p>(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同料,家畜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____利益,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p><p>(4)该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它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较小,其原因是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7 有机物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20 多级 自我调节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p><p>【解析】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1)图中食物链有:杂草→虫→鸡→人、杂草→鸡→人、杂草→牛→人、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牛→人,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7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人。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br />(2)最短的生物链是农作物→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在消耗农作物100千焦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能量是农作物的20%,即20千焦。<br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同料,家畜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br />(4)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所以该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它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能力较小,其原因是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