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p><p>A. 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 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C.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D. 都不产生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水绵等,A错误;<br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br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C错误;<br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A.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吸收面积</p><p>B. 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可增加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p><p>C.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根本原因是体表有鳞或甲</p><p>D. 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是它们能适应陆生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吸收的面积,A正确;<br />根尖的成熟区长有大量根毛,可增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B正确;<br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根本原因是生殖和发育脱离水的限制,C错误;<br />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作用,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生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芳芳同学对部分无脊椎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p><p>A.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p><p>B.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都有贝壳</p><p>C. 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细胞、组织的分化</p><p>D.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A正确;<br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的身体外面有贝壳且具花纹,如河蚌;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B错误;<br />腔肠动物的结构简单,开始出现细胞、组织的分化,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C正确;<br />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呼吸器官,对应出现错误的是( )</p><p>A. 青蛙﹣﹣﹣﹣﹣肺和皮肤 B. 鲸鱼﹣﹣﹣﹣﹣肺</p><p>C. 鲫鱼﹣﹣﹣﹣﹣鳃 D. 家鸽﹣﹣﹣﹣﹣肺和气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A正确;<br />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正确;<br />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br />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只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与真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细菌的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p><p>B. 细菌和真菌一样,都属于真核生物</p><p>C. 细菌与真菌一样,适合生活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p><p>D. 细菌都是寄生的,而真菌都是腐生的,两者的生殖方式也不一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菌适应性很强,能进行分裂生殖,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繁殖方式,因此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繁殖后代的说法错误,A错误;<br />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B错误;<br />细菌与真菌一样,适合生活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C正确;<br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为异养,有的是寄生有的是腐生,细菌分裂繁殖,真菌孢子繁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句话中包括了动物哪两种运动方式?( )</p><p>A. 飞行、游泳 B. 跳跃、奔跑 C. 飞行、爬行 D. 爬行、游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p><p>A. 身体呈流线型</p><p>B. 骨中空、胸肌发达</p><p>C. 前肢特化为翅,适应飞行</p><p>D.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减少空气的阻力,A正确;<br />骨中空减轻鸟的体重,有利于鸟的飞行,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B正确;<br />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C正确;<br />鸟类全身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p><p>A. 骨、骨连结、关节 B. 骨、骨连结、骨骼肌</p><p>C. 骨、骨连结、骨骼肌、神经 D. 骨、骨连结、关节、神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狼群捕食角马 B. 鲤鱼跳龙门 C. 蜘蛛织网 D. 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狼群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p><p>鲤鱼跳龙门、蜘蛛织网、孔雀开屏,成员间都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不具有社会行为,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做屈肘动作时,会包括下列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③桡骨、尺骨绕肘关节运动④桡骨、尺骨受到牵拉( )</p><p>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④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屈肘动作时,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④肱骨、桡骨和尺骨受到牵引、③肱骨、桡骨和尺骨绕关节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猴子的一系列行为,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猴子看到陌生人时逃走 B. 猴子向旅客“行礼”</p><p>C. 猴子爬到树顶采摘桃子 D. 猴子向旅客索取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猴子看到陌生人时逃走、猴子向人‘行礼’、猴子向游客索取桃子,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A、B、D不符合题意;<br />猴子爬到树顶采摘桃子,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p><p>A. 蜥蜴断尾</p><p>B. 乌贼释放墨汁</p><p>C. 山羊看到狼逃走</p><p>D. 两只雄性海豚为争夺食物面争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蜥蜴断尾逃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乌贼释放墨汁,山羊看到狼逃走都是为了防御敌害,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属于防御行为;两只雄性海豚为争夺一只雌性海豚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学习动物的行为后作了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p><p>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p><p>D. 动物在出生时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出生以后才具有的行为是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A正确;<br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不是一定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错误;<br />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C错误;<br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动物运动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p><p>A. 有利于动物获得食物 B. 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p><p>C. 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D. 有利于动物的进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运动与动物物种的进化没有直接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p><p>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④是由遗传物质等因素决定</p><p>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沙漠生态系统</p><p>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动调节能力最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p><p>B. 生产者和分解者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p><p>C.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p><p>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A正确;<br />生产者和分解者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B正确;<br />大部分动物是消费者,腐生动物是分解者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C错误;<br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能量流动关系的图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002.png" width="120"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003.png" width="118"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SYS201901041728527768596979_ST.004.png" width="118"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网和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同时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会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者流向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如图是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所占比例。假如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29159869827_ST/SYS201901041728529159869827_ST.001.png" width="99"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p><p>B. 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p><p>C.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p><p>D. 在一段时间内,若乙增多,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丙和丁的数量增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所以选项C错误。根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可以推测,选项ABD均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30230819750_ST/SYS201901041728530230819750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丙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p><p>B.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p><p>C. 图中的甲、乙、丙可构成一条食物链</p><p>D. 图中的生物成分和大气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丙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固定太阳能,因此图中的丙是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丙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A正确;<br />图中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甲是消费者,而不是分解者,A错误;<br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丙)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C错误;<br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甲、乙、丙属于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大气只是非生物成分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p><p>A. 阳光和雨露 B. 动物和人类 C. 细菌和真菌 D. 蚯蚓和蚊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牛→狮子 B. 草→兔→狼</p><p>C. 虎→角马→草 D. 草→兔→狼→细菌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br />起点草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正确反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B正确;<br />虎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的箭头方向标反了,C错误;<br />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下例选项符合这种内在联系的是( )</p><p>A.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p><p>B. 运动系统﹣﹣﹣﹣﹣骨骼﹣﹣﹣﹣﹣骨骼肌</p><p>C. 界﹣﹣﹣﹣﹣纲﹣﹣﹣﹣﹣目</p><p>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都属于动物,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br />人的运动系统有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活动的连接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B不符合题意;<br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符合题意;<br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雀因啄食农作物曾被列为害鸟,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这种行为最主要的危害是( )</p><p>A. 破坏生态平衡 B. 影响农作物的传粉</p><p>C. 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 D. 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同时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或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因此会影响生态平衡,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p><p>B. 生物圈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p><p>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D.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r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因此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组成,B错误;<br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正确;<br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41130399715_ST/SYS201901041728541130399715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要进入细胞,必须经过B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p><p>(2)动物运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A是_____,该生理活动的场所在_____。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各种食物,食物中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_____。</p><p>(3)写出图中动物的运动器官(从上往下)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线粒体 光能 翼、翅、四肢</p><p>【解析】(1)食物中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才能变成细胞中的有机物。<br />(2)细胞内有机物可以通过A呼吸作用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它在细胞结构线粒体中完成。人体内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食物中的能量来源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物可以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的光能。<br />(3)图中的器官从上往下依次是翼、翅、四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42431672563_ST/SYS201901041728542431672563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_____;</p><p>(2)写出图中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中分别是:_____、_____。</p><p>(3)图中甲对应的生物成分是_____;</p><p>(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现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工业革命前提高了30%,使地球的温度提高了几度,请你根据图示提出2点建议,怎样降低地球温度?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丙→丁→戊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者 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p><p>【解析】图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煤、石油的燃烧,④分解作用,甲是细菌、真菌,乙是植物,丙、丁、戊是动物。</p><p>(1)(2)(3)据分析得知: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乙代表生产者--植物,丙代表初级消费者,丁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戊代表三级消费者;①过程表示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②放出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图中形成的食物链为:乙→丙→丁→戊。<br />(4)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降低地球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洁净能源。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保护湿地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45023641183_ST/SYS201901041728545023641183_ST.001.png" width="407"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图是人体在屈肘时上臂肌肉协作关系图,请写出②的结构名称:_____。写出在伸肘时①、②协作关系:_____;</p><p>(2)B 图是骨骼肌结构示意图,请写出结构④的名称_____。④附着在骨上的特点是:_____。</p><p>(3)C图是关节结构图,在C图中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肌腱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附着在相邻的不同的骨上 5</p><p>【解析】图A和B中的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图C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p><p>(1)A图是人体在屈肘时上臂肌肉协作关系图,请写出②的结构名称:肱三头肌。写出在伸肘时①、②协作关系: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r />(2)B 图是骨骼肌结构示意图,请写出结构④的名称肌腱。④附着在骨上的特点是: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附着在相邻的不同的骨上。<br />(3)C图是关节结构图,在C图中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是图中的5关节软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动物走迷官”的实验装置图,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分别用了一只小白鼠和一只蟑螂,它们分别用时367秒和2098秒; 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实验,在迷官中的A、B、C 三处分别放上小白鼠和蟑螂的食物,再分别用另一只老鼠和另一只蟑螂进行实验,分别用时132秒和485秒。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46214914030_ST/SYS201901041728546214914030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设计还有点欠缺,欠缺的地方是什么?_____。</p><p>(2)在实验设计完整后进行第一次实验,你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p><p>(3)在第二次的实验中,动物走“迷官”是_____,动物寻找食物吃是_____(按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填).在第二次实验中,动物走“迷官”的时间比第一次大大缩短。经过二次实验,说明“动物走迷官”这种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只用一只小白鼠和一只蟑螂,实验用的小白鼠和蟑螂的数目太少 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遗传因素和环境</p><p>【解析】(1)该实验设计还有点欠缺,欠缺的地方是只用一只小白鼠和一只蟑螂,实验用的小白鼠和蟑螂的数目太少。<br />(2)在实验设计完整后进行第一次实验,你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r />(3)在第二次的实验中,动物走“迷官”是学习行为,动物寻找食物吃是先天性行为在第二次实验中,动物走“迷官”的时间比第一次大大缩短。经过二次实验,说明“动物走迷官”这种行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有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几种动物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47966785469_ST/SYS201901041728547966785469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共有_____条食物链。</p><p>(2)在食物网中,获得能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为什么?_____。</p><p>(3)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p><p>(4)在生态系统中,一定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图中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 5 狐和鹰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减少 鼠和兔 草</p><p>【解析】(1)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br />(2)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叫做能量流动,其特点是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因此在食物网中,获得能量最少的动物是狐和鹰。<br />(3)营养级别主要看它所在的营养级,第一级是植物生产者;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依此类推越往后营养级别越高。处在食物链末端的消费者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鼠和兔。<br />(4)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图中的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