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03:21

江苏省灌云县西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p><p>A. 豌豆的黄色叶子与灰色种皮    B. 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p><p>C. 山羊的卷毛与黑毛    D.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豌豆的红色叶子和灰色种皮、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山羊的卷毛和黑毛,都是两种性状,都不是相对性状,ABC不正确;<br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递下去的是</p><p>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p><p>C.细胞核        D.生殖细胞</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p><p>A.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B.DNA上包含有许多基因</p><p>C.一对染色体上均仅有一对基因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p><p>(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3)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p><p>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能卷舌(A)和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为Aa,他们的子女基因组成可能为     (    )</p><p>A. AA或aa    B. AA或 Aa    C. Aa或 aa    D. AA 或 Aa或aa</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有的则不能表现出来。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表示;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倘若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大写字母或一大一小(如AA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细胞内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为两个小写字母(如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已知能卷舌(A)和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子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aa。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列防治措施错误的是</p><p>A.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   &#xa0;B.禁止非法采血,确保血源质量</p><p>C.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   &#xa0;  D.推进技术进步,加速疫苗研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因此,选项中的“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禁止非法卖血,确保血源质量”、“推进技术进步,加速疫苗研制”都属于预防艾滋病的措施,而“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a573875/SYS201712310102178386435612_ST/SYS201712310102178386435612_ST.001.jpeg" width="55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xa0;&#xa0;&#xa0; )</p><p>A. 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p><p>C.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 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p><p>A. 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p><p>B. 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p><p>C.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p><p>D. 每次受精时都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该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孩,说明精子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时每次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单眼皮是显性性状    B. 双眼皮是隐性性状</p><p>C. 单、双眼皮是相对性状    D. 单眼皮性状是不可能遗传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因为这个单眼皮孩子的这对基因来自于夫妇双方,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AB错误;</p><p>单、双眼皮是同一个物种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p><p>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免疫和传染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抗原    B. 与艾滋病人握手不会被传染上艾滋病.</p><p>C. 患了腮腺炎的人属于病原体    D.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能使人或动物患流感,是动物病毒,属于抗原,A正确;</p><p>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上艾滋病,B正确。<br />患了腮腺炎的人携带了腮腺炎病毒并能散播该病原体,属于传染源,C错误。<br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是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B. 农业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使它产生的</p><p>C. 今天的长颈鹿颈和前肢很长的自然选择的结果</p><p>D. 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A正确;</p><p>害虫中原来就有抗药性的个体,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而抗药性强的个体活下来,因此害虫的抗药性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B错误;</p><p>长颈鹿颈和前肢很长的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因此藻类植物是一类最低等的植物类群,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p><p>A. 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p><p>B. 无翅或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p><p>C.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D. 现存种类是有翅昆虫的翅被风折断所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了(    )</p><p>A. 原始大气    B. 简单有机物    C. 复杂有机物    D. 原始生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米勒的实验: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p><p>A. 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p><p>B. 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p><p>C. 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p><p>D. 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 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 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 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了的一种传染病。某个班级里,A同学患了流行性感冒,不久B、C也患上了流行性感冒,班主任赶快让A、B、C同学回家休息,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并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医生给A、B、C同学吃了感冒药。请回答问题:</p><p>(1)引起人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p><p>(2)A同学属于流感的______________,B、C在未患病之前属于 ___________。</p><p>(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这属于___________措施,;并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__ 措施。</p><p>(4)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进去的疫苗属于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p></div></div>
<div><p>【答案】  流行性感冒病毒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p><p>【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分析资料可知,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p><p>(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了流行性感冒的A同学;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患病的B、C。</p><p>(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让其他同学接种流感疫苗,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让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并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4)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进去的疫苗属于抗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66032133748_ST/SYS201901041728566032133748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p><p>(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___是隐性性状。</p><p>(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__。</p><p>(4)豌豆上下代间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白花  Bb  bb  一样的(或恒定的等意思对就行)</p><p>【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就是一组相对性状。<br />(2)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不容易表现出来,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相遇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br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后代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后代中白花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bb,说明两个紫花中除了都含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b,故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都为Bb,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br />(4)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示是人类性别决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567404729520_ST/SYS201901041728567404729520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性染色体的角度分析,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_ 种。</p><p>(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男生女取决于 ________ 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并且生男生女的比例是接近于 _________。</p><p>(3)从性染色体组成来看,后代A的性别为______性。</p></div></div>
<div><p>【答案】  2  父亲  1:1  男性</p><p>【解析】(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X或Y两种。</p><p>(2)从图中看出,父亲能产生数量相同的两种类型精子,而母亲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之比大致1:1。</p><p>(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从性染色体组成来看,后代A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性别为男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灌云县西片八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