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 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认为眼球中的(      )相当于相机中的胶卷。</p><p>A. 视网膜 B. 晶状体 C. 角膜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瞳孔相当于相机上的光圈;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的结构是( )</p><p>A. 半规管和耳蜗 B. 前庭和半规管 C. 鼓膜和听小骨 D. 前庭和耳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体之所以能感知头部在空中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是因为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还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最主要的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 )。</p><p>A. 鼓膜和大脑皮层 B. 听神经和耳蜗 C. 耳蜗和大脑皮层 D. 鼓膜和耳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耳廓能收集声波,声波通过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产生兴奋,再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而形成听觉。所以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耳蜗和大脑皮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p><p>A. 酸、甜、苦、咸 B. 酸、甜、苦、辣 C. 甜、咸、苦、辣 D. 麻、酸、甜、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短时记忆的神经机制,与下述哪一项有关?</p><p> A.与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有关 B.与神经回路的返回震荡作用有关</p><p> C. 与脑内的物质代谢有关 D.与新的突触联系的建立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短时记忆的有关内容。短时记忆的神经机制与脑内的物质代谢有关。C正确。故本题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认为眼球中的(      )相当于相机中的胶卷。</p><p>A. 视网膜 B. 晶状体 C. 角膜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瞳孔相当于相机上的光圈;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听觉形成过程的是( )</p><p>A.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p><p>B.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p><p>C.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听觉细胞)→大脑的听觉中枢</p><p>D.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途径是: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攀升。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导致 ( )</p><p>A. 慢性酒精中毒 B. 肝脏负担加重</p><p>C. 心脏血管受损 D. 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两个图分别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e354b448/SYS201901281007068551923211_ST/SYS201901281007068551923211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e354b448/SYS201901281007068551923211_ST/SYS201901281007068551923211_ST.002.png" width="120"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眼球的结构与装有胶卷的照相机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是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眼球中结构中的__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结构中的胶卷。</p><p>(2)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称为“眼白”的部分是________ ,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实际上是________ 。</p><p>(3)当你看完电影走出影院门口后,眼球中的________ 结构变化很大。</p><p>(4)小明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的看书,导致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他得了________ 病,应配戴________ 镜加以矫正。</p></div></div>
<div><p>【答案】 晶状体 视网膜 巩膜 保护眼球 角膜 瞳孔 近视 凹透</p><p>【解析】(1)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br />(2)巩膜是白色坚韧的,对眼球有保护作用,被称为白眼球;中国人虹膜的颜色是黑色的,通常被称为黑眼球。</p><p>(3)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电影院里光线很暗,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当从电影院里走出后,外界光线强,瞳孔要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因此变化最大的结构是瞳孔。<br />(4)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双凸透镜状)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保持_________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以免损伤鼓膜.</p></div></div>
<div><p>【答案】鼓膜</p><p>【解析】巨大的声音会对人的鼓膜造成伤害,如果耳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鼓膜会受到严重伤害。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使口张开或闭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影响听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比人的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眼球中的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镜头,________相当于光圈,________相当于胶卷.</p></div></div>
<div><p>【答案】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p><p>【解析】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大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小的,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脉络膜上分布有血管和黑色素细胞,相当于照相机的暗室的壁;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善于用脑,主要是注意________结合,________交替,经常交换________活动内容.</p></div></div>
<div><p>【答案】 劳逸 动静 脑力</p><p>【解析】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包括:提高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注意休息和睡眠,注意科学用脑,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不吸烟、不饮酒。所以善于用脑,主要是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经常交换脑力活动内容。</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视觉的形成: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 玻璃体、________、视觉神经、________七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一定区域</p><p>【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e354b448/SYS201901281007074657781896_ST/SYS201901281007074657781896_ST.001.png" width="41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 ;当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门口后,眼球中变化最大的结构是________ . </p><p>(2)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红灯”的反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__ .</p><p>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⑤玻璃体 </p><p>(3)当有物体从远处飞来时,人会迅速做出眨眼的动作,请写出眨眼反射的过程________  (填序号),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图一中的功能相当于图二中________ . </p><p>(4)在仅有图二所示结构参与下完成的一些反射属于________ . </p><p>(5)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________ 凸度变大,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需要配戴________ 镜.</p></div></div>
<div><p>【答案】 视网膜 瞳孔 ①④②⑤③ A→B→C→D→E 脊髓 B 非条件反射 晶状体 凹透镜</p><p>【解析】图一中眼球结构:1瞳孔,2角膜,3晶状体,4玻璃体,5视网膜,6巩膜,7视神经,图二中结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p><p>(1)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照相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球的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底片。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电影院里光线很暗,瞳孔要扩大才能看清物体。当从电影院里走出后,外界光线强,瞳孔要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因此变化最大的结构是瞳孔。<br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图示中的①④②⑤③。<br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眨眼反射的过程是:A→B→C→D→E。眨眼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在脊髓,7是视神经,传导神经冲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相当于图二中B传入神经。</p><p>(4)图中所示的结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br />(5)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晶状体总是处于变凸的状态,一旦看远方物体时,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就会造成近视。应戴凹透镜纠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面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e354b448/SYS201901281007076449910458_ST/SYS201901281007076449910458_ST.001.png" width="316"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看到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________ 的调节(折射),刺激[]________ 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 形成视觉. </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要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急救车的“鸣笛声”首先刺激[]________ ,产生振动,振动经传达到[]________ 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________ 形成听觉. </p><p>(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________ 反射,其神经中枢在________ 产生的. </p><p>(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________ 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p></div></div>
<div><p>【答案】 2晶状体 4视网膜 5视神经 大脑皮层 4鼓膜 6耳蜗 大脑皮层 条件 大脑皮层 5咽鼓管</p><p>【解析】试题分析:(1)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看到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晶状体的调节(折射),刺激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 大脑皮层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要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急救车的“鸣笛声”首先刺激鼓膜,产生振动,振动经传达到耳蜗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 大脑皮层形成听觉.</p><p>(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是人出生后形成的,都是 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 大脑皮层产生的.</p><p>(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p><p>故答案为:(1)2晶状体;4视网膜;5视神经;大脑皮层</p><p>(2)4鼓膜;6耳蜗;大脑皮层</p><p>(3)条件;大脑皮层</p><p>(4)5咽鼓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