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8:50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p><p>B.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p><p>C. 进化成人类和类人猿的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p><p>D. 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A正确;<br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由臂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B正确;<br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都以树栖生活为主,本质区别不大,C错误;<br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分泌胆汁的消化器官是 (     )</p><p>A. 胆囊    B. 肝脏    C. 胰    D. 唾液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 )</p><p>A.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淀粉、蛋白质、脂肪</p><p>C. 蛋白质、脂肪、淀粉    D. 蛋白质、淀粉、脂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p><p>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p><p>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p><p>A. 动脉    B. 静脉    C. 心脏    D. 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都是从心脏的心室开始,历经一些血管到心脏的心房结束的。所以,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吸收无关的是( )。</p><p>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p><p>B. 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p><p>C.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p><p>D. 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①面积大: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而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是通过( )</p><p>A.输卵管   B.子宫   C.胎盘   D.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 C</p><p>【解析】</p><p>试题分析: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 )。</p><p>A. 人体摄入食物的过程</p><p>B.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p><p>C. 营养物质进入小肠腔的过程</p><p>D. 消化好的营养物质通过胃肠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摄入食物的过程是吃食物的过程,不是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故A不合题意。<br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是消化过程,不是吸收过程。故B不合题意。<br />营养物质进入小肠腔的过程,是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过程,不是吸收过程。故C不合题意。<br />营养物质通过胃肠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就是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心脏和部分血管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p><p>A.心房     B.心室      C.静脉    D.瓣膜</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流回心脏而不能倒流;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倒流;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倒流;故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统称瓣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p><p>A.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B. 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p><p>C. 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p><p>D. 以上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所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p><p>A. 只有体循环    B. 先体循环,接着环肺循环,再体循环</p><p>C. 只有肺循环    D. 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再肺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4/10/8743f8b4/SYS201902141007564550298470_DA/SYS201902141007564550298470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物→患处(体循环),因此,药物到达伤口所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p><p>A. 食管    B. 胃    C. 大肠    D. 小肠</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 )</p><p>A. 咽    B. 鼻腔    C. 口腔    D. 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p><p>A. 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 缺乏维生素C易患佝偻病</p><p>C.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D. 碘摄入过量易患大脖子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故A错误;<br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故B错误;<br />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尿素等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故C正确;<br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因此缺碘易患大脖子病。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xa0;&#xa0;&#xa0; )</p><p>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吞噬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血液中的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p><p>A.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p>C. 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 养料减少,废物增多</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颜色暗红、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就变成了颜色鲜红、含氧较多的动脉血。</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七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