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8:31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中岭乡学校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480964835775_ST/SYS201901141006480964835775_ST.001.jpeg" width="95"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物丙能进行光合作用</p><p>B.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p><p>C. 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增加</p><p>D.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甲→丁→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丙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p><p>B、由生物富集知道,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高,所以最高的是乙,B正确;</p><p>C、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由于食物充足数量增加,丁应为天敌增加而数量减少,丙会因为丁的数量减少而增加,C正确;</p><p>D、由分析可知,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B. 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物象变大、数目变少</p><p>C.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p><p>D. “大树底下好乘凉”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不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br />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不是变亮,B错误;<br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部位,C正确;</p><p>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周围空气的温度,因此大树底下好乘凉,反应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p><p>A.保持细胞的形态     B.杀死细胞</p><p>C.避免细胞的死亡       D.使细胞分散开</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所以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的形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正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484137255728_ST/SYS201901141006484137255728_ST.001.png" width="89"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 把装片向右</p><p>C. 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 把装片向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图示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萨克斯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未遮光部分的叶片变为深蓝色,而遮光部分的叶片不变蓝。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p><p>A.该实验可以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p><p>B.该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p><p>C.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其中原有的淀粉</p><p>D.在萨克斯的实验中变量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形成对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p><p>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选项D的是解释错误的。故A、B、C正确, 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486048879908_ST/SYS201901141006486048879908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养料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Ⅲ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明显为下降</p><p>B. 血液中红细胞最多,能够运输氧气</p><p>C. 人体送回b脏的血液是静脉血</p><p>D. 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因此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多。A错误;</p><p>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正确。<br />人体通过上下腔静脉送回心脏的血液是静脉血,但是通过肺静脉送回心脏的血液是动脉血,C错误;<br />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较多的静脉血,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B.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p><p>C. “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人类特有的反射</p><p>D. 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植物人”脑干一般没有受到损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A正确。<br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错误;</p><p>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参与,因此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正确;</p><p>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p><p>B.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p><p>C. 制作面包需要严格的无氧条件</p><p>D. .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条件下,芽孢可以生存几十年。芽孢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只是一个休眠体,A错误;<br />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B正确;</p><p>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有氧时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种DNA分子</p><p>B.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p><p>C. 人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23对染色体</p><p>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A错误;<br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br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C错误;<br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宫颈癌在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于第一位。要预防宫颈癌,在开始性生活前接种疫苗最为有效,疫苗接种的适合年龄是9-25岁。2017年11月,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希瑞适”正式在南充上市了,许多适龄女性纷纷进行了接种。该过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p><p>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p><p>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该过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应的传染病,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传染传播途径</p><p>B. 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属于非特异性兔疫</p><p>C. 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p><p>D. 侵人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A错误;</p><p>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产生了可以抵挡该病原体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兔疫,B错误;</p><p>对患者进行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p><p>侵人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是病原体,在免疫中属于抗原,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观察心脏结构,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497709234130_ST/SYS201901141006497709234130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和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p><p>(2)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血液中的一氧碳最先出现在图中心脏的</p><p>(3)图中把静脉血运出心脏的血管是。</p><p>(4)如果对心脏进行灌注实验,向内注水,则水将从 流出。</p></div></div>
<div><p>【答案】  左心室  主动脉  一左心房  2肺动脉  1主动脉</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一是左心房、二是左心室、三是右心房、四是右心室;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④是动脉瓣、⑤是房室瓣、⑥是下腔静脉、⑦是上腔静脉。</p><p>(1)心脏各腔壁的厚薄是与输送血液的距离相适应的,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p><p>(2)一氧化碳自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497709234130_DA/SYS201901141006497709234130_DA.001.png" width="418"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因此血液中的一氧碳最先出现在左心房。</p><p>(3)如图所示:静脉血的流动途径是⑥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②肺动脉。因此把静脉血运出心脏的血管是②肺动脉。<br />(4)如图所示:若向③肺静脉内注水,则水从③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①主动脉→流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500131927083_ST/SYS201901141006500131927083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____后进人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p><p>(2)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行的。</p><p>(3)图中d从肺泡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p><p>(4)图中由肾小管指向血液的箭头代表尿液形成过程的________过程。</p><p>(5)若某人C中含有a,则可能是肾脏的________病变,若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 ________来进行治疗。</p></div></div>
<div><p>【答案】  葡萄糖  吸收  右心房  线粒体  舒张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  胰岛素</p><p>【解析】(1)淀粉进入消化道后,口腔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麦芽糖和淀粉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动到达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心脏的右心房。<br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物质a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br />(3)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中d表示气体从肺泡进入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舒张。<br />(4)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成分与血浆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图中由肾小管指向血液的箭头代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5)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若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因为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因此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图谱,正常肤色的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根据图谱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502613572779_ST/SYS201901141006502613572779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肤色正常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父亲正常而儿子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p><p>(2)子代5的白化病是他父母以________为桥梁把________传递给了他。</p><p>(3)亲代中2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子代中6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p><p>(4)若亲代中3和4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那么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变异  生殖细胞  基因(白化病基因)  Aa  Aa、/AA  50%</p><p>【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人类的白化肤色和正常肤色是肤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因此父亲正常而儿子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p><p>(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亲代控制白化病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p><p>(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正常肤色的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亲代中1和2都是正常肤色,子代中出现了5白化病,则亲代中1和2的基因组成都是Aa,5号白化病儿子的基因组成是aa,6号正常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其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4/10/6fae0dc6/SYS201901141006502613572779_DA/SYS201901141006502613572779_DA.001.png" width="219" height="2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p>由此可知,亲代中2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中6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p><p>(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的几率是5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中岭乡学校八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