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8:09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学期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免疫与健康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p><p>A. 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p><p>B. 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抓住伤口处的近心端</p><p>C. 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该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p><p>D.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煮熟后仍有污染,不能食用,A错误;</p><p>B、但为防止伤口处的蛇毒由静脉流回心脏进行循环,应扎近心端.假设动脉被咬,为何也要阻止静脉血回流,原因很简单,其一,静脉是动脉内血液回流的必经路径;其二,一条动脉沿途有很多个小侧枝,每个侧枝都通向静脉,你阻断动脉远端,有毒的血液可以回流,通过侧枝进入一个较近的回路,从静脉回流到心脏.所以抢救时只能阻断近心端回流通道.因此,小明的前臂被被蛇咬伤,不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近心端.才能防止血液流向心脏,B正确;</p><p>C、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C错误;</p><p>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颖与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颖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戴.请问: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  )</p><p>A.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p><p>B.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p><p>C.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p><p>D. 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戴上口罩以防止颗粒物进入肺部,相当于和过滤一样把可入肺颗粒物过滤在外边,使进入肺的气体更清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xa0;&#xa0; )</p><p>A. 多晒太阳,能预防佝偻病    B. 消灭患病动物,减少传染病发生</p><p>C. 注射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    D. 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细菌性痢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佝偻病不属于传染病,A错误;患病的动物属于传染源,消灭患病动物应该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注射疫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食物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细菌性痢疾,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p><p>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 C</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提高易感者的抗病能力,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体内已经有了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力。因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  )</p><p>A. 高血压    B. 血友病    C. 佝偻病    D. 甲型肝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对餐具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因此,对该饮食店查封,可以预防甲型肝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患过天花病的人,不会再患天花病.这种免疫属于(  )</p><p>A. 特异性免疫    B. 非特异性免疫    C. 先天性免疫    D. 计划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形成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特定的,主要是第三道防线。</p><p>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免疫器官?</p><p>A. 脾    B. 胸腺    C. 甲状腺    D. 淋巴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消灭钉螺可以有效控制下列哪种寄生虫引发的传染病(&#xa0;&#xa0;&#xa0; )</p><p>A. 猪肉绦虫    B. 华支睾吸虫    C. 蛔虫    D. 血吸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消灭钉螺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以预防血吸虫病的传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甲流肆虐之际,在疫苗不能充足供应的情况下,威海市政府首先为医院医护人员和学校师生提供了甲流疫苗.甲流疫苗和注射甲流疫苗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p><p>A. 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B. 抗体   特异性免疫</p><p>C. 抗原   特异性免疫    D. 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甲流疫苗,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甲流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甲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注射甲流疫苗产生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人体出现炎症时要(&#xa0;&#xa0;&#xa0; )抗生素.</p><p>A. 忌用    B. 禁用    C. 少用    D. 慎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临床应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病程与疗效的关系。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xa0;&#xa0;&#xa0; )</p><p>A. 可根据广告宣传来选择用药    B. 据多个医生开的处方,同时用药治疗</p><p>C. 酒后用药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D. 补药也并非人人皆宜,切勿盲目进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广告宣传来选择用药,不符合安全用药的要求,A错误;医生开处方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以避免不同的药同时服用时,会产生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使药效降低或不起作用甚至产生有害物质,B错误;酒后用药有能可会产生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使药效降低或不起作用甚至产生有害物质,C错误;是药三分毒,一定要对症,补药也并非人人皆宜,切勿盲目进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对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免疫对人体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p><p>B.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p><p>C. 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D.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A错误。<br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先天性的,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B正确。<br />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br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例实例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例子是( )</p><p>A. 皮肤的屏障作用阻挡细菌进入</p><p>B. 泪液或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p><p>C. 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病菌</p><p>D.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再感染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p><p>泪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p><p>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体内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p><p>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再感染性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p><p>  A.夜盲症    B.贫血    C.蛔虫病    D.近视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夜盲症是由于缺维生素A引起的,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的数目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引起的,近视眼是因为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引起近视,蛔虫病是由寄生虫蛔虫引起的传染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能分泌杀菌物质,是人体免疫的(    )</p><p>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p><p>C.第三道防线    D.前两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眼病传染性很强,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为预防红眼病,应该做到(&#xa0;&#xa0; )</p><p>A. 戴口罩出门    B. 常开窗通风    C. 常洗手、剪指甲    D. 少用眼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红眼病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为预防红眼病,应该做到常开窗通风。</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               之间传播的疾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人与动物</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指的是能够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OTC</p><p>【解析】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感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遗传给未出生的婴儿.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xa0;.这种病原体没有________&#xa0;结构,是由________&#xa0;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xa0;组成.</p></div></div>
<div><p>【答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  细胞  蛋白质  核酸</p><p>【解析】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为HIV,此病毒能够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损。<br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卡通图解,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289280534704_ST/SYS201902151008289280534704_ST.001.png" width="32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表示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一道防线的图是________&#xa0; (填写图中字母代号).</p><p>(2)表示人体保卫自身的第二道防线的图是________&#xa0; (填写图中字母代号).</p><p>(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________&#xa0;性免疫,其特点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B、D  A、C  非特异性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图A、表示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图B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图C表示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图D表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p><p>(1)图B是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D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因此图B和图D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2)图A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C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因此图A、图C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p><p>(3)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尤其是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班班有特色,人人都参与”,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8/10/61456981/SYS201809281007384812825134_ST/SYS201809281007384812825134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阳光体育”活动需要氧气和能量.甲图中a、b、c、d、e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过程,b过程中氧气经过________&#xa0;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________&#xa0;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xa0;]________&#xa0;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p><p>(2)运动一段时间后,皮肤的 ________&#xa0;会产生汗液由甲图d过程排出;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________&#xa0; 条.    </p><p>(3)“阳光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如运动会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其灵活性与乙图中的[&#xa0;]________&#xa0;和[]________&#xa0;分泌的滑液有关;阳光下皮肤能合成________&#xa0;,促进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    </p><p>(4)运动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丙图中需立刻去医院救治的出血状况是 ________&#xa0;.    </p><p>(5)“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________&#xa0; .</p></div></div>
<div><p>【答案】  气体扩散  血红蛋白  a 吸收  汗腺  2  ①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  维生素D  B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p><p>【解析】试题分析:</p><p>(1)其中b过程中氧气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b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c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p><p>(2)汗腺是形成汗液的器官,由甲图d过程排出;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甲图中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b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e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d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2条。</p><p>(3)图乙中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动促进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乙图中的阳光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p><p>(4)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为静脉出血,应赶快用手指压住远心端止血,并立即去医院救治,因此丙图救治的出血状况是B远心端。</p><p>(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主要是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热、皮诊、出血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收到大约50万份登革热病例的报告,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到1亿例登革热,更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    </p><p>(1)登革热病毒是引起登革热传染病的________.在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伊蚊属于________. </p><p>(2)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________,这种物质与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清除病毒后,使人体获得________免疫.    </p><p>(3)给人接种登革热病毒毒疫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________.    </p><p>(4)病毒往往会增强耐药性变异,从而给患者治疗带来困难,“超级耐药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___学说来解释.</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  保护易感人群  自然选择</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登革热病毒是引起登革热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伊蚊属于传播途径。<br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所以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抗体,这种物质与病毒结合,促进吞噬细胞清除病毒后,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p><p>(3)给人接种登革热病毒毒疫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保护易感人群。<br />(4)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毒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毒,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毒杀死,抗药性强的病毒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病毒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病毒”。因此“超级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拓展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Ⅰ: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5月29日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也被称做美洲锥虫症)正从美洲向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相似的症状,所以有关专家也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p><p>Ⅱ:查加斯病通过一种名为锥蝽的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克氏锥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生存繁殖。这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容易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5/10/87bcbb3a/SYS201902151008292643277582_ST/SYS201902151008292643277582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Ⅲ: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后会进入一段无症状期,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后,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使器官逐渐衰弱,直到崩溃。如果尽早发现,感染者可以通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痊愈。但由于其潜伏期长,加上药物昂贵,这种病几乎成了绝症。    </p><p>(1)根据以上资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    </p><p>(2)度过急性期处于无症状期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哪个环节?________。锥蝽又属于哪个环节?________。    </p><p>(3)该病的传播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p><p>(4)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看,对感染者进行药物治疗属于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克氏锥虫  传染源  既是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  生物媒介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控制传染源</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资料Ⅱ可知,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所以该病的病原体是克氏锥虫。<br />(2)度过急性期处于无症状期的人体内携带克氏锥虫,能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引起其他人患病,故属于传染源。锥蝽体内也携带克氏锥虫,而且通过叮咬能够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群,因此,锥蝽既是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br />(3)由资料Ⅱ可知,该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生物媒介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r />(4)对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一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和家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p><p>资料二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p><p>(1)肝炎患者是              将餐具消毒、碗筷分开其目的是      政府扩大计划免疫范围能更好的保护                        </p><p>(2)患过甲肝或接种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主要原因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                   那么,他们对乙肝病毒是否具有同样的抵抗力呢      (填是或否)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特定的               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p><p>(3)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你应从哪些方面预防                    </p><p>A不喝生水,要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洗手。</p><p>B.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这时候肠道致病原就有机可乘。</p><p>C.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 污染食物和餐具。</p><p>D.要选择新鲜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 控制传染源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p><p>(2)抗体;否;病原体;特异性</p><p>(3)ABCD</p><p>【解析】</p><p>试题分析:(1)肝炎患者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故属于传染源;餐具、碗筷上可以带有肝炎病毒,将其消毒,杀死病毒,防止通过餐具碗筷传染给健康人,故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计划免疫的目的更好的保护易感人群;</p><p>(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故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主要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抗体,并且只对甲肝有抵抗作用,不能抵抗乙肝病毒.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p><p>(3)对患病人员进行早隔离,早治疗;勤洗手,吃熟食;夏天天气炎热,苍蝇繁殖生长快,细菌传播也广,手常在不经意间就沾上各种各样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会为病原微生物经手到口的传播创造条件,因而更容易患上各种肠道传染病,此外,高温天气让许多人偏好清凉爽口的食物,而生冷凉食极容易因储存不科学,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发生变质,给各种肠道传染性疾病造成可乘之机,故应少吃生食,多吃熟食,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等,再就是进行计划免疫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版七级下册第二学期生物第三单元第六章免疫与健康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