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7:56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属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p><p>A. 都生活在水中    B.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p><p>C. 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D. 植株内部都没有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A错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而苔藓植物只有茎叶,无正真的根,B错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正确;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植株比较高大,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运动(   )</p><p>A. 鲤鱼游泳    B. 胃肠蠕动    C. 蜜蜂舞蹈    D. 猎豹奔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鲤鱼游泳、蜜蜂舞蹈、猎豹奔跑都属于动物的运动,而胃肠蠕动消化食物是生理作用,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p><p>A.食物      B.太阳      C.细胞的呼吸作用      D.消化吸收</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履虫的运动依靠(   )</p><p>A. 纤毛    B. 鞭毛    C. 伪足    D. 伸缩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26a26fdb/SYS201808081134231002522719_DA/SYS201808081134231002522719_DA.001.png" width="376" height="2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p><p>A. 呼吸系统</p><p>B. 消化系统</p><p>C. 神经系统</p><p>D. 循环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引骨绕关节转动形成的,因此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    )</p><p>A. 动物的运动    B. 动物的行为    C. 动物的活动    D. 动物的本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方式.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 )</p><p>A. 蜜蜂的舞蹈动作    B. 雌蛾腺体分泌性外激素</p><p>C. 鸟类的鸣叫声    D. 乌贼感到危险时释放的墨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p><p>解:A、蜜蜂的舞蹈动作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位置和方向,属于新兴交流.A叙述正确;</p><p>B、雌蛾腺体分泌性外激素招引雄蛾来交尾.属于信息交流.B叙述正确;</p><p>C、鸟类鸣叫是向同类传递信息.C叙述正确;</p><p>D、乌贼感到危险时喷墨汁是为了迷惑敌人,从而逃跑,是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D叙述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森林里的所有分解者</p><p>C. 森林里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D. 森林里的所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片树林,既包含了非生物部分,也包括了树林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故A正确;森林里的所有分解者,只有生物部分的分解者,没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及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B错误;森林里的所有非生物因素,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C错误;森林里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p><p>A. 食肉动物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为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p><p>A. 食草的    B. 进行光合作用的    C. 食肉的    D. 腐生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因此食物链的开始总是生产者,即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如草→兔→狐,所以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群落中碳以CO2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的途径是(   )</p><p>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p><p>C. 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    D. 碳的燃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不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A错误;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只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不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B错误;生物的呼吸作用属于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C正确;碳的燃烧作用属于碳返回大气的途径,但碳不属于生物群落,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p><p>A. 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p><p>C.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较少    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繁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引入灰喜鹊捕食松林中的松毛虫,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  )</p><p>A.彻底消灭松毛虫    B.减少对环境的污染</p><p>C.节省人力、物力    D.增加木材的产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p><p>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松毛虫一万五千多条.它既像医生给植物看病,又像卫士保护着植物.</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一桶水上楼时,手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xa0;&#xa0;&#xa0; )</p><p>A. 收缩、收缩    B. 收缩、舒张    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因此感到比较轻松;提一桶水上楼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因此感觉比较累。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五种微生物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26a26fdb/SYS201808081134244704824045_ST/SYS201808081134244704824045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_________(填序号)是细菌,它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p><p>(2)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_____生活,并将其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因此大多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者。</p><p>(3)A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组成,没有___________结构。</p><p>(4)图D、图_____和图_____都属于真菌,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_________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  B  细胞核  有机物  分解  遗传物质(或核酸)  细胞  C  E  真</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A是病毒;B是细菌的结构图;C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D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图E是蘑菇,多细胞真菌。</p><p>(1)根据图示可知:图B是细菌的结构图,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所以它属于原核生物;(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因此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A是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或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4)图C青霉、D酵母菌、E蘑菇,都属于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26a26fdb/SYS201808081134247336322483_ST/SYS201808081134247336322483_ST.001.png" width="462"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图示可知,动物运动需要消耗___________。</p><p>(2)图中的Ⅱ代表___________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p><p>(3)动物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_______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能量  呼吸  神经系统</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例如,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就是由ATP直接提供的。</p><p>(1)根据图示可知,动物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由ATP 直接提供的;(2)图中的Ⅱ代表呼吸作用,通过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分解,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3)动物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p><p>点睛掌握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解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26a26fdb/SYS201808081134248858918254_ST/SYS201808081134248858918254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属于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__________和种群的_________是十分重要的。</p><p>(2)②属于_________行为,③属于_________行为,④属于_________行为。</p><p>(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p><p>(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防御   生存  延续  觅食(或取食)  生殖(或繁殖)  迁徙(或节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①黄鼬放出臭气,是为了恐吓敌害,掩护自己逃跑,避免伤害,属于防御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是十分重要的;(2)②羚羊吃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觅食行为;③黄鹂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属于繁殖行为;④秋天雁南飞,是受季节影响形成的迁徙行为;(3)①黄鼬放出臭气、②羚羊吃草、③黄鹂筑巢、④秋天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26a26fdb/SYS201808081134250349466769_ST/SYS201808081134250349466769_ST.001.png" width="245"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属于________部分,属于________部分的________者。</p><p>(2)该生态系统中由于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p><p>(3)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含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如果土壤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用字母表示)。</p><p>(4)该生态系统中,和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关系,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    生物    分解    2    F→E→D    F    D    D    捕食    自我调节能力</p><p>【解析】试题分析:(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2)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据此解答。</p><p>(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图所示: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A属于非生物部分,B、C、D、E属于生物部分,F植物属于生产者,G属于生物部分的分解者;(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F→E→D;F→B→C→D,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F→E→D;(3)在该生态系统中,根据有机物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且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体内有机物和能量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F,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会越多,因此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D;(4)在该生态系统中,D捕食C,因此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