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6:46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三章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p><p>B. 生物圈是由水圈和土壤岩石圈的表面组成</p><p>C.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p><p>D. 温室效应能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正确;<br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br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一定生存空间,C正确;<br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危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p><p>A. 过度放牧    B. 乱砍滥伐森林    C. 网捕鸟类    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过度放牧、乱砍森林、网捕鸟类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陆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    B. 热带雨林&#xa0;    C. 草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居住的地区出现了沙尘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p><p>A. 你居住的地区土地沙漠化    B. 你居住的地区周围土地沙漠化</p><p>C. 你居住的地方经常刮风    D. 以上都有可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于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便急速退化成沙漠;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是( )</p><p>A. 苏铁    B. 贯众    C. 紫萁    D. 芒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地方指示植物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普遍指示植物。按指示对象可分为:①土壤指示植物。用植被来鉴别土壤性质的植物。如:芒箕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为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多种碱蓬是强盐渍化土壤的指示植物;葎草是富氮土壤的指示植物;那杜草是粘重土壤的指示植物。②气候指示植物。如椰子的开花是热带气候的标志。③矿物指示植物。如海洲香薷是铜矿脉的指示植物。④环境污染指示植物。如唐菖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出现淡黄色片状伤斑,则说明空气中存在氟化氢污染。⑤潜水指示植物。可指示潜水埋藏的深度、水质及矿化度。如:柳属是淡潜水的指示植物;骆驼刺为微咸潜水土壤的指示植物。此外,植物的某些特征,如花的颜色、生态类群、年轮、畸形变异、化学成分等也具有指示某种生态条件的意义。故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是芒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温室效应的形成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增加(     )</p><p>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臭氧</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形成酸雨,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但它们不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 )</p><p>A. 发展旅游业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增加木材产量    D. 发展畜牧业生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退耕还林还草,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水污染导致________&#xa0;,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叫做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富营养化  赤潮</p><p>【解析】富营养化是指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含氮、含磷的无机盐大量增多造成的。大量的生活污水(含氮、磷)和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海洋中的磷、氮等营养盐和铁、锰等微量元素及一些有机化合物迅速增加,这时就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使海水里藻类植物营养过盛疯狂的生长,出现赤潮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p><p>(实验材料:修正液  小白鼠6只  老鼠的食物——米饭  可关小白鼠的笼子)</p><p>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你觉得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吗  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或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人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 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①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②另一种可能是小白鼠均没有出现异常  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  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p><p>【解析】(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修正液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所使用的材料是小白鼠,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修正液会对动物(或小白鼠)有伤害吗?<br />(2)假设不能随便作出,应有一定的依据,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本探究可作出下列假设:修正液会对动物有伤害。<br />(3)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人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br />(4)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两种情况:①吃了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的食物的小白鼠正常;②另一种可能是小白鼠均没有出现异常。<br />(5)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出现第一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有伤害;如出现第二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没有伤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是pH值小于________的雨水.</p></div></div>
<div><p>【答案】5.6</p><p>【解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吸烟与健康”的实验步骤,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分析回答问题:</p><p>A.选取生长健壮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饲养在两个一样的巢穴中.</p><p>B.除了按正常方式进行饲养外,每天往甲组巢穴中通入8一10次烟草烟雾,同时往乙组巢穴中通入8一lO次同样多的空气.每次10分钟,观察记录两组小白鼠的生活情况.</p><p>C、30多天后,从两组小白鼠中各选一只进行解剖和观察,查看呼吸系统是否有不同.</p><p>D、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    </p><p>(1)在实验中,设计乙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p><p>(2)解剖甲、乙两组小白鼠的呼吸系统,发现它们的不同是________&#xa0;    </p><p>(3)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这个实验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形成对照  甲组呼吸系统变黑  吸烟有害健康  我们不要吸烟</p><p>【解析】(1)本实验是对照试验,变量是烟雾,设置乙组是为了形成对照。<br />(2)因为每天往甲巢内通入8-10次烟雾,小白鼠吸入烟雾以后,小白鼠的呼吸系统会变黑;乙组小白鼠的呼吸系统无明显变化。<br />(3)实验结论:由甲组小白鼠呼吸系统变黑可知,吸烟有害健康,所以我们不要吸烟。<br />&#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p><p>(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_____吸收进行.</p><p>(2)图中的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3)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p><p>A.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B.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 D.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p><p>(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两件事情?,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02015dfa/SYS201901041715547827691984_ST/SYS201901041715547827691984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2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细菌、真菌  消费者  C  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p><p>【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图中的C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过程。</p><p>(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br />(2)图中的C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再返回环境中被植物体利用,可见细菌、真菌等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而a和b两类动物则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作为消费者也促进了物质循环。<br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因此选项中“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符合符合低碳要求。<br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3/10/550751c2/SYS201902231007119202205379_ST/SYS201902231007119202205379_ST.001.png" width="281"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中装入的是     垃圾。</p><p>(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     ,装入乙中的是     、        。</p><p>(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p><p>(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p></div></div>
<div><p>【答案】(1)可回收 (2)剩饭菜、苹果皮;废报纸、易拉罐</p><p>(3)危险有害  (4)焚烧</p><p>【解析】(1)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p><p>(2)剩饭菜、苹果皮属于生活垃圾,不能回收利用,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甲垃圾箱中;废报纸、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应放入乙垃圾箱内。</p><p>(3)废电池内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属于危险有害垃圾。</p><p>(4)我国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等方法。</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七级下册生物第十三章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