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八年级下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花开花落 B. 北雁南飞 C. 孔雀“开屏” D. 潮涨潮落</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花开花落,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蜻蜓点水是蜻蜓产卵,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孔雀开屏是求偶,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潮涨潮落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p><p>B.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p><p>C. 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p><p>D.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A正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表明污点在物镜上。B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1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2号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5×10═150倍,故2号显微镜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C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镜头压碎标本,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一个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如右图所示,欲将此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da4635f1/SYS201712302358237735972214_ST/SYS201712302358237735972214_ST.001.png" width="78"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左上方 B. 左下方</p><p>C. 右上方 D. 右下方</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实际上物像在右下方,欲使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向它的相反方向移动装片方向,即向左上方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p><p>A. 细胞数目的增多</p><p>B. 细胞体积的增大</p><p>C. 细胞的营养状况</p><p>D.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理意义是( )</p><p>A. 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有机物</p><p>B. 降低叶片温度,增加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p><p>C. 促进呼吸作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p><p>D. 增强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对于植物体自身的意义:①降低叶的温度,减少阳光对叶的灼烧;②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吸收和运输;③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对自然界的作用:①提高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②降低了植物周围的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p><p>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p><p>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p><p>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p><p>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部分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砍伐600万棵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大树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p><p>C. 引起温室效应 D.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而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所以A、B、D正确。大树能够缓解温室效应,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人类起源于( )</p><p>A. 现代类人猿 B. 猕猴 C. 森林古猿 D. 长臂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p><p>C.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也有静脉血</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因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所流血液的成分是相同的,故A正确;由于心脏内瓣膜(房室瓣、动脉瓣)的作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故B错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供的动力就大;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C正确;心脏的左半部分即左心房、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心脏的右半部分即右心房、右心室内流静脉血,即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既有动脉血也有静脉血,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伤急需输大量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的血型为AB型,乙为B型,可以给丙输血的是( )</p><p>A. 甲</p><p>B. 乙</p><p>C. 甲、乙都可以</p><p>D. 甲、乙都不可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B型血型的血为原则,因此可以给丙输血的是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眼睛近视,是何种情况?( )</p><p>A.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B.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p><p>C.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D. 光线没有进入眼睛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的眼,称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眼睛近视,是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p><p>A. 触摸含羞草,它的叶片会下垂</p><p>B. 将食盐投放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它会避开</p><p>C.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就会突然跳起</p><p>D. 植物根系会向水分和养分多的方向生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草履虫、植物都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将食盐放在草履虫附近,它会避开食盐、触动含羞草,其叶片会合扰下垂、植物根系大多分布在养分充足的地方,都不属于反射,都是应激性;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就会突然跳起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p><p>A. 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 提高血糖浓度</p><p>C. 促进蛋白质合成 D.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若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问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状况应为( )</p><p>A. 湿润、光滑 B. 干燥、光滑 C. 湿润、粗糙 D. 干燥、粗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 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能正常生活的蚯蚓,其体表的状况是湿润和粗糙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鱼类的主要特征的是( )</p><p>A. 终生生活在水中 B. 用鳃呼吸</p><p>C. 身体里面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D. 用鳍游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而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保护作用,这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这不是鱼类的主要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p><p>A. 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p><p>B.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p><p>C. 肌肉内的血管受损</p><p>D. 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产生各种动作.右上肢瘫痪,是因为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所致.</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p><p>A. 鸟类迁徙 B. 青蛙冬眠 C. 消化道吸收养分 D. 鱼类洄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行为从获得过程上看又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为了生存,就要取食、御敌…;为了繁衍后代,就要生殖,这一切都是通过动物行为来完成的,如鸟类的迁徙、青蛙的冬眠、鱼类的回游,是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一种动物行为。消化道吸收营养是动物的生理过程,不属于动物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花生霉变、患流行性感冒、制作甜酒分别与下列哪种微生物作用有关( )</p><p>A. 霉菌、乳酸菌、酵母菌 B. 霉菌、病毒、酵母菌</p><p>C. 霉菌、病毒、醋酸菌 D. 病毒、酵母菌、霉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花生霉变是由于霉菌的大量繁殖,分解了花生中的有机物,使其发霉变质;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则包含的生物( )</p><p>A. 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多</p><p>B. 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少</p><p>C. 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p><p>D. 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p><p>A. 根的有无 B. 种子的有无</p><p>C. 果实的有无 D. 陆生或水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贯众、葫芦藓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苹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p><p>A. 物种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p><p>C. 蛋白质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 2015 年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 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p><p>C.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p><p>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及生物所生活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应该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花秋实”,在花的结构中可以形成果实的是( )</p><p>A. 花瓣 B. 子房 C. 花柄 D. 胚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花药(内有花粉)、花丝、花瓣(组成花冠)、萼片(组成花萼)、柱头、花柱、花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花托,花药和花丝合称雄蕊,柱头、花柱和子房合称雌蕊。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再经过受精过程,子房逐渐膨大,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下列对蝴蝶发育方式的分析错误的是( )</p><p>A. 完全变态 B. 不完全变态</p><p>C. 与蜻蜓发育过程不同 D. 受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蝴蝶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蜻蜓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家蚕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为完全变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形状中,哪些属于人的性状?( )</p><p>① 皮肤的颜色 </p><p>② 眼皮的单双 </p><p>③ 头发的长短</p><p>④ 耳垂的有无 </p><p>⑤ 衣服的大小</p><p>A. ①②④ B. ①③⑤</p><p>C. ②③④ D. 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①皮肤的颜色、②眼皮的单双、④耳垂的有无,这些属于形态特征.③头发的长短是头发的生长现象,不是性状;⑤衣服不是生物,因此⑤衣服的大小不是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的推测?( )</p><p>A. 由于地球上频繁出现 UFO,由此人们认为存在着外星人</p><p>B. 经过对化石的研究,人们认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p><p>C. 米勒的实验结果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合成出有机物</p><p>D. 经过对陨石的研究,人们认为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存在着形成生命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选项BCD均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而选项A只是凭空想像,没有确凿的证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患过麻疹的人一般终生不会患麻疹,其获得的这种免疫()</p><p>A. 是生来就有的 B. 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p><p>C. 是非特异性免疫 D. 是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 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患过麻疹的病人,在与此病的病毒斗争过程中,形成了抗体,能消灭麻疹病毒,使疾病逐渐痊愈。病愈后,抗体在人体内终生存 在,所以今后不再患病毒疹。此类免疫是后天具有的,只对麻疹病毒起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p>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李在某化工厂上班,最近他感觉小腿皮肤有瘙痒和烧灼感,并伴有水泡出现,工友 告诉他用“强的松”(药物)可以治疗,小李便迅速到附近的药店购买,药店工作人员告 诉他,强的松属于处方药,不能随便出售。你认为处方药是指( )</p><p>A. 禁销药品</p><p>B. 使人形成麻痹的麻醉药物</p><p>C. 需要医生的处方并在医生监控下使用的药物</p><p>D. 以上三者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据题干中的分析,该药属于处方药,需要医生的处方并在医生监控下使用的药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身体没病、强健有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p><p>B. 健康是连续性的,是一种动态状态,而且随时在变动</p><p>C. 健康是生活的必要条件</p><p>D. 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方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菜豆的一生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09186799170_ST/SYS201901211007109186799170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 1 表示菜豆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由图中的 (填写序号)组成,胚是由 发育而来的。</p><p>(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同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p><p>(3)图 2 中 A、B、C 分别表示菜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的不同生理过程。其中 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过程,如[]的强度大于[ ],菜豆植株就会表现出生长的现象。</p></div></div>
<div><p>【答案】 ①②③④ 受精卵 完整的、有活力 A、B、C C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p><p>【解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两片子叶组成的,营养植物储存在子叶里面。如图1中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2 中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p><p>(1)由图可知:菜豆种子的结构是由⑤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受精卵发育而成。<br />(2)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将来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要求发育完全、完好无损,胚是完整的、有活力,并且已经度过休眠期,且在种子的寿限之内。<br />(3)在A、B、C三个生理过程中,在白天都能进行的是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产生有机物。因此菜豆植株之所以能够不断长大,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才得以不断的积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ST/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ST.001.png" width="366" height="2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种原料是。</p><p>(2)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是。</p><p>(3)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实验。</p><p>(4)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对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DA/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通过利用“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性质来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p><p>(1)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br />(2)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特性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检测二氧化碳是否存在。<br />(3)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对照实验是玻璃瓶以外的叶片。<br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DA/SYS201901211007111077174990_DA.002.png" width="52"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 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3009880626_ST/SYS201901211007113009880626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曲线丙表示的消化。</p><p>(2)图中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p><p>(3)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p><p>(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 A、B 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2 毫升淀粉糊,再 分别加入唾液(含淀粉酶)和清水各 2 毫升,放在 37℃的水中约 10 分钟,然后滴加碘液,B 试管中变蓝,A 试管中不变蓝。比较 A、B 两支试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p></div></div>
<div><p>【答案】 脂肪 小肠 口腔 胰岛素 淀粉酶能消化淀粉(淀粉的消化需要淀粉酶的参与)</p><p>【解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p><p>(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是淀粉,乙代表蛋白质,丙代表脂肪。<br />(2)乙代表蛋白质,最终消化在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r />(3)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血糖会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br />(4)该同学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比较A、B两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们身体里有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图为人体内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6352707932_ST/SYS201901211007116352707932_ST.001.png" width="230"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甲所示的血管是,图中乙所示的是。</p><p>(2)血管中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 </p><p>(3)若图中的“动脉”为肾动脉,则流入乙血管的血液中会大量减少。</p><p>(4)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可以通过注射 进行治疗。</p><p>(5)在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中,与甲管管壁结构特点相同的结构有。(举一例即可)</p></div></div>
<div><p>【答案】 毛细血管 肾静脉 心脏 尿素和氧气 胰岛素 肺泡、小肠绒毛、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p><p>【解析】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1)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由图示可知,甲代表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乙代表静脉。<br />(2)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br />(3)有上图可知:乙为肾静脉,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p><p>(4)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在尿中出现葡萄糖,即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br />(5)甲管为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是:血管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甲管管壁结构特点相同的结构有肺泡、小肠绒毛、肾小球、肾小管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第一届全国青运会于 2015 年 10 月 18 日在福州举行,本届青运会的志愿者标 志形似翱翔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象征青年参与青运盛会、放飞青春梦想。</p><p>(1)中华凤头燕鸥常迁徙至福州越冬,它靠发达的肌牵引飞行。</p><p>(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统从所摄 取的大量食物中吸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 辅助肺呼吸以获取更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以 获得足够的能量。</p><p>(3)中华凤头燕鸥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濒危物种,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是。</p></div></div>
<div><p>【答案】 胸 消化 气囊 肺 线粒体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解析】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飞行,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p><p>(1)中华凤头燕鸥靠发达的胸肌牵引双翼飞行。<br />(2)中华凤头燕鸥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一方面要依靠消化系统从所摄取的大量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气囊辅助肺呼吸,以获得更充足的氧;另一方面,它的循环系统与人相似,可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细胞,并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得足够的能量。<br />(3)目前鸟类的生存因栖息地的破坏而不断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或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追踪了一个家族四代人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生情况(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 A、a 控制)。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19535240722_ST/SYS201901211007119535240722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Ⅰ3 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 </p><p>(2)写出Ⅲ12 可能的基因型:</p><p>(3)根据《婚姻法》规定,Ⅲ11 和Ⅲ13 不能结婚,原因是, 若他们结婚,生育的孩子患遗传病的概率为。</p><p>(4)若Ⅳ15 与一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 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种遗传病。她可以采取下 列哪种措施?(_______)</p><p>A. 染色体数目检测 B. 性别检测C. 基因检测 D. 无需进行检测</p><p>原因是</p></div></div>
<div><p>【答案】 A a Aa 两者都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25% C 患病男性的基因组成是 aa,Ⅳ15 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A 或 Aa,他们的孩子存在患病的可能,因此,必须进行胎儿基因检测</p><p>【解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如图3和4都是正常的,婚配的后代出现了不正常的6,根据: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控制有遗传病和无遗传病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图:Ⅰ3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为A或a。<br />(2)如图3和4婚配的后代7是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与之婚配的8不正常,基因型是aa,则7和8婚配产生的13是正常的,则其基因是Aa。<br />(3)Ⅲ11和Ⅲ13是近亲,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如上图分析可知,二者婚配产生不正常后代的机会是25%。<br />(4)患病男性的基因组成是aa,Ⅳ15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他们的孩子存在患病的可能,因此必须进行基因检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A. 下图 a 是对一块种植马铃薯的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据图回答:</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1/10/e37a1f5e/SYS201901211007121467193617_ST/SYS201901211007121467193617_ST.001.png" width="510"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 a 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 1 至 3 年效果较,后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杀虫效果越来越 </p><p>(2)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越来越多,你认为害虫的抗药性的 产生是在使用杀虫剂之(选填“前”、“中”或“后”)。</p><p>B. 图 b 是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根据上面 b 图,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点)</p></div></div>
<div><p>【答案】 好 差 前 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关;吸非过滤嘴的烟更容易导致肺癌等</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A(1)(2)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对该种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即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实验证明,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p><p>B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成正比例的关系,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②吸非过滤嘴的烟比过滤嘴的烟引起肺癌发病率要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