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5:47

广西南宁市第十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有红、紫、绿、蓝、黄等颜色的小纸片100张,放在一块黄布上,经过“捕食者”几代捕食后,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  )</p><p>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实验中,黄色纸片与背景颜色一致,在模拟的取食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红、紫、绿、蓝等纸片首先被取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黄色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黄色。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台湾省某峡谷中有一种浅灰色蝴蝶,数量很多,是当地的一大景观。但自从当地发现了一座煤矿后,人们发现浅灰色的蝴蝶几乎看不见了,而更多的是深黑色的蝴蝶,可能的原因是(  )</p><p>A. 浅灰色的蝴蝶变成了深黑色的蝴蝶</p><p>B. 当地的采煤活动使蝴蝶的生活环境变黑了,从而使灰色的蝴蝶不适应环境,深黑色的蝴蝶却成了适应环境的品种而得到生存和繁殖</p><p>C. 浅灰色的蝴蝶被深黑色的蝴蝶吃了</p><p>D. 浅灰色的蝴蝶被人采集光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蝴蝶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有浅灰色蝴蝶和深黑色的蝴蝶。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深黑色的蝴蝶)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浅灰色的蝴蝶)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某峡谷有一种浅灰色蝴蝶,数量很多,是当地的一大景观。但在当地开采了一座煤矿后,人们发现浅灰色的蝴蝶几乎看不到了,而更多的是深黑色的蝴蝶,其变化的原因是当地的采煤活动使蝴蝶的生活环境变黑了,从而使灰色的蝴蝶不适应环境,深黑色的蝴蝶却成了适应环境的品种而得到生存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两种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B.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相互选择</p><p>C.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定向的</p><p>D. 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2/10/9bec2ac4/SYS201810221006155671371769_ST/SYS201810221006155671371769_ST.001.png" width="481"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haracter;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灰白色的环境里,褐色的蛾类容易被敌害发现,故存活率低,反之灰白色的蛾类,不易被敌害发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850前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以后,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p><p>A. 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色    B. 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p><p>C. 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    D. 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颜色。</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不是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p><p>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这种行为对它来说(   )</p><p>A.属于防御行为     B.有利于逃避敌害</p><p>C.有利于捕食     D.前三项都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属于防御行为;变色龙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当有敌害追击时变色龙能较快的隐藏起来,属于有利于逃避敌害;变色龙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捕到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  )</p><p>A. 自然界的偶然巧合    B. 进化方向相同</p><p>C. 有共同的祖先    D. 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鱼用鳃呼吸,鲸鱼用肺呼吸。都生活在水中,都是适应环境的。但是生活环境相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鱼和鲸都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因此都有相似的外部形态。所以,鱼和鲸是两种不同类群的生物,但两者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p><p>A. 雄鹿中早就存在鹿角差异性变异</p><p>B. 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p><p>C. 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p><p>D. 鹿角的变异不一定能遗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br />公鹿的鹿角由于经常在争夺配偶中作为武器,这样鹿角发达的公鹿一般都能找到配偶,其性状经过逐代积累,而形成现在鹿角发达的公鹿类型。而鹿角不发达的公鹿由于得不到配偶,其性状得不到传递,而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p><p>A. 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p><p>B. 繁衍后代的需要</p><p>C. 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p><p>D. 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某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的变异,则它可能会(  )</p><p>A. 进化为另一新的物种    B. 逐渐因不适应环境而绝灭</p><p>C. 退化为更低等的种类    D. 随环境变化产生新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如果某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的变异,它可能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导致绝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间存在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p><p>A. 生物的本能</p><p>B. 生物的强弱</p><p>C. 生物生存条件有限</p><p>D. 适者生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进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多种生物有强大的繁殖能力</p><p>B. 生存斗争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p><p>C.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D. 适者生存是通过遗传和变异来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A正确;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所以生存斗争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B正确;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 春小麦连年冬种就可以变成冬小麦</p><p>B. 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食蚁兽的舌变得很长</p><p>C.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进行着相互选择</p><p>D. 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春小麦冬种能活下来的并开花结果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异,是符合人们需要的,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不是环境影响的结果,A错误;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可以使舌变长,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因此食蚁兽的长舌不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食蚁兽长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有利于取食,B错误;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C正确;长期不用眼而失去视觉,是环境改变引起的,是对黑暗环境的一种适应。不是长期不用眼而失去视觉。因此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盲视的形成是对环境是一种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体色与周围植物叶片的颜色非常相似,出现这种现象是________的结果(  )</p><p>A. 自然选择    B. 人工选择    C. 自然变异    D. 生存斗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p><p>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达尔文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是生物进化的外因。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杀虫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害虫在农药的诱导下产生了抗药性变。 &#xa0;&#xa0;(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杀虫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只要通过变异就可以不断进化。(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生物的繁衍并不是在简单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产生有别于亲代的新生命,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p><p>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才能成为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 生物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会出现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存竞争。                             (     )</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59年, __所著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达尔文  森林古猿</p><p>【解析】达尔文,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正确的阐明了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即生物进化论,知道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生物间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的内容。<br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学说</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p><p>【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达尔文</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p><p>故答案为:达尔文</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例如,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p><p>【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例如,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6/10/c15aca05/SYS201901261006522603533437_ST/SYS201901261006522603533437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 。 </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颈短的变异是_。 </p><p>(3)图③说明_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___的个体被淘汰掉。 </p><p>(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 ___改变而引起的。 </p><p>(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__。</p></div></div>
<div><p>【答案】  长短的差异  颈长的  不利的变异  颈长的  颈短的  自然环境  生存斗争</p><p>【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长短的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p><p>(2)、(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颈短的变异是不利的变异,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p><p>(4)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是适者生存.</p><p>(5)达尔文把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p>故答案为:</p><p>(1)长短的差异  (2)颈长的  不利的变异  (3)颈长的  颈短的  (4)自然环境   (5)生存斗争“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p><p>(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p><p>(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p><p>(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1)个体差异;  不定向 ; (2) 选择; 定向 ;(3) 生存竞争;</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害虫种群中存在着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p><p>(2)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这些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可遗传的变异;这样控制抗药能力强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说明杀虫剂对害虫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p><p>(3)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害虫的有些变异具有抗药性,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p><p>故答案为:(1)个体差异;不定向;(2)选择;定向;(3)生存斗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8/10/f1e241e5/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ST/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3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图中①和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8/10/f1e241e5/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ST/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ST.002.png" width="13"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 </p><p>(2)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p><p>(3)图中和都能产生_________,并且由该结构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p><p>(4)图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p><p>(5)生物进化的各种说法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的自然选择学说。</p></div></div>
<div><p>【答案】  组织、器官、系统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8/10/f1e241e5/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DA/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DA.001.png" width="129" height="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种子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8/10/f1e241e5/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DA/SYS201809181006593356731867_DA.002.png" width="116" height="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达尔文</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p><p>(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①是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⑪是鸟类,其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两者相比,①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组织、器官、系统;(2)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柱,图中脊椎动物有:8、9、10、11、12、13;(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4)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植物的类群包括:14藻类植物、15苔藓植物、16蕨类植物、17裸子植物、18被子植物;(5)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达尔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p><p>(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p><p>(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p><p>(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p><p>(4)现存的猎 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  基础(材料)  (2)生存  淘汰  (3)选择  (4)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分析:(1)达尔文认为,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特征,生物有了这个特征,物种才能稳定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每一代都存在变异,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 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例如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中存在着跑得快与跑得慢的变异,这些变异是能够遗传的,并且是随机产生的。</p><p>(2)(3)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下去,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淘汰,这是食物 和环境对猎豹的奔跑速度的定向选择的结果,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选择作用。</p><p>(4)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进化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南宁市第十中学春季人教版八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