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原始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由火山喷发形成 B. 由水蒸汽、氨、甲烷等组成</p><p>C. 不含氧 D. 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不含有</p><p>A. 游离氧 B. 氨 C. 甲烷 D. 水蒸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的生命起源于</p><p>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海洋 </p><p>C.原始的河流        D.原始的高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形成原始生命的“摇篮”是</p><p>A. 原始陆地 B. 原始海洋 C. 原始大气 D.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生命最早可能发生在(   )</p><p>A. 原始土壤中 B. 原始大气中 C. 原始海洋中 D. 原始陆地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p><p>A. 化石是指古代的生物</p><p>B.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p><p>C. 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出现低等生物化石</p><p>D. 与鱼类化石相比,哺乳类化石出现的地层更接近地表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A错误;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B错误;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高等动物的化石多,但是也有低等生物的化石,C错误;与鱼类化石相比,哺乳类化石出现的地层更接近地表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p><p>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p><p>B.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p><p>C.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p><p>D.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br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错误;<br />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的祖先,C错误;<br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B.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蒸气、氢气、氨气等</p><p>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p><p>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B错误;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C正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而且是唯一证据。 ( )</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但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因此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等生物的化石在新近形成的地层和古老的地层里都存在。(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是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兽齿类动物的化石证明哺乳类是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学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 自然选择 生物化石</p><p>【解析】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的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表明,地球上的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结构上由简单到复杂、进化水平上从低等到高等、生活环境上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水生;陆生;简单;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科学推测。科学推测需要________________、严密的逻辑和__________________。在米勒实验的装置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模拟原始的地球环境,并最终获得了有机物。其中_____________模拟原始海洋,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________,冷凝器的作用模拟______________。米勒实验的成功有力地支持了_______________学说。</p></div></div>
<div><p>【答案】 确凿的证据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沸水 闪电 降雨 化学起源</p><p>【解析】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由于_________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__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_。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营养方式 叶绿体 藻类植物 叶绿体 单细胞动物 植物 动物</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生命产生之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开始进化,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不能自养)的原始动物。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的动物,它们的结构简单,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物进化系统树,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d35742ca/SYS201712302251337364767456_ST/SYS201712302251337364767456_ST.001.png" width="413" height="4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最古老、最原始、结构简单的动物类群是 .</p><p>(2)中生代是 兴旺发达的时代.</p><p>(3)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 .</p><p>(4)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类群是 .</p><p>(5)⑤是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p><p>(6)由此图可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 ;由 ;由 .</p><p> </p></div></div>
<div><p>【答案】(1)①</p><p>(2)⑨</p><p>(3)⑧</p><p>(4)④</p><p>(5)节肢动物</p><p>(6)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从动物进化系统树和生物进化系统树看出:</p><p>(1)最古老、最原始、结构简单的动物类群是①单细胞动物.</p><p>(2)中生代又称爬行动物时代,因此中生代是⑨爬行动物兴旺发达的时代.</p><p>(3)哺乳动物位于进化树的顶端,因此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⑧哺乳动物.</p><p>(4)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因此身体柔软、体外有硬壳保护的类群是④软体动物.</p><p>(5)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⑤是动物类群中的节肢动物.</p><p>(6)由此图可看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p><p>由故答案为:(1)①</p><p>(2)⑨</p><p>(3)⑧</p><p>(4)④</p><p>(5)节肢动物</p><p>(6)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树状的图表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下图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a3edcd84/SYS201901281006576038413952_ST/SYS201901281006576038413952_ST.001.jpeg" width="169"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两种器官:            。</p><p>(2)由图中可以看出,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现在的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 的结果。</p><p>(3)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所谓的“皮”实际是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p><p>(4)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              行为。</p></div></div>
<div><p>【答案】(1)鳃和鳍 (2)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3)外骨骼 (4)先天性</p><p>【解析】</p><p>试题分析:(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的身体结构与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2)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3)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同时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的功能;(4)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p><p>在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中,科学家往往根据一些已有的证据提出某种假说,然后搜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假说。找到的证据有的支持假说,有的却不支持假说。有关恐龙绝灭之谜就是这样的。 </p><p>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 </p><p>假说A:有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了地球,引起了海啸和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绝灭。 </p><p>假说B:有的科学家根据另一些证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p><p>以下所列的一些证据,有的可能支持假说A,有的可能支持假说B。 </p><p>①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p><p>②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 </p><p>③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p><p>④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p><p>⑤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p><p>⑥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p><p>⑦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 </p><p>(1)支持假说和支持假说B的证据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对各证据对假说支持的力度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①②③ B:④⑤⑥⑦ ①对A的支持力度最大,⑤对B的支持力度最大</p><p>【解析】(1)支持假说A的证据是:①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br />②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br />③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br />支持假说B的证据是:④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br />⑤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br />⑥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br />⑦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br />(2)在自然条件下,任何一个物种的出现或消失,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恐龙如果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则其消亡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②、③所说的现象,所以支持假说B的证据更有说服力。其中①对A的支持力度最大,⑤对B的支持力度最大。</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