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p><p>A. 始祖鸟 B. 古代鱼类 C. 古代两栖类 D. 古代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原始的单细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p><p>B.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p><p>C. 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p><p>D. 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这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藻类植物,A正确;<br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正确;<br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C正确;<br />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 )</p><p>A. 由低等到高等 B. 由水生到陆生 C.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D. 由简单到复杂</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因此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水生到陆生,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形成了现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它们都是高等生物 B. 其中存在着低等生物</p><p>C. 它们都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D. 它们还将继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高等到低等;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重要方法是( )</p><p>A. 模拟实验法 B. 比较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比较法等,比较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比较法对生物进化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方法,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始祖鸟化石证明下列哪两类生物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p><p>A. 鱼类和两栖类 B. 爬行类和鸟类 C. 两栖类和爬行类 D. 鸟类和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由低等到高等 B. 由简单到复杂</p><p>C. 由水生到陆生 D. 由大型到小型</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由大型到小型不是进化的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p><p>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p><p>B.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p><p>C.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p><p>D.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br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错误;<br />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的祖先,C错误;<br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古生物学上关于各个地质年代马的化石研究证实了( )</p><p>A. 始祖马是一种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p><p>B. 生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进化顺序</p><p>C. 哺乳类和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p><p>D. 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的分布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年轻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这说明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古生物学上关于各个地质年代马的化石的研究证实了马这个物种有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进化历程,表明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为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0/10/e9773531/SYS201901301008226478416132_ST/SYS201901301008226478416132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原始生命形成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具有 __的A。 </p><p>(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和C __,但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部分C进化成原始的 __,包括D和E 。D和E的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p><p>(3)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 __。</p></div></div>
<div><p>【答案】 叶绿体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p><p>(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原始藻类植物。<br />(2)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br />(3)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的进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请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0/10/e9773531/SYS201901301008227469318951_ST/SYS201901301008227469318951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小熊猫与熊中,大熊猫与 ___的亲缘关系最近。 </p><p>(2)在小熊猫与大熊猫中,浣熊与 ___的亲缘关系最远。 </p><p>(3)上图说明了四种生物 ___。</p></div></div>
<div><p>【答案】 熊 大熊猫 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他们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p><p>【解析】(1)(2)分析题中的进化树可知,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可见浣熊和大熊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r />(3)通过分析进化树可知,四种生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他们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起源问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在米勒的经典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他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得出的结论是 。</p></div></div>
<div><p>【答案】模拟闪电,</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吗?</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p><p>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将原始大气合成了多种氨基酸。</p><p>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有机物(或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p><p>生化学反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7/10/a382b29c/SYS201809171008261606732551_DA/SYS201809171008261606732551_DA.001.png" width="232"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向A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没有的氧气,B实验装置的名称是冷凝器,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科学推测。科学推测需要________________、严密的逻辑和__________________。在米勒实验的装置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模拟原始的地球环境,并最终获得了有机物。其中_____________模拟原始海洋,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________,冷凝器的作用模拟______________。米勒实验的成功有力地支持了_______________学说。</p></div></div>
<div><p>【答案】 确凿的证据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沸水 闪电 降雨 化学起源</p><p>【解析】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由于_________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__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_________的原始_________。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营养方式 叶绿体 藻类植物 叶绿体 单细胞动物 植物 动物</p><p>【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生命产生之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开始进化,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不能自养)的原始动物。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的动物,它们的结构简单,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进化遵循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从_______到_________的发展规律。生物的多样性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中生活 陆地生活 生物进化</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 ( )动物,身体有两层细胞结构的是( )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动物;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 )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 )类。</p></div></div>
<div><p>【答案】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哺乳</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从生物进化树可见,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身体有两层细胞结构的是腔肠动物身体只有一个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哺乳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进化历程可以概括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p></div></div>
<div><p>【答案】 水生到陆生 自然选择</p><p>【解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四肢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退化(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在马的进化过程中,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四肢越来越长,足趾个数逐渐减少4→3→1、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发现高等生物的化石。 (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也有可能发现低等生物的化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均起源于爬行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