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7:54:25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八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p><p>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p><p>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受精卵为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说明高等动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p><p>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p><p>C. 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p><p>D.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选项中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因此亲缘关系最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p><p>A. 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p><p>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受精卵为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一个细胞,该细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说明高等动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证明有许多生物种类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p><p>A. 缺乏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变异    B. 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非常剧烈</p><p>C. 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 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亡了,原因是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p><p>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br />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生物的进化是…(  )</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水生到陆生    D. 从无到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p><p>A.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p><p>C.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p><p>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最高等的动物类群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      (    )</p><p>A. 原始生命    B. 标本    C. 活化石    D. 化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曾挖掘出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解冻后,它的皮肤和肌肉还具有弹性。这种猛犸象在生物进化的研究中,应称为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p><p>A. 运动方式不同</p><p>B. 细胞结构不同</p><p>C. 营养方式不同</p><p>D. 由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诞生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营自养生活的生物进化成为植物,一部分营异养生活的生物进化成为动物,A.B.D错误,C正确,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遗体  遗物</p><p>【解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遗物或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外界的矿物质进入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的缝隙中,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他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哪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为化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p><p>&#xa0;</p></div></div>
<div><p>【答案】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故答案为: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_________,确定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p></div></div>
<div><p>【答案】  标准  对照  相同  不同</p><p>【解析】比较是生物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        ,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        ,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p></div></div>
<div><p>【答案】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p>故答案为:两栖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庭养的家畜和家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如野鸟变为家禽、金鱼的品种不同等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xa0;(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故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是被埋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1/10/690f1a0b/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ST/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 </p><p>(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p><p>(2)请写出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 </p><p>(3)在食物链“玉米→老鼠→蛇”中,若蛇的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______克玉米。 </p><p>(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5)该农田由于长时间大量施用农药而导致玉米螟的抗药性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结果;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植物能够产生一种杀死玉米螟的物质,并且分离出了控制该物质合成的基因(G),请你设计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方案。 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5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1/10/690f1a0b/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DA/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1250  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将基因C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玉米体内,使玉米含有抗虫基因,表现出抗虫性状</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还必须到的这条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图中的食物链有:玉米→老鼠→蛇;玉米→玉米螟→青蛙→蛇;玉米→蝗虫→青蛙→蛇;杂草→蝗虫→青蛙→蛇;杂草→老鼠→蛇共5条食物链。<br />(2)太阳能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过程其实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1/10/690f1a0b/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DA/SYS201901311005462696840365_DA.002.png" width="49"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br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输入的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蛇体重增加50克,则至少消耗50÷20%÷20%=1250(克)。<br />(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有大有小,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br />(5)在玉米螟的群体中,存在着抗药性强的个体,由于长期药物的选择使抗药性个体越来越多。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基因G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玉米体内,使玉米含有抗虫基因,表现出抗虫性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2d41499/SYS201712310053356138630052_ST/SYS201712310053356138630052_ST.001.png" width="259"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___)岩层中。</p><p>(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C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解析】(1)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C层中,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A层中。</p><p>(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八级人教版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测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