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十三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科学家对马的足进化历程的研究中,你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7/10/e2e87a00/SYS201807071005010020346938_ST/SYS201807071005010020346938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p><p>B.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p><p>C.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p><p>D.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外形、功能不同,但来源相同、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证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同源器官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根据化石材料所了解的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整个发展过程.经过学者们的多年研究,马的进化过程大致如下: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从图中可以从得出: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足趾个数逐渐减少4→3→1、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遗传物质DNA是分子水平的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现在已经没有马的祖先的细胞,所以不能直接观察到了,因此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遗传物质基本相同。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 )</p><p>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线性动物 D. 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p><p>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因此选项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线形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那么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b8cdb7c/SYS201712310138422220251726_ST/SYS201712310138422220251726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最高等、最复杂 B.最低等、最复杂</p><p>C.最低等、最简单 D.最高等、最简单</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其中甲是最新形成的地层,说明甲是最高等、最复杂的生物,而丙是最底层的,化石是最早形成的,因此生物是最低等、最简单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进化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 )</p><p>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br />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br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p><p>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更强,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因此,在植物界中,苔藓植物是植物进化中从水生到陆生的一种过渡类群。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越简单</p><p>B. 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由陆地生活进化到水中生活</p><p>C. 位于生物进化树顶端的动物是人类</p><p>D. 植物的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A正确;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B错误;哺乳动物位于进化树最顶端,是最高等的动物,C正确;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p><p>①鱼类    ②爬行类    ③哺乳类    ④两栖类     ⑤鸟类</p><p>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④②⑤③ C. ①④③②⑤ D. ④①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又知道现代的动物都是有原始的动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因此动物在地球上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排序是:①鱼类、④两栖类、②爬行类、⑤鸟类和③哺乳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 )</p><p>A. 地层 B. 化石</p><p>C. 火山 D. 喷发岩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p><p>A.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p><p>B.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哺乳类→鸟类</p><p>C. 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 哺乳类</p><p>D.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如图生物进化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7/10/992a3a08/SYS201902271004266575602990_DA/SYS201902271004266575602990_DA.001.png" width="328" height="3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D的表示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级到高级</p><p>C. 个体由小到大 D. 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p><p>A. 鱼的鳍和鲸的鳍 B. 蝙蝠的翼手和马的前肢</p><p>C. 葡萄的卷须和豌豆的卷须 D. 人的手和黑猩猩的前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上都相同,但在外形和功能上有差别;同功器官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于基本结构均不同。</p><p>鱼的鳍和鲸的鳍属于同功器官,A错误;</p><p>蝙蝠的翼和马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B正确;</p><p>葡萄的卷须和豌豆的卷须属于同功器官,C错误;</p><p>人的手和黑猩猩的前肢属于同功器官,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高等</p><p>B. 化石是由生物的遗体或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p><p>C.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 </p><p>D. 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低等 </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 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 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新近形成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p><p>①鱼类 ②无脊椎动物 ③两栖类 ④鸟类 ⑤爬行类 ⑥哺乳类</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②③①⑤④⑥ D. ④⑥②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 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动物 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②无脊椎动物、①鱼类、③两栖类、⑤爬行类、④鸟类和⑥哺乳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_____到_____、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低等;高等;</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分析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青霉素的发明与使用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新篇章。当今,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p><p>材料二: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这一渠道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就医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都会引起感染。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对于乙肝传播有着非常明确的说法——乙肝病毒并不通过以下渠道传播: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礼仪性接吻,握手,咳嗽,同一教室上课,或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类似行为。</p><p>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养狗,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全国狂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p><p>(1)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________学说解释。</p><p>(2)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________功能的体现。</p><p>(3)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应先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________</p><p>(4)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属于________。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措施是在被动物咬伤前或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____,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消除。</p></div></div>
<div><p>【答案】 自然选择 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 抗体</p><p>【解析】(1))细菌,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属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耐药的变异),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r />(2)当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是会出现过敏反应。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即防御感染功能过强所致。因此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的体现。<br />(3)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4)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狂犬病病毒属于病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属于传染源;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措施是在被动物咬伤前或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的“生物进化树”,回答下面的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95f188ce/SYS201712310119016590255151_ST/SYS201712310119016590255151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生物是: A__;B___;C__;D_____。</p><p>(2)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相比较,________更适于陆地生活, 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p><p>(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_____________。</p><p>(4)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______,由 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哺乳类 两栖类 裸子植物 苔藓植物 节肢动物 被子植物 亲缘关系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简单到复杂</p><p>【解析】(1)、与题中的图比较可知,A是哺乳类,B是两栖类,C是裸子植物,D是苔藓植物。<br />(2)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相比较,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用气管呼吸,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内受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因此节肢动物更适于陆地生活,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p><p>(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br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示意图,看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7/10/992a3a08/SYS201902271004275323712924_ST/SYS201902271004275323712924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1是________类动物,3是________类动物 </p><p>(2)图中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背部有________ </p><p>(3)动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哺乳 爬行 脊柱 化石</p><p>【解析】(1)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因此图中:1属于哺乳动物,2为两栖动物,3为爬行动物。<br />(2)图中的动物类群都是脊椎动物,共同特点是背部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r />(3)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