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25:07

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章节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成人和儿童进行心肺复苏的部分要点,叙述错误的是:(  )</p><p>A.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1/3处    B. 按压手法:1﹣8岁儿童用单手掌根</p><p>C. 按压的速度:每分钟至少100次    D. 按压与吹气的比例:100:1</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1/3处,A正确;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对1-8岁儿童用单手掌根,B正确;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深度:成年人至少5厘米,C正确。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呼吸是30:2,反复进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143千焦,1145千焦,1147千焦,则该花生种子中含有的能量为(  )</p><p>A. 1143千焦    B. 1145千焦    C. 1147千焦    D. 1146千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实验中,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表明有测量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应该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即(1143千焦+1145千焦+1147千焦)÷3═1145千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5/10/931919b6/SYS201809151041004199392017_ST/SYS201809151041004199392017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肺动脉中血液含氧丰富</p><p>B. 肺静脉中血液含氧丰富</p><p>C. 肺动脉中血液血糖较高</p><p>D. 肺静脉中血液血糖较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肺动脉中血液(静脉血)含氧较少,而不是丰富,A错误;肺静脉中血液(动脉血)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较少,B正确;血液流经肺部时,主要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基本不变,因此肺动脉中血液血糖正常,而不是较高,C错误;血液流经肺部时,主要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基本不变,因此肺静脉中血液血糖正常,而不是较低,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内的共同通道是( )</p><p>A. 气管    B. 喉    C. 咽    D. 食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既是空气又是食物的通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肋间肌、肋骨和膈肌的活动以及胸廓的容积(  )</p><p>A. 舒张  下降  舒张  扩大    B. 收缩  上升  收缩  缩小</p><p>C. 舒张  下降  收缩  扩大    D. 舒张  下降  舒张  缩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平和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成年人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p><p>A. 有人溺水,已经拨打了“120”,坐着等</p><p>B. 有人外伤出血,已经拨打了“120”,坐着等</p><p>C. 有人溺水,发现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先做人工呼吸</p><p>D. 有人溺水,发现心跳、呼吸都停止了,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发现有人溺水,先拨打“120”,然后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再用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急救。</p><p>B、有人外伤出血,先拨打“120”,然后根据破裂的血管类型进行近心端或是远心端止血。</p><p>C、D、在进行口对口吹气时首先要清除口鼻内异物,并控水,以保证其呼吸道的畅通;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具体的办法是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下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内的共同通道是( )</p><p>A. 气管    B. 喉    C. 咽    D. 食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既是空气又是食物的通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p><p>A. 食物    B. 光能    C. 肌肉    D. ATP</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ATP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远离腺嘌呤的高能磷酸键断裂,ATP水解成ADP和游离磷酸团,并释放出能量,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因此动物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从人类健康角度分析,下列有关吸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吸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B. 吸烟会诱发肺癌</p><p>C. 香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D. 吸烟是时尚的表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所以吸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A正确;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恶英等致癌物的焦油,所以吸烟会诱发肺癌,B正确;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含苯并芘、二恶英等致癌物的焦油,一氧化碳有毒,C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不文明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p><p>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要通过两层细胞。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fba00d4a/SYS201901041712509120732802_DA/SYS201901041712509120732802_DA.001.png" width="242"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溺水事件,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而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p><p>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p><p>A. ①③④②</p><p>B. ①②③④</p><p>C. ②①④③</p><p>D. ②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①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④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③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膈肌收缩时(&#xa0;&#xa0;&#xa0; )</p><p>A. 膈顶部上升    B. 胸廓容积增大    C.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 气体排出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所以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膈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某同学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p><p>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三种比存在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老爷爷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某同学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如初,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因此,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p><p>A.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p><p>B. 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p><p>C. 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p><p>D. 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拨打120求救,并在确保伤病员和救护者安全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心肺复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A错误;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B错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当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            ;泌尿系统由和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p></div></div>
<div><p>【答案】消化腺;肺;周围神经系统;肾脏.</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p><p>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p><p>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人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282504150285_ST/SYS201904081031282504150285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xa0;</p><p>(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__&#xa0;.</p><p>(3)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是:AB段,肋间肌________  , 膈肌________&#xa0;;BC段,肋间肌________&#xa0;,膈肌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吸  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  缩小  收缩  收缩  舒张  舒张</p><p>【解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p><p>(1)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p><p>(2)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br />(3)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因此在曲线AB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是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移。因此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的是人体中几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的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F表示其中的一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并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283966598798_ST/SYS201904081031283966598798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    </p><p>(2)物质a通过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血液中a的含量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p><p>(3)下列描述最为准确的是______            </p><p>A.&#xa0;图中b表示吸入肺泡的空气,c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p><p>B.&#xa0;经过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p><p>C.&#xa0;正常情况下,图中d物质含有大量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p><p>D.&#xa0;正常情况下,图中d、e两种物质都不含红细胞</p><p>(4)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口腔  葡萄糖  小肠  胰岛素  D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解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表示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和排泄等生理过程,其中,a、b、c、d、e分别代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原尿、尿液;F表示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1)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口腔,因为口腔内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即物质a是葡萄糖。<br />(2)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葡萄糖通过小肠里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调节糖的代谢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br />(3)一般情况下,图中b表示吸入肺泡的氧气,c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A错误;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前者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后者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B错误;d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原尿,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蛋白质,C错误;d是原尿、e是尿液,在肾小球不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原尿和尿液中都不会有血细胞,D正确。<br />(4)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F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286137968827_ST/SYS201904081031286137968827_ST.001.png" width="385"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xa0;,________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xa0;。</p><p>(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xa0;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________&#xa0;。</p><p>(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xa0;,血液从毛细血管的端流到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xa0;含量增加。</p><p>(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人肺泡时,图(一)中________&#xa0;应处于________&#xa0;状态。</p></div></div>
<div><p>【答案】  1肺   2呼吸道  清洁  一  进行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氧(或者氧气)  膈肌  收缩</p><p>【解析】(1)如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1肺和2呼吸道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br />(2)图二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r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端流到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r />(4)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所以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人肺泡时,图(一)中膈肌应处于收缩状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外出血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_,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毛细血管出血  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慢慢渗出  动脉出血  血液喷涌而出</p><p>【解析】人体的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毛细血管分布浅,因此最常见的外出血是毛细血管出血,特征是血液慢慢渗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外伤出血时血液喷涌而出。因此最严重的是动脉出血,特征是血液喷涌而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有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 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p><p>(1)抗生素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可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________。    </p><p>(2)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将其当做________进行排斥和抵抗。    </p><p>(3)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________。    </p><p>(4)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________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p><p>(5)埃博拉病毒能传播埃博拉出血热病,该病毒属于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________。    </p><p>(6)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控制传染源、________、保护易感人群。    </p><p>(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该病毒的疫苗,该疫苗接种到人体内能够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莱病毒的________,从而使人体获得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________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  OTC   抗原  合理膳食、运动  抗药性  自然选择  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免疫</p><p>【解析】(1)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r />(2)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br />(3)抗生素药类不能抵抗病毒,病毒的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要做到合理膳食;(合理则可);<br />(4)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甚至产生了“超级细菌”。因此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5)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p><p>(6)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获得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济南版七级下册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