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25:03

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节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p><p>A. 长期干旱,造成土地沙化    B.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p><p>C. 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D.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矿产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高原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其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泉州市已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下列行为与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符是(  )</p><p>A. 爱护花草树木    B. 垃圾分类处理    C. 污水直接排放    D. 农贸市场的活禽隔离宰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爱护花草树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正确;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B正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可严重污染环境,与卫生城市的要求不相符,C错误;农贸市场的活禽隔离宰杀,可以防止污染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的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保护环境行为的是</p><p>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退耕还草      D.使用一次性筷子</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都利于环境保护;而使用一次性筷子则会浪费大量的树木,浪费资源,属于破坏环境的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生病需要挂青霉素点滴,心脏四腔中最早出现青霉素的是(     )。</p><p>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心脏的有四个腔,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522931835661_DA/SYS201904081031522931835661_DA.001.png" width="210"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血液循环中的路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青霉素药物随着体循环,汇集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开始进行肺循环,然后流入左心房进入左心室,随着体循环到达病灶,故最早出现青霉素的是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沈高果园下养鸡,鸡粪喂鱼,河泥肥田。这种资源多级利用的生产方式称为</p><p>A. 转基因技术    B. 太空育种</p><p>C. 生态农业    D. 核移植技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生物以农作物、家禽、家畜为主。果园下养鸡,鸡粪喂鱼,河泥肥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标准的生态农业。</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p><p>A. 植树造林    B. 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p><p>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植树造林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p><p>A. 人类目前还无法建造一个适合自己永久生存的环境</p><p>B. “生物圈Ⅱ号”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生存的第二家园</p><p>C. “生物圈Ⅱ号”属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p><p>D. 人类完全可以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期生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Ⅱ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Ⅱ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 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捡到的易拉罐,应该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收集箱中</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001.png" width="71"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002.png" width="81"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003.png" width="86"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9724458c/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SYS201712310049343652533709_ST.004.png" width="71"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应放在金属垃圾箱内,A正确;有害垃圾是指对人或动物有害的垃圾,如电池等,B错误;不可回收垃圾是指不能回收利用的,如石块.瓦砾等,C错误;厨余垃圾是指厨房中的一些食物垃圾,如剩饭、剩菜等,D错误。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生物圈,我们应该(  )</p><p>A. 使用无磷洗衣粉    B. 拒绝使用一次性购物袋    C. 废电池不乱丢    D. 以上都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D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p><p>A. 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导致植被破坏    B. 北方地降水量低,常年干旱</p><p>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导致植被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是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能污染环境的是(</p><p>A. 到处建造有地下沼气池的生态厕所</p><p>B. 农村多多建造沼气池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p><p>C. 修建专门的下水管道集中排放各家厕所中的人类粪尿</p><p>D. 利用高温堆肥法处理粪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人粪尿不能直接使用,要先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可见C会污染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海冰减少,也间接导致了严寒,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导致气候变暖(  )</p><p>A.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消耗燃料    B. 农作物残梗、森林和草原的焚烧</p><p>C. 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    D. 有计划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吸收热量,致使全球气温升高;②全球人口迅速增长,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生活的需要,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随着增高。所以有计划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不会导致气候变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破坏臭氧层将导致投射到地球上________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__-患者数量的増加,也可能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p><p>&#xa0;</p></div></div>
<div><p>【答案】  紫外线  皮肤癌</p><p>【解析】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臭氧层被破坏,通过的紫外线就会伤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如使人类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________&#xa0;逐渐成为影响生物圈发展的重要因素.</p></div></div>
<div><p>【答案】人类活动</p><p>【解析】人类是生物圈中的特殊成员,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生物圈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类乱砍滥伐,致使森林生态系统衰退,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下降,破坏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匮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过度放牧,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面积会减少,部分沙漠化。可见生态系统的稳定受人为因素影响最为严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xa0; 年前,“东非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xa0;年前,“露西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xa0; 年前.</p></div></div>
<div><p>【答案】  50万﹣20万  175万  300万</p><p>【解析】“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东非人”生活在距今175万年前;“露西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是批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________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________及生物圈的稳定。</p></div></div>
<div><p>【答案】  有害物质  人类自身的生存</p><p>【解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生物圈的稳定,如水污染、空气污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p><p>【解析】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有新闻媒体报道,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降落酸雨,酸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正常雨水的pH为5.6以上,酸雨的pH小于5.6.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对酸雨是否影响油菜的生长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足够的清水,足够的食醋(pH为3),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两个洒水壶,pH试纸.</p><p>提出问题:酸雨影响油菜的生长吗?</p><p>作出假设:________.</p><p>实验步骤:</p><p>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p><p>②________;</p><p>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苗的生长状况.</p><p>预期结论: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酸雨危害(影响)油菜苗的生长或酸雨促进油菜茁生长或酸雨对油菜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将两盆油菜苗分别贴上A、B标签.每天定期同时向A(或B盆)喷洒模拟酸雨,向B(或人盆)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  ①如果A(B)盆比B(A)盆生长状况差,酸雨危害油菜的生长;②如果A(B)盆比B(A)盆生长状况好,酸雨促进油菜的生长;③如果A(B)盆与B(A)盆生长状况一样,酸雨不影响油菜的生长</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酸雨影响油菜苗的生长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危害(影响)油菜苗的生长或酸雨促进油菜茁生长或酸雨对油菜苗的生长没有影响。</p><p>实验步骤: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p><p>②将两盆油菜苗分别贴上A、B标签.每天定期同时向A(或B盆)喷洒模拟酸雨,向B(或A盆)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p><p>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苗的生长状况。</p><p>预期结果及结论:①如果A(B)盆比B(A)盆生长状况差,酸雨危害油菜的生长;②如果A(B)盆比B(A)盆生长状况好,酸雨促进油菜的生长;③如果A(B)盆与B(A)盆生长状况一样,酸雨不影响油菜的生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预习思考</p><p>生物圈Ⅱ号</p><p>人类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 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为了与地球生物圈﹣﹣科学家将它 称为“生物圈Ⅰ号”相区别,人们将这座建筑称为“生物圈Ⅱ号”.“生物圈Ⅱ号”几乎是完全密封的,占地127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 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还有猪、羊、鸡等畜家禽,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子.科学家利用计算机 来控制射入的阳光,调节各区所需的温度.</p><p>1991年9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Ⅱ号”.他们计划在里面住上两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饲 养禽兽,耕种和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有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遗憾的是,一年多以后, “生物圈Ⅱ号”中氧气含量大幅度下降,不得不从外界泵入氧气,以维持科学实验结束之前的生存.</p><p>(二)设问解疑</p><p>(三)简洁转新    </p><p>(1)以上材料提到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            </p><p>A.&#xa0;草原生态系统B.&#xa0;湿地生态系统&#xa0;C.&#xa0;森林生态系统&#xa0;D.&#xa0;农田生态系统</p><p>(2)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_____)            </p><p>A.&#xa0;森林生态系统&#xa0;B.&#xa0;沙漠生态系统&#xa0;C.&#xa0;农田生态系统&#xa0;D.&#xa0;溪流生态系统</p><p>(3)科学家们在“生物圈Ⅱ号”中想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你认为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什么?(______)            </p><p>A.&#xa0;生产者能生存充足食物</p><p>B.&#xa0;消费者消费更少食物</p><p>C.&#xa0;“生物圈Ⅱ号”最好无细菌、病毒等&#xa0;</p><p>D.&#xa0;人、动、植物、微生物相对稳定地生活</p><p>(4)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______)            </p><p>A.&#xa0;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p><p>B.&#xa0;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p><p>C.&#xa0;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p><p>D.&#xa0;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p><p>(5)这次探索虽然没有完成预定计划,但是这实验告诉人们的事实是什么?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B  A  D  A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p><p>(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r />(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br />(3)“生物圈Ⅱ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Ⅱ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人、动、植物、微生物相对稳定地生活。<br />(4)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br />(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必须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我国南方的一种新型的“桑——蚕——气——鱼”农业模式,该模式将蚕沙(蚕粪)、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发酵制成沼气,用沼渣喂鱼及为桑树施肥,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539606381275_ST/SYS201904081031539606381275_ST.001.png" width="316"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由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桑——蚕——气——鱼”是不是一条食物链?________&#xa0;.    </p><p>(2)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  , 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xa0;.    </p><p>(3)与该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________&#xa0;.    </p><p>(4)在该生态系统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蚕的数量要________&#xa0;(填“多于”或“少于”)桑的数量,蚕与桑相比,________&#xa0;类生物含有的总能量多,理由是________ .     </p><p>(5)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________&#xa0;关系.沼气池中的细菌可在无氧条件下,经过________&#xa0;作用将秸秆分解转化成沼气.    </p><p>(6)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不是  人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少于  桑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捕食  分解(或呼吸)  太阳</p><p>【解析】(1)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因此.“桑---蚕---气----鱼”不是一条食物链。</p><p>(2)此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能量角度看①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能量的消耗,作物枝叶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业效率。故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所以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r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与该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br />(4)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最多。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蚕的数量要少于桑的数量。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过程中被逐步消耗,所以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蚕与桑相比,桑类生物含有的总能量多。<br />(5)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沼气池中的细菌可在无氧条件下,经过分解(或呼吸)作用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沼气。<br />(6)进入每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过程中被逐步消耗。</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济南版七级下册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