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p><p>A. 桫椤 B. 金花茶 C. 水绵 D. 水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桫椤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A正确;金花茶具有真正的花,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果皮包被着种子,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水绵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C错误;水杉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p><p>A. 植物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p><p>B. 体内无输导组织</p><p>C.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p><p>D. 不能开花、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 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 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p><p>C. 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 线形动物大多细长,呈线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卵生,A正确;青蛙属于两栖类,皮肤裸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家鸽属于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等,C正确;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p><p>A. 身体有空腔 B. 身体扁平</p><p>C. 有口无肛门 D. 有触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可见扁形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真菌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p><p>B. 真菌在制药和环保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C. 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p><p>D. 所有的真菌都对自然和人类有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真菌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如蘑菇等,A正确;真菌在制药和环保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青霉菌可制成抗生素青霉素,B正确;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C正确;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利,有的真菌都对人类有害,如霉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它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 )</p><p>A. 没有细胞结构 B. 没有细胞质 C. 没有细胞膜 D. 没有成形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为</p><p>A. 门、界 B. 界、科 C. 纲、种 D. 界、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464313273718_ST/SYS201712310108464313273718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p><p>B. 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p><p>C. 猫和虎同属于猫科</p><p>D. 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A错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属,虎与狮也同属,相似程度较大,B错误;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属于猫科,C正确;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p><p>A. 物种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p><p>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环境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量的野生生物价值还未开发,这些生物也许在提取药物、改良品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的:( )</p><p>A. 潜在价值</p><p>B. 直接价值</p><p>C. 间接价值</p><p>D. 无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药用如大青叶三七、工业用如橡胶;生物体的间接价值,如植物在 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保持水土的作用,调节碳氧平衡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 杉醇,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偷猎</p></td><td style="width:70.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栖息地丧失</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来物种的影响</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其他原因</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比例</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7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r></table><p> </p><p>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p><p>A. 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 B. 禁止偷猎</p><p>C. 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D. 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p><p>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通过以上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的影响等,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移植到植物园中,其主要目的是( )</p><p>A. 生态旅游 B. 法制管理 C. 迁地保护 D. 就地保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 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p><p>考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中,正确的是</p><p>A. 生物是神创造的</p><p>B. 自然界中无时无刻不在自发地产生着生物</p><p>C. 生物是地球上某些物质在偶然的碰撞中产生的</p><p>D. 原始生命是长期的化学进化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原始生命是长期的化学进化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进化发展。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p><p>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低等到高等 C. 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D. 从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积小到体积大不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p><p>A. 简单、低等</p><p>B. 复杂、高等</p><p>C. 简单、高等</p><p>D. 复杂、低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尖而长(如下图)。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343400970800_ST/SYS201809141057343400970800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p><p>B. 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p><p>C. 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p><p>D. 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地雀的个体之间喙不同即存在着变异,有的地雀的喙尖而长,有的喙粗而短。喙尖而长的地雀容易取食仙人掌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而喙粗而短的地雀不容易取食仙人掌,生存下来的机会较少,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这样一代代的选择、进化下去,就形成了今天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的大多为喙尖而长的地雀。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50年在山清水秀的曼彻斯特,生物学家发现桦尺蛾体色大多数是浅色。100年后由于工业化的推进,生物学家发现这里的桦尺蛾体色大多数为深色,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桦尺蛾相互选择的结果</p><p>C. 人为选择的结果 D. 桦尺蛾迁入迁出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1850年前桦尺蠖所处的环境颜色是浅色的,因而浅色桦尺蠖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100年后由于业化的推进,使环境受到污染颜色变深,这时,浅色桦尺蠖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深色桦尺蠖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p><p>A.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 直立人、南方古猿、能人、智人</p><p>C. 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 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使用制造工具,是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进行狩猎和捕鱼。因此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的四个阶段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越低等的动物,数量越少,这是因为它们不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因此,低等的生物也是适应环境的;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霉菌细胞的核质由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细胞。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拟核中。所以霉菌细胞的核质由核膜包被,属于真核细胞。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细菌能引起人和动物患多种传染病,因此它们都是有害的。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395922926233_DA/SYS201904061324395922926233_DA.001.png" width="217"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因此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成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397313151823_ST/SYS201904061324397313151823_ST.001.png" width="240"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DACE</p><p>【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依次为蕨、海带、银杏、葫芦藓四种植物图片,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398424571929_ST/SYS201904061324398424571929_ST.001.png" width="433"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和上述哪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____________。(填字母)</p><p>(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p><p>A.海带、葫芦藓、银杏、蕨 </p><p>B.葫芦藓、海带、蕨、银杏</p><p>C.海带、葫芦藓、蕨、银杏 </p><p>D.葫芦藓、海带、银杏、蕨</p><p>(3)和上述图片中植物相比,蘑菇没有____________,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4)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和银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 C 叶绿体 有无果皮包被</p><p>【解析】试题分析:(1)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A蕨和桫椤都属于蕨类植物;</p><p>(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其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由低等到高等分别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银杏属于种子植物,故选C;</p><p>(3)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p><p>(4)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珙桐生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蜗牛、鸽子、青蛙、蚯蚓、扬子鳄、蝴蝶、鲫鱼、大象八种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400616471775_ST/SYS201904061324400616471775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所示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生殖过程不能离开水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p><p>(3)在以上八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_____________。</p><p>(4)脊椎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p><p>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B、两栖类、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p>C、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p><p>D、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p></div></div>
<div><p>【答案】 蜗牛、蚯蚓、蝴蝶 青蛙、鲫鱼 大象 A</p><p>【解析】(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图中蜗牛、蚯蚓、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p><p>(2)鱼属于脊椎动物,生活在水中,水中产卵、水中受精、水中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过程不能离开水,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所以生殖过程不能离开水的脊椎动物是青蛙、鲫鱼。</p><p>(3)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图中大象属于哺乳动物。</p><p>(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病毒和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401857744623_ST/SYS201904061324401857744623_ST.001.png" width="336"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病毒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的是遗传物质,2表示的是___ 外壳。</p><p>⑵细菌结构示意图中,c表示的是____。</p><p>⑶病毒和一部分细菌只能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是___。</p><p>⑷病毒与细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结构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核质 寄生 细胞</p><p>【解析】(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的是遗传物质,2表示的是蛋白质外壳。</p><p>(2)图中a是荚膜、b是细胞核、c是未成形的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鞭毛。</p><p>(3)病毒和一部分细菌只能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是寄生。</p><p>(4)病毒与细菌相比较,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403889791728_ST/SYS201904061324403889791728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_________ .</p><p>(2)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p><p>(3)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p><p> 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p><p> 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p><p> 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p><p> 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p><p>(4)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是(_______)</p><p>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B.身体背部有脊柱C.用鳃呼吸D.体表被覆鳞片</p></div></div>
<div><p>【答案】 有脊柱 珙桐 A B</p><p>【解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件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柱。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有脊柱。<br />(2)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有“植物活化石”之称。</p><p>(3)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扬子鳄不能直接进化成丹顶鹤,A错误;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B正确;标号③代表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C正确;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D正确。</p><p>(4)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而鱼的背部有脊柱与水中生活无直接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p><p>步骤一:取三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将三个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p><p>步骤二:洗手前,分别在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下图所示)。加盖封好。</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405441810425_ST/SYS201904061324405441810425_ST.001.png" width="380"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步骤三:将①号培养皿放在冰箱中培养,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据图分析回答:</p><p>(1)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应选择________号和③号培养皿作为一组对照实验。</p><p>(2)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①号培养皿,说明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p><p>(3)兴趣小组的同学挑取少量细菌的菌落,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与酵母菌相比,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p><p>(4)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 </p><p>A.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细菌是原核生物C.细菌对人类都有害D.细菌都营寄生生活</p></div></div>
<div><p>【答案】 2 温度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②和③是以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br />(2)①号放在冰箱中,温度太低。②号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①号培养皿,说明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是温度。<br />(3)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中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所以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p>(4)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C错误;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D错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