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13:45

安徽省凤阳县宋集中学下学期七年级6月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强同学得了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这是由于他缺乏</p><p>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d207729a/SYS201904131130496432167750_DA/SYS201904131130496432167750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详解】</p><p>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可见,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和干眼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因此应服维生素A或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输尿管输出的尿液是( )</p><p>A. 和原尿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B. 和原尿相比不含蛋白质</p><p>C. 和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    D. 和原尿相比不含尿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因为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p><p>A.反射      B.反应      C.感应      D.兴奋</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    )</p><p>A. 洪水泛滥    B. 森林遭到严重砍伐    C. 自然灾害    D. 原来就是这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影响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因为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时,血液中的</p><p>A. 氧气增加了    B. 蛋白质减少了</p><p>C. 尿素减少了    D. 葡萄糖增加了</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明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小明是因为花粉过敏引起的疾病,花粉进入小明体内的途径是:</p><p>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p><p>C.咽→口→鼻→喉→支气管               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花粉进入小明体内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脉血是指(     )</p><p>A.含营养物质丰富,颜色鲜红     B.含营养物质较少,颜色暗红</p><p>C.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D.含氧丰富,颜色鲜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与含营养物质无关,AB错误;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C错误;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人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得其血型为B型,医生应给他输入</p><p>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0型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伤员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O型,则只能接受O型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到血液中的是</p><p>A.垂体          B.胃腺        C.肝脏        D.唾液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产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列三幅图示,你认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258149509107_ST/SYS201712310030258149509107_ST.001.png" width="35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图曲线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p>B. 乙图曲线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氧气含量变化</p><p>C. 丙图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p><p>D. 丙图A点表示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1)图甲B点处,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p><p>(2)图乙可以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p>(3)图丙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④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p><p>解:A、图甲B点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当.因此此时某绿色植物既进行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p><p>B、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经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故图乙不能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错误;</p><p>C、丙图曲线发生AB段变化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此时呼吸肌收缩,肋骨上升,膈顶下降,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增大.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此时呼吸肌舒张,肋骨由于重力作用而下垂,膈顶上升,导致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因此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C正确;</p><p>D、丙图A点表示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原尿形成的场所是    (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159987781034_ST/SYS201712310048159987781034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到肾小囊中的液体,图中的②是肾小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适应关系的是(  )</p><p>A.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p><p>B. 小肠黏膜有皱襞和绒毛</p><p>C. 小肠绒毛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D.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A正确;小肠黏膜有皱襞和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B错误;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错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p><p>A. 眨眼反射    B. 嗷嗷待哺    C. 吮吸反射    D. 望梅止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眨眼反射”、“嗷嗷待哺”、“吮吸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看到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该血管为</p><p>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p><p>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③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p><p>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城市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④工业“三废”直接排放都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③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危害极大,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液、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一年来,我国各个城市均实行了共享措施,有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汽车等,这些活动既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也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xa0;&#xa0;&#xa0;&#xa0;)</p><p>①绿化荒山,种植树木</p><p>②要致富,坎大树</p><p>③如要吃得好,就吃蛇蛙鸟</p><p>④见毒蛇就打死它</p><p>⑤退耕还林</p><p>⑥提倡“免赠贺卡”乡少用一次性筷子”</p><p>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①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①正确;</p><p>②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 因此,要致富,砍大树,②错误;</p><p>③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③错误; </p><p>④毒蛇也是一个物种,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见毒蛇就打死它,④错误;</p><p>⑤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⑤正确;</p><p>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筷子,⑥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中甲是加入了抗凝剂的人体血液,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8/10/e354b448/SYS201901281007019938441353_ST/SYS201901281007019938441353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了________现象,C部分对应乙中的.    </p><p>(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血涂片,通常看不到血细胞中的________.    </p><p>(3)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具有________、防御和保护功能.    </p><p>(4)如果某人身体有炎症,血常规化验时,乙中的测定值有可能会偏高.</p></div></div>
<div><p>【答案】  分层  ①  血小板  运输  ②</p><p>【解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甲中A是血浆,C红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乙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浆。</p><p>(1)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甲中C是红细胞,图乙中①是红细胞。<br />(2)用低倍的物镜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r />(3)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br />(4)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②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凤阳县宋集中学下学期七级6月测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