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6.3.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p>B.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p><p>C.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p><p>D. 对某些珍稀动物进行就地保护吋还要进行迁地保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B正确;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C正确;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造成我国部分珍稀植物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p><p>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p><p>C.植物本身原因 D.不确定</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属、约30000 种。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加快。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如珙桐、银杉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四川省卧龙保护区是:( )</p><p>A. 为保护扭角羚建立的 B. 为保护金丝猴建立的</p><p>C. 为保护大熊猫建立的 D. 为保护斑头雁建立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p><p>A. 我们可以大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p><p>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C. 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对野生动植物实施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D.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大量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外来生物缺乏天敌,会导致当地物种造成危害,A错误;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在野生动植物原来的栖息地对野生动植物实施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 ( )</p><p>A.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p><p>B. 寒带森林生态系统</p><p>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p><p>D. 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斑头雁和棕头鸥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银杉建立了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建立了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p><p>A. 自然选择</p><p>B. 物种退化</p><p>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p><p>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朱鹮这一濒危珍稀鸟类,我国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一措施属于</p><p>A. 迁地保护 B. 就地保护 C. 法制教育和管理 D. 局部保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位于博罗县的象头山和罗浮山分别被划为国家级和省级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当地的珍稀动植物,这一措施属于( )</p><p>A. 就地保护 B. 易地保护 C. 法制教育 D. 法制管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所以位于博罗县的象头山和罗浮山分别被划为国家级和省级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当地的珍稀动植物,这一措施属于就地保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p><p>A. 自然灾害 B. 天敌过多 C. 动物病害 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如保护 的卧龙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自然保护区;大熊猫</p><p>【解析】试题分析: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如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建立自然保护区</p><p>【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是__加快.</p></div></div>
<div><p>【答案】物种灭绝</p><p>【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又有一定的关系. 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因</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哺乳动物(%)</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鸟类(%)</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偷猎</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栖息地丧失</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外来物种</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其他原因</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r></table><p> </p><p>(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p><p>(2)案例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p></div></div>
<div><p>【答案】 偷猎 栖息地丧失 栖息地丧失 自我调节能力</p><p>【解析】试题分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 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哺乳动物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p><p>(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是由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的.当外力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