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11:26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课下时候说,从人类起源上来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区别。他的意思是(     )</p><p>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p><p>C. 人是自然产生的    D.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有元谋人和北京人等,那么从世界角度来说,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   )</p><p>A. 亚洲    B. 非洲热带丛林    C. 欧洲    D. 以上地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p><p>A.子宫     B.输卵管     C.阴道      D.卵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p><p>A.卵巢            B.输卵管            C.于宫              D.阴道</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青春期所具有的生理特点是(  )</p><p>A. 身高突然增加    B. 身体开始发胖</p><p>C. 生殖器官开始发育    D. 女孩出现了月经,男孩出现了遗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性器官开始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现喉结、阴毛、腋毛、胡须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出现月经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p><p>A.脐动脉    B.脐静脉   C.母体血液     D.胎盘</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一般为__________天左右</p><p>A.120     B.365       C.180      D.280</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妊娠到40周(280天)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精子和卵细胞产生的部位分别是</p><p>A. 睾丸和卵巢    B. 阴茎和阴道</p><p>C. 睾丸和子宫    D. 输精管和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p><p>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p><p>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p><p>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因为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所以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p><p>A. 20世纪初    B. 1900年    C. 18世纪后    D. 17世纪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就进入了迅速增长的时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p><p>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p><p>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有重要的意义。维生素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     )</p><p>A. 鸡蛋&#xa0;B. 豆腐&#xa0;C. 肥肉&#xa0;D. 馒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馒头中主要含淀粉,淀粉是糖类的一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p><p>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520698ab/SYS201712302254155352631160_DA/SYS201712302254155352631160_DA.001.png" width="394"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知,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p><p>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   )</p><p>A. 水果    B. 动物肝脏    C. 新鲜蔬菜    D. 标准面粉</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标准面粉中主要含有淀粉,其次还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   )</p><p>A.菠菜         B.动物肝脏   C.青椒         D.猕猴桃</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食品,可有效地防治夜盲症,干眼病及角膜软化症等,还能维持健康的肤色,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多的有西红柿、辣椒、芹菜、葱头、莴苣、香椿、大枣、葡萄、橘子、猕猴桃、釉子、山楂、樱桃、草莓、杨梅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不属于维生素C丢失的途径的是(   )</p><p>A.清水浸泡    B.高温烹调      C.长时间储存   D.生吃番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用清水浸泡,有可能造成维生素C丢失。维生素C受热会发生分解,长时间的加热会造成维生素C的损失。维生素C在加热和碱性环境中还容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坏,所以不宜长期存放。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生吃番茄不会造成维生素C的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常所指的第七类营养素是( )</p><p>A. 牛奶    B. 鸡蛋    C. 纤维素    D. 果珍</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p><p>A. 牙齿咀嚼的缘故    B. 舌搅拌的缘故</p><p>C. 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    D. 与以上三条都有关</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馒头和白米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因此细嚼馒头和白米饭时,口腔内感觉有甜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p><p>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人体各段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p><p>解: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同时,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总而言之,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p><p>A.胰液           B.胃液              C.胆计               D.肠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适温度是(    )</p><p>A. 320C    B. 370C    C. 400C    D. 15OC</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东莞市厚街烧鹅濑粉闻名东莞,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然后加上一大勺高汤,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那本就鲜美的汤中浸上了烧鹅的香味,更是美味诱人。人们吃濑粉能品尝出酸、甜、苦、咸等味道,均因为舌头上有(    )</p><p>http://192.168.0.10:8086/QBM/2018/5/11/1943036483010560/1943496777867265/STEM/03064e0d0dc14759aa7723252e3409e9.png]</p><p>A. 味蕾    B. 口腔    C. 咽部    D. 舌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嗅觉感受器分布鼻腔顶端,叫嗅粘膜;嗅觉的形成部位则在大脑;味觉感受器分布于舌上有味蕾,分布于舌背面、舌尖和舌两侧,味觉感受器分布舌背面和两侧粘膜,舌背面、舌尖、舌两侧和舌根,叫味蕾,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天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正确的是(  )</p><p>A. 30%; 40%;30%    B. 40%;&#xa0;&#xa0; 30%;&#xa0; 30%</p><p>C. 20%;40%; 40%    D. 30%;&#xa0;&#xa0; 30%;&#xa0; 4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要合理营养就要使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合理.</p><p>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道绝育手术是分别结扎的男、女性的什么生殖器官吗?(&#xa0;&#xa0;&#xa0; )</p><p>A. 输精管、卵巢    B. 睾丸、输卵管</p><p>C. 输精管、输卵管    D. 睾丸、卵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男性的输精管能输送精子,女性的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里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把男性的输精管结扎,能阻断精子的输出而达到避孕的目的,或者把女性的输卵管结扎,可以阻止卵细胞与精子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p><p>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p><p>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p><p>D.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A正确;</p><p>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胎盘,B错误;</p><p>C、妊娠到40周左右时,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C正确;</p><p>D、母乳中蛋白质、脂肪、 糖、维生素、矿物质及水的比例适合且易于消化吸收,完全能够满足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增加婴儿抗病能力;母 乳中所含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牛磺酸等,有益于婴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母乳喂养不易引起婴儿过敏;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婴感情,有利 于婴儿心理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5/10/9de9f645/SYS201904051004375368869749_ST/SYS201904051004375368869749_ST.001.jpeg" width="169"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不堪重负,我们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p><p>B.人口剧增,过度获取自然资源,让地球无法承受</p><p>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p><p>D.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多,消费多,一些地方超生现象比较严重,更加剧了我国人口急剧膨胀,故A、B、C选项正确,借此题目要同人民一道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宣传我国计划生育的好处,违背计划生育的害处等,如农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有养老保障等,要破除封建观念,生男生女一样养老,多子并不多福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p><p>A. 空气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p><p>B. 声波一鼓膜一耳蜗一听小骨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p><p>C. 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p><p>D. 光线一瞳孔一角膜一品状体一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中,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p><p>B中,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C中,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p><p>D中,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以下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肺有两个,左右各一    B. 肺位于腹腔</p><p>C. 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D. 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肺在胸腔里,左右各一个,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没有软骨支撑。故A、C、D正确,B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A.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同一类古猿的是达尔文</p><p>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p><p>C. 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p><p>D. 古人类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之前</p></div></div>
<div><p>【答案】CD</p><p>【解析】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br />1974年11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骨骼的形态)特点。约翰森认为,化石的主人是一个年仅20岁的女性,“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露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被看作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人类化石之一,约有320万年历史,B不符合题意;</p><p>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大量森林的消失,他们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开始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人类慢慢知道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CD符合题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