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11:02

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章节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xa0; )</p><p>A. 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p><p>A. 填海法    B. 焚烧法    C. 掩埋法    D. 堆放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而不是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决不可使用填海法、焚烧法、堆放法污染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大量死亡,下面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001.png" width="98"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002.png" width="94"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003.png" width="97"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SYS201904081031403203917934_ST.004.png" width="103"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是把鹿的天敌狼杀绝,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鹿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如此类推,鹿的数量图象应该为图4。</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夏天夜晚常见蝙蝠忙碌的身影,而白天却见不到。可见影响蝙蝠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p><p>A. 光    B. 水分    C. 空气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夜晚无光,蝙蝠夜晚出来活动,白天有阳光,蝙蝠休息,这影响其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竹节虫形似竹节,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这种体态称为拟态。该现象说明(    )</p><p>A.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p><p>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p>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p><p>D. 环境能够威胁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功能等方面,如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竹节虫酷似竹节。</p><p>故A、B、D错误, 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p><p>A. 保护各种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p><p>B. 减少煤、石油的燃烧,可有效减轻雾霾程度</p><p>C. 骑自行车可锻炼身体也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p><p>D. 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A正确;石油、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作燃料,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B正确;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C正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p><p>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p>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C错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xa0; )</p><p>A. 光    B. 水分    C. 温度    D. 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p><p>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p><p>A. 菟丝子与大豆</p><p>B. 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p><p>C. 大树底下好乘凉</p><p>D. 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A、菟丝子和植物体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由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生长于大豆等植物体上,遮挡光线,影响了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故不符合题意.</p><p>B、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p><p>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p><p>D、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关键问题了,下列举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002.png" width="158"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003.png" width="15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SYS201904081031411741852203_ST.004.png" width="119"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威胁人类生存,A错误;肆意浪费用水,会造成谈水资源危机,影响人类生存,B错误;随手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尤其各种塑料垃圾,很难降解,影响大自然的生态环境,C错误;骑车上班等方式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比较环保,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北极的狐与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  )</p><p>A. 捕食能力更强    B. 奔跑速度更快</p><p>C. 听觉更灵敏    D. 减少散热量,更适应寒冷气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比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要小的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    )</p><p>①蚯蚓——体壁②蛇——肺③鲫鱼——鳃④家鸽——肺和气囊</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①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②蛇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用肺来进行气体交换;③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家鸽既能在陆地上也能在空中飞行,用肺呼吸,气囊贮存气体,辅助呼吸。</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生物适应环境的方面与具体事例连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416825896336_ST/SYS201904081031416825896336_ST.001.png" width="57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c;d;a</p><p>【解析】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如b靠昆虫传粉的花朵一般具有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结构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部分的构成,如c水中游泳的动物一般具有鳍或带蹼的足;生理特征,例如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如d绿头鸭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后排出体外;生物行为是指生物的活动,即生物适应生存环境的手段,生物的各种行为帮助生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如a有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属于迁徙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其中,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湿度等这些因素,称为___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  生态因素  非生物</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群体结构和功能等,亦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因素两类。</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    非生物</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p></div></div>
<div><p>【答案】  生活  分布</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的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相互依存相互适应</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与动物之间有密切联系,如在“玉米→蝗虫→蛇”食物链中,如果人们捕食蛇,由于天敌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蝗虫数量增多后,蛇由于食物增多数量增加,蛇增加后蝗虫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减少,因此自然界中的动物和其他动物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等。</p></div></div>
<div><p>【答案】阳光、温度、水(或空气)</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都会有影响.比如阳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存,还影响植物的分布,同时还影响动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再如地球上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真正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小,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说明:1787年,有一个叫菲力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由于澳大利亚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p><p>(1)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__因素.</p><p>(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之间是__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__关系.</p><p>(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__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能__环境.</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  竞争  捕食  依赖  影响</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1)仙人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因此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生物因素。<br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空间而竞争属于竞争关系;昆虫吃仙人掌,因此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捕食关系。<br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依赖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能影响环境。</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济南版八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