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09:5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章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p><p>A.机器人         B.病毒          C.草履虫      D.蘑菇</p></div></div>
<div><p>【答案】A </p><p>【解析】</p><p>试题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题中机器人属于生物,具有生命。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p><p>A. 需要营养    B. 能生长    C. 能呼吸    D. 能排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小草从土里钻出的过程指的是小草的生长,生长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p><p>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母鸡带领小鸡吃米体现了生物繁殖现象;青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婴儿听优美的音乐体现了婴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是受人的操纵的,不属于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块草地    B. 一群羊</p><p>C. 一条小溪    D. 一块稻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片草地,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p><p>一群羊,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p><p>一小溪,既包括了这个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D、一片稻田,即包括了这个稻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  )</p><p>A. 生物分布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遗传多样性,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黄胸鹀(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如果禾花雀在地球上消失,将影响</p><p>A. 生态系统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环境多样性    D. 生物数量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果禾花雀在地球上消失,将影响物种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p><p>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农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主要意思是清明、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素温度。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p><p>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黄雀、螳螂和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葵花朵朵向太阳”.这句话描写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p><p>A. 阳光    B. 温度    C. 土壤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了植物的向光性,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做出的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p><p>A. 雨露滋润禾苗壮</p><p>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p><p>C. 草盛豆苗稀</p><p>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r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br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C符合题意;<br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要描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鼠妇数量<br />&#xa0;</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光照<br />&#xa0;</p></td><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C.温度<br />&#xa0;</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D.湿度<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只<br />&#xa0;</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阴暗<br />&#xa0;</p></td><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br />&#xa0;</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适宜<br />&#xa0;</p></td></tr><tr><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只<br />&#xa0;</p></td><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阴暗<br />&#xa0;</p></td><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br />&#xa0;</p></td><td style="width:36.4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适宜<br />&#xa0;</p></td></tr></table><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对照实验是指只有一个变量,气体量都相同的实验。要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是水,应设计一组有水,一组是干燥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年,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能改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去年,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p><p>A. 竞争    B. 捕食    C. 寄生    D. 共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紫茎泽兰与其它野生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紫茎泽兰生命力极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减少,严重时导致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p><p>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p><p>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p><p>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p><p>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过弱,制造的有机物过少;少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植物不能生长,时间长了导致植物死亡.体现了环境中的光、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符合题意;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胡桃树、小草是生物,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狼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狼、兔子是生物,狼以兔子为食,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是牲畜过多,吃的草过多,导致草大量减少,使牧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p><p>A. 瑞典科学家林奈    B.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p><p>C.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D.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科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p><p>B. 哈维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心脏能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p><p>C. 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p><p>D. 哈维、林奈及达尔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一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哈维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胚胎学家,他著有《心动论》即《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叙述了它发现血液循环的过程,运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哈维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心脏能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在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之前,许多人认为世上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达尔文运用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揭示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进化学说”。故D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可以归纳出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七个重要步骤,其中第三步是作出假设。下面有关作出假设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假设一定是对的</p><p>B. 假设一定是错误的</p><p>C. 假设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你收集的资料和你对问题的把握程度</p><p>D. 因为是假设,所以都是不科学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br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假设就是一种科学猜想,是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假设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你收集的资料和你对问题的把握程度,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故C说法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宄方法是(    )</p><p>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査法    D. 分析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包括对患传染病人群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数据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该实验能否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p><p>A. 能,样本数量足够多</p><p>B. 能,实验观察指标具体明确</p><p>C. 不能,未设置对照组</p><p>D. 不能,症状缓解者数量太少</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而本实验中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由于未设置对照组,所以不能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表明</p><p>A.他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枫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p><p>C.松树比枫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松树和枫树进行着种间斗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说明了枫树和松树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存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p><p>B. 生物的生存环境还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群体的其他生物</p><p>C. 生物的生存环境就是土壤、水和空气</p><p>D. 自然界中的生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生存环境也多种多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A正确;<br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B正确;<br />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土壤、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还包括生物因素,C错误;<br />自然界中的生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生存环境也多种多样,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正误。</p><p>(1)“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____)</p><p>(2)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____)</p><p>(3)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____)</p><p>(4)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____)</p><p>(5)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人是达尔文。(____)</p><p>(6)只有动物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____)</p><p>(7)每种生物都能永远适应环境。(____)</p><p>(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错对错错错错对</p><p>【解析】</p><p>(1)俗话说“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遗传)多样性。</p><p>(2)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动物通过呼吸释放能量,用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p><p>(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从而适应周围的环境;并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因此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p><p>(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某一个生态系统的水受到污染,必然会影响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而影响此生态系统的稳定,而生物圈中的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又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必然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p><p>(5)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p><p>(6)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是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p><p>(7)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但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如鱼有鳃适应水中生活,但是当水葫芦疯长时一些鱼就会死亡是因为不再适应这里的环境了,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p><p>(8)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r />&#xa0;</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在一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7/10/b5010fc5/SYS201809071007280833492927_ST/SYS201809071007280833492927_ST.001.png" width="33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7/10/b5010fc5/SYS201809071007280833492927_DA/SYS201809071007280833492927_DA.001.png" width="347"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动物的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鼠见猫就跑,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p><p>孔雀开屏,说明生物繁殖;</p><p>人体的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p><p>蘑菇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p><p>(l)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p><p>(2)作出假设:                                       。</p><p>(3)制定并实施探宄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两分钟,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在此实验中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目的是      。</p><p>(4)分析结果,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p><p>(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                          。</p></div></div>
<div><p>【答案】(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3)光;形成对照实验(或对照);</p><p>(4)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5)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答案合理即可)</p><p>【解析】</p><p>试题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p><p>(2)提出问题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在花盆、石块下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p><p>(3)制定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如果阴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明亮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就是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p><p>(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比阴暗环境中少,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p><p>(5)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七级生物上册第1、2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