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三章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p><p>A. 动力 B. 支点 C. 控制 D. 杠杆</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p><p>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取食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目的是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p><p>A. 老虎踩着出发时的脚印归来</p><p>B. 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p><p>C. 警犬通过嗅觉找到藏匿的罪犯</p><p>D. 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信息交流即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都属于鱼类</p><p>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p><p>C. 蜘蛛织网和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都是学习行为</p><p>D. 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鳃呼吸的动物不一定属于鱼类,如虾属于节肢动物,A错误;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从获得途径上看是学习行为,C错误;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菜青虫取食白菜 B. 雄性孔雀开屏</p><p>C. 黑猩猩钓取白蚁 D. 公鸡清晨报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行为依据获得途径来分,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和节律行为均为先天性行为。小鸟喂鱼,孔雀开屏均是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公鸡清晨报鸣是节律行为,也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黑猩猩钓白蚁是通过学习或者生活经验获得的技能,因此属于学习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提高大棚黄瓜的产量,从黄瓜传粉、受精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p><p>A. 在大棚中放养一些麻雀</p><p>B. 在大棚中放养一些蜜蜂</p><p>C. 在大棚中放养一些蝗虫</p><p>D. 给大棚通风换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黄瓜属于异花传粉植物,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所以为提高产量应采取人工授粉(或放养蜜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稻田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稻飞虱(水稻的害虫)→青蛙。以下说法合理的是</p><p>A. 青蛙与稻飞虱是竞争关系</p><p>B. 水稻的生长只受到稻飞虱和青蛙的影响</p><p>C. 青蛙体内农药的浓度比稻飞虱体内的高</p><p>D. 大量捕杀青蛙不会破坏生态平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蛙是稻飞虱的天敌,以稻飞虱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A错误;水稻的生长除了受到稻飞虱和青蛙的影响外,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错误;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水稻→稻飞虱(水稻的害虫)→青蛙中青蛙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正确;大量捕捉青蛙,会使稻飞虱因失去天敌而数量大增,引起虫灾,最终破坏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一种( )</p><p>A. 绝对平衡 B. 动、植物的数量相对平衡</p><p>C. 动态平衡 D. 永久的平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p><p>A. 蟑螂的昼伏夜出</p><p>B. 蜜蜂的圆形舞</p><p>C. 母鸡召唤小鸡的叫声</p><p>D. 蝶类释放性外激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小鸡的鸣叫是通过声音来交流,蝶类通过释放性外激素来交流,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而蟑螂的昼伏夜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p><p>A.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p><p>B.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 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D. 能够净化空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物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336608778747_ST/SYS201904091029336608778747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p><p>(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关节主要由关节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节软骨组成。</p><p>(3)伸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③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________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肌腱 肌腹 关节窝 关节腔 关节囊 舒张 肱三头肌 收缩 骨骼肌 神经</p><p>【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③是肱三头肌。</p><p>(1)骨骼肌包括①肌腱和②肌腹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是白色的肌腱。<br />(2)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又分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与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br />(3)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③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答蜜蜂社会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p><p>(1)蜂群内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是蜜蜂的_______行为。</p><p>(2)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从功能上看,这是__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行为。</p><p>(3)蜂王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________行为。</p><p>(4)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 社会 防御 先天性 繁殖 先天性</p><p>【解析】根据行为的目的可以把行为分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等。</p><p>(1)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蜂群为蜂王、雄蜂、工蜂三种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br />(2)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当蜂群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br />(3)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蜂后主要职责是和雄蜂交配、产卵,从功能上看,这是繁殖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是先天性行为。<br />(4)节律行为: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行为。节律行为分为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昼夜节律行为,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从功能上看,这是节律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是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340241374366_ST/SYS201904091029340241374366_ST.001.png" width="349" height="3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1)动物作为________,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________,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________,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p><p>(2)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并帮助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p></div></div>
<div><p>【答案】 消费者 有机物 能量 二氧化碳 尿素 二氧化碳 含氮的无机盐 物质循环 传粉 传播种子</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2)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