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09:00

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p><p>B. 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p><p>C.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p><p>D. 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B不符合题意;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C符合题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p><p>A.病菌入侵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p><p>B.司机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p><p>C.小刚受到针刺后迅速缩手</p><p>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菌入侵人体后被噬细胞吞噬消灭”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通过神经系统形成的反射,A符合题意;</p><p>“司机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小刚收到针刺后迅速缩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现象,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 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功能,高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p><p>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C.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p><p>D.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旅客坐在火车或汽车上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准确辨别行驶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xa0;&#xa0; )</p><p>A. 鼓室和半规管    B. 前庭和半规管</p><p>C. 前庭和耳蜗    D. 鼓室和耳蜗</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坐车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准确判断汽车行使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     )</p><p>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氟利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神经中传导的是(    )</p><p>A. 感觉    B. 反射    C. 刺激    D. 神经冲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以很快速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即动作电位的传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的是(  )</p><p>A. 幼儿见到穿着白衣服的护士就哭</p><p>B. 狗见到主人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跟在后面</p><p>C. 突如其来的声响引起人们的四下寻找</p><p>D. 司机看到红灯下意识的踩刹车,停车</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p><p>A.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p><p>B. 只要反射弧完整,就有反射活动</p><p>C. 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p><p>D.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神经调节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p><p>A. 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 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p><p>C. 人能有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劳动和生活    D. 以上三种特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的选手们在比赛时,一见到红色信号灯转变为绿色,立刻开足马力,奋勇争先。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途径是(    )</p><p>A. 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 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p><p>C. 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 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赛车手一见到红色信号灯转变为绿色,立刻开足马力,奋勇争先。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感受器)接受灯亮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即开足马力,奋勇争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用酵母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f82769f/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p><p>C.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殖繁殖,很快就会把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掉,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R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P是二氧化碳,Q是酒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乳酸菌属于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乳酸</p><p>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p><p>C.肉类可以冷冻保存,是因为低温杀死了部分细菌</p><p>D.大肠杆菌与乳酸菌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乳酸菌属于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可得到乳酸,A错误。</p><p>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而不是共生,B错误;</p><p>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C错误;</p><p>大肠杆菌和乳酸菌都属于细菌,是分裂生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病人大剂量注射胰岛素后,除了可能有休克现象发生外,还有发热和出汗现象,后者是因为</p><p>A.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B. 胰岛素能加速血糖分解</p><p>C. 肝脏分解胰岛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D. 是人体生理性防御反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若病人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过量的胰岛素会加速血糖分解,释放的热能多血糖被大量分解,会出现发热和出汗现象。过量的胰岛素能使血糖被过多分解,导致低血糖,脑部供能不足,可能有休克现象发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结果蝌蚪在较短时间内就变成一个小青蛙。这个实验说明(   )</p><p>A.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p><p>C.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动物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D.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蝌蚪,能缩短蝌蚪发育成蛙的时间,说明该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初生婴儿一般不会患天花是因为(     )</p><p>A. 获得了母体的抗原    B. 获得母体的抗体    C. 注射了血清    D. 接种了抗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在胚胎发育和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一是母体可以通过胎盘把一部分抗体可以传给孩子,二就是通过母乳喂养,母乳里面有很多的免疫物质,因此,初生婴儿一般不会患天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可以成为“抗原”的是</p><p>A. 自身的红细胞    B. 侵入人体的白喉杆菌</p><p>C. 抵抗疾病的细胞    D. 注射到人体的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不仅仅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br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br />故侵入人体的白喉杆菌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而自身的红细胞、抵抗疾病的细胞、注射到人体的葡萄糖均不能使人产生抗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p><p>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浸入            </p><p>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p><p>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p><p>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首先喜氧菌不能在无氧环境下生存,厌氧菌可以在罐头里生存,繁殖(袋装食品发生胀袋的原因),罐头食品就是利用在密封前高温灭菌封盖,使之处于无菌状态封盖后用高温蒸汽灭菌法,杀死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馒头的蒸制和泡菜的制作分别是什么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p><p>A.细菌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p><p>C.细菌和乳酸菌            D.乳酸菌和细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感知周围世界。人体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如眼睛只能接收光线,耳朵只能接收声音,舌头只能品尝味道,鼻子只能接收气味等。但皮肤例外,它能够接收多种刺激,如触碰、按压、寒冷、炎热等。请回答:</p><p>(1)眼睛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的___________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眼睛接收光线的多少由眼球中的____________决定。</p><p>(2)人耳的结构中,鼓膜能够接收声波,产生振动,而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连,由此判断,听小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当人吃馒头时,唾液分泌会增加,馒头经唾液的消化产生__________,该物质使人感觉到甜,甜甜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_(部位)中形成的。</p><p>(4)视觉、听觉、甜甜的感觉的形成分别离不开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这些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属于_________神经,在反射弧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p><p>(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以称为器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p><p>(6)肾衰竭病人进行肾移植后,必须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被排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的肾属于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晶状体、玻璃体  瞳孔的大小  传递振动  麦芽糖  大脑皮层味觉中枢  脑  传入神经  由不同的组织构成  抗原</p><p>【解析】(1)眼睛接收物体反射的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眼睛接受光线的多少是由眼球中的瞳孔决定的。<br />(2)人耳的结构中鼓膜能够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外与鼓膜相连,内与耳蜗相连,由此判断,听小骨的作用是传导振动。 <br />(3)当人吃馒头时,唾液分泌会增加,馒头经唾液的消化会产生麦芽糖该物质使人感觉到甜,甜甜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r />(4)视觉、听觉、甜甜的感觉的形成分别离不开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这些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属于脑神经,在反射弧中起传导信息作用。<br />(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之所以称器官,是因为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行使一定功能。</p><p>(6)肾衰竭病人进行肾移植后,必须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脏排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的肾脏相当于抗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春季以来,我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2月18日,仅莱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p><p>(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__________;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__________传播。</p><p>(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__________。</p><p>(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__________,以抵抗麻疹病毒。</p><p>(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核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易感人群  空气  抗体  产生抗体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非特异性  特异性</p><p>【解析】(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r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r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br />(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6、7所示。分析图6、7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较弱;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乙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的过程示意,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369358525533_ST/SYS201904091029369358525533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通过甲、乙两种途径产生的免疫都属于_________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p><p>(2)通常,图中途径_________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这样的免疫也称为________.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_________,可以预防结核病,就属于这种免疫。</p><p>(3)在地震后,卫生部门为灾区儿童进行的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相当于图中_____途径所示的免疫。据此,你分析疫苗是什么制成的生物制品?_______</p><p>(3)除如图所示的途径外,人体一般还有哪些免疫方式?试具体列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特异性  抗原  按体  乙  特异性  卡介苗  乙  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和黏膜或者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p>【解析】(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人体产生抗体是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人体通过甲、乙两种途径产生的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抗原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br />(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通常图中乙途径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这样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也称为计划免疫。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就属于这种免疫。</p><p>(3)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通常图中乙途径所示的免疫是人们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的,这样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也称为计划免疫。例如在地震后,卫生部门为灾区儿童进行的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就属于这种免疫。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种可食用的蘑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371079396972_ST/SYS201904091029371079396972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 ⑤是由[ ]________ 中散落开来的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p><p>⑵ 图中①是__________ ,①和③合称__________。④是蘑菇的地下部分,叫做营养菌丝,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所以蘑菇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 。</p><p>⑶ 蘑菇的身体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细胞质这四个部分。</p></div></div>
<div><p>【答案】  2菌褶   孢子  繁殖  菌盖  子实体  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腐生(异养腐生)  菌丝  细胞壁  细胞核</p><p>【解析】由图可知:①是菌盖,②是菌褶,③是菌柄,④是菌丝,⑤是孢子。</p><p>(1)[②]菌褶中有大量的⑤孢子,成熟后散落在适宜的地方,便萌发出菌丝,形成新个体。蘑菇属于大型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br />(2)①是菌盖,②是菌褶,③是菌柄,菌盖和菌柄合称子实体;④是菌丝是蘑菇的地下部分,能吸收土壤等培养基中的水和有机物,供蘑菇生长利用。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腐生(异养)。<br />(3)菌丝是蘑菇的地下部分,能吸收土壤等培养基中的水和有机物,供蘑菇生长利用。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四个部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0de2e8b/SYS201712310142471802687656_ST/SYS201712310142471802687656_ST.001.png" width="44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A.室温保持在25℃</p><p>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p><p>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p><p>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p><p>(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B  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温度  温度较低,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p><p>【解析】(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br />(2)通过甲和乙装置的对照,乙装置通过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br />(3)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br />(4)、(5)通过设置温度这一变量,得出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下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9272417c/SYS201904091029373132444076_ST/SYS201904091029373132444076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属于噬菌体是________,这类微生物的机构特点是__________。</p><p>(2)利用___________可以生产青霉素。</p><p>(3)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_,其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___。</p><p>(4)A与B相比较,在其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B.E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E  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C  BCD  腐生  A无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自我复制</p><p>【解析】观图可知:A细菌,B青霉、C曲霉、D酵母菌、E病毒,其中A、D为单细胞的生物,A为原核生物,BCD为真菌,为真核生物,E没有细胞结构。</p><p>(1)属于噬菌体是E病毒,这类微生物的机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p><p>(2)利用C青霉能够制造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能够治疗细菌性疾病。</p><p>(3)青霉菌、曲霉菌和酵母菌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都是腐生,属于异养。</p><p>(4)A细菌和B曲霉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一分为二的裂殖;细菌是分裂生殖,曲霉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病毒是用自我复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八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