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八年级会考模拟(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法医对某荒郊碎尸案受害者的遗骨进行了鉴定,发现无机物与有机物之比为2:1,此人的大概年龄是( )</p><p>A. 童年 B. 青年 C. 成年 D. 老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27457985051_DA/SYS201904101030027457985051_DA.001.png" width="473"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遗骨中无机物和有机物之比是2:1,因此有机物是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符合成年期时期骨的特点,因此被害人可能正处在成年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p><p>A、实验室里 B、家养状态下 </p><p>C、野外自然状态下 D、圈养笼子里</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不是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红雀喂金鱼 B. 野鸭的迁徙 C. 水牛耕田 D. 蜘蛛织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红雀喂金鱼、野鸭的迁徙、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D错误;水牛耕田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庭制作甜米酒时,常常需要向煮熟的糯米中加</p><p>A、酵母菌 B、乳酸菌 C、蓝细菌 D、醋酸菌</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做</p><p>A. 分娩 B. 怀孕 C. 受精 D. 排卵</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p><p>A、染色体 B、DNA C、蛋白质 D、基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控制性状,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e39fe3f0/SYS201808081128524202141575_ST/SYS201808081128524202141575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DNA,②是蛋白质</p><p>B. 每条DNA上只有一个基因</p><p>C. 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p><p>D. 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A正确;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不是只有一个基因,B错误;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不是一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错误;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不属于胎生的是</p><p>A、丹顶鹤 B、大熊猫 C、东北虎 D、亚洲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大熊猫、东北虎、亚洲象,都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丹顶鹤属于鸟类卵生,孵卵育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米勒研究生命起源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模拟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由以上知,米勒研究生命起源应用的科学方法是模拟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p><p>A. 使用语言 B. 两足直立行走 C. 制造工具 D. 大脑容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因此直立行走是人类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p><p>A.青草与山羊 B.害虫与青蛙</p><p>C.水稻和稗草 D.松树与松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青草与山羊,山羊吃青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害虫与青蛙,青蛙吃害虫,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松树与松鼠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磷虾→海豹→虎鲸。按照能量传递规律,如果虎鲸靠吃海豹来增加1千克体重的话,至少需要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 )</p><p>A. 1干克 B. 10千克 C. 125干克 D. 1000干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在“浮游植物→磷虾→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吃海豹来增加1千克,至多消耗浮游植物的量═1÷10%÷10%÷10%═1000(千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发现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p><p>A.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 地震海啸频繁发生</p><p>C. 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D.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遭受破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骨骼肌的收缩为 ,以 为支点而形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动力;关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有病毒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 _________ 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根据病毒宿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____________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植物</p><p>【解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因此病毒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r />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其补充措施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p><p>【解析】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叫异地保护,异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___的程度和 _________的远近。</p></div></div>
<div><p>【答案】 性状差异 亲缘关系</p><p>【解析】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性状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进化关系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的。自然界的生物,在激烈的 _____________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叫做“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 达尔文 生存竞争</p><p>【解析】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自然界的生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叫做“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亲结婚是指_________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的男女婚配。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_________的发病率。</p></div></div>
<div><p>【答案】 三 隐性遗传病</p><p>【解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所以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得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图二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ST/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请判断,图一中________表示雄果蝇体细胞,_____表示雌果蝇体细胞。(填“甲”或“乙”)</p><p>(2)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为_______,它是由染色体上的________控制的。</p><p>(3)根据图二的杂交实验可知,________是隐性性状,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的几率是________。</p><p>(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p><p>方案一: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p><p>方案二: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p><p>你认为方案________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p></div></div>
<div><p>【答案】 (1)乙 甲 (2)相对性状 基因 (3)残翅 Aa,Aa 25% (4)一 全为长翅 有残翅</p><p>【解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图一中,甲是雌果蝇,乙是雄果蝇。<br />(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图一所示。图甲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是雌果蝇;图乙中,第1对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果蝇。所以图一中乙表示雄果蝇体细胞,甲表示雌果蝇体细胞。<br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为相对性状,它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p><p>(3)图二中,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br />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则长翅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aa)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001.png" width="290"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子代个体中出现残翅雌果蝇的几率是25%。</p><p>(4)某同学捕捉到一只长翅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还是Aa,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br />方案一: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残翅雌果蝇与该果蝇 杂交。<br />方案二:从图二实验的子代中随机选取一只长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长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或Aa,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因此我认为方案一是可行的,理由是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3:<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002.png" width="200"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②若杂交后代一半为长翅,一半为残翅则该果蝇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4:<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SYS201904101030047595703358_DA.003.png" width="241"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50148349055_ST/SYS201904101030050148349055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_____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和物质循环。</p><p>(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p><p>(3)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p><p>(4)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内,而植物、动物的_____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p><p>(5)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捕食 能量流动 (2)5 合理即可 (3)水稻 细菌、真菌 分解者 (4)光合 呼吸 (5)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br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有 5条食物链,即:水稻→蝗虫→食虫鸟→鹰、水稻→蝗虫→食虫鸟→蛇→鹰、水稻→蝗虫→蛙→蛇→鹰、水稻→田鼠→蛇→鹰、水稻→田鼠→鹰。<br />(3)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稻。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真菌,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p><p>(5)该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的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和遗传关系。A、B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e表示相应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ccf8eb95/SYS201904101030052580894750_ST/SYS201904101030052580894750_ST.001.png" width="493"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条, 其中a所含有性染色体是_____。</p><p>(2)A表示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条,是体细胞的一半。一个生殖细胞c或d含有的性染色体数都是_____条。</p><p>(3)B过程叫受精,形成的e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条。该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分别来自_____。</p><p>(4)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_____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应为_____基因。</p><p>(5)该单眼皮女孩的两个mm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卵细胞)和父亲(精子)的生殖细胞中,也就是说在进行生殖时,该父亲只能产生含有_____基因的精子和含有m基因的卵细胞结合所生子女的性状才能表现为单眼皮。</p><p>(6)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之间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的。</p></div></div>
<div><p>【答案】 (1)46 X和Y (2)23 1 (3)46 父亲和母亲 (4)隐性 显性 (5)m (6)恒定</p><p>【解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p><p>(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a是父亲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性染色体是X和Y。<br />(2)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d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一个生殖细胞c或d含有的性染色体数都是1条。<br />(3)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即46条。该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p><p>(4)父母都是双眼皮,女儿是单眼皮,所以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应为显性基因。</p><p>(5)该单眼皮女孩的两个mm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卵细胞)和父亲(精子)的生殖细胞中,也就是说在进行生殖时,该父亲只能产生含有m基因的精子和含有m基因的卵细胞结合所生子女的性状才能表现为单眼皮。</p><p>(6)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之间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恒定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造,过程记录如下表,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9/10/a46a5b2c/SYS201808291013344398620084_ST/SYS201808291013344398620084_ST.001.png" width="340" height="2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注:BTB是溴麝香草酚蓝的简称,BTB的颜色为蓝色,遇二氧化碳后会变成黄色。</p><p>(1)实验前,金鱼藻____________(选项“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p><p>(2)实验结果中1号瓶水体颜色为________,2号瓶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p><p>(3)实验过程中,2号瓶的水体颜色由黄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根据本实验的结论,写出一种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不需要 蓝色 氧气 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设置的对实验,其中的变量是光照和二氧化碳,1号瓶和2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号瓶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据此解答。</p><p>(1)本实验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是通过BTB的颜色呈蓝色,遇二氧化碳后会变成黄色的特点检验装置内是否存在二氧化碳验证光合作用的不检验淀粉的有无,所以实验前,金鱼藻不需要进行暗处理;(2)实验结果中1号瓶中没有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水体颜色应为蓝色,2号瓶内的金鱼藻将通入的二氧化碳吸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所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3)实验过程中,2号瓶内的金鱼藻将通入的二氧化碳吸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2号瓶的水体颜色由黄色变成蓝色的原因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4)光合作用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本实验的结论,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方法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