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四位同学在参加体育测试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的是一些葡萄糖,乙准备的是一些牛肉,丙准备的是一些水果,丁准备的是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更好地补充能量(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不是主要能源物质;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糕虽含有丰富的能源物质---糖类,但需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人体才能吸收利用;葡萄糖服用后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利用。因此,甲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李老师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 3.0X1012个/L。李老师应该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 )</p><p>A.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B. 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p><p>C. 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 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李老师红细胞少于正常值[红细胞正常值:男(4.0~5.5)×1012个/升;女(3.5~5.0)×1012个/升],,说明李老师贫血,红细胞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红细胞少,组织细胞缺氧,因而会出现比老、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p><p>A、维生素A对维持人体视力有重要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p><p>B、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可防止坏血病等,故B不符合题意;</p><p>C、铁和蛋白质和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材料,多吃这样的食物可防止贫血,故C符合题意;</p><p>D、葡萄糖属于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消化酶种类最多的一组是( )</p><p>A.肠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p><p>C.胰腺和肠腺 D.唾液腺和胃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腺有五个: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胰腺可以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p><p>A.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p><p>B.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p><p>C. 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p><p>D.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p><p>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既属呼吸系统,又属消化系统的是</p><p>A.鼻 B.喉</p><p>C.咽 D.气管、支气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可见咽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消化系统的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 )</p><p>A. 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 B. 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p><p>C. 膈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 D. 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心脏跳动过程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动脉瓣开始关闭,这段时间内心脏的活动是( )</p><p>A. 心房收缩 B. 心室收缩 C. 心房舒张 D. 心室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心室开始收缩的时候,房室瓣开始关闭,避免血液回流心房,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进入动脉;心室收缩结束,开始舒张,这时动脉瓣开始关闭,避免动脉中的血液回流心室,房室瓣打开,保证心房中的血液进入心室。在心脏的跳动过程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动脉瓣开始关闭,这段时间内心脏的活动是心室收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造血干细胞和受精卵一样,是一种没有分化的细胞</p><p>B. 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p>C. 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p><p>D. 人的骨髓和脐带血中有造血干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也就是说,细胞的全能性是相对于已经分化的细胞而言的,造血干细胞就是已经分化的细胞,A错误;</p><p>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正确;</p><p>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C正确;</p><p>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内,只有一小部分存在外周血液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液、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请指出P、Q各是什么物质?(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7843a9fc/SYS201904171034594670569601_ST/SYS201904171034594670569601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P是葡萄糖 ,Q是蛋白质 B. P是葡萄糖,Q是尿素</p><p>C. P是尿素 D. P是尿素,Q是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为0.1%,可判断Q是葡萄糖,又根据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中不含有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浓度在尿液中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判断P是尿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氧和血红蛋白分离的部位是( )。</p><p>A. 肺部毛细血管 B. 组织处毛细血管</p><p>C. 肾小球 D. 心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组织细胞内的氧气参与有机物分解,使组织细胞处氧气含量低,所以在组织处毛细血管内氧和血红蛋白分离,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p><p>A. 不能进行,能运动 B. 能进行,不能运动 C. 不能进行,有感觉 D. 能进行,无感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痒,这说明( )。</p><p>A. 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同样的各种感觉</p><p>B. 脊髓也能形成某种感觉</p><p>C. 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p><p>D. 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搔痒”,这说明“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非条件的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切除胰腺的狗,所排出的尿液常会招来许多的蚂蚁,原因是( )。</p><p>A. 尿中含有营养物质 B. 尿中有糖</p><p>C. 蚂蚁的一种嗜好 D. 蚂蚁需要水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切除胰腺的狗同时也切除了胰岛,这样就造成狗体内缺乏胰岛素,从而使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而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因此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会引来很多蚂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p><p>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 D.内分泌调节</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p><p>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p><p>A. 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B. 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C. 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D. 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这是因为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院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是为了( )。</p><p>A. 使用方便 B. 保护易感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医院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角度分析,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p><p>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破坏了生态平衡</p><p>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p><p>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p><p>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破坏了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于人们对长期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导致土壤沙化,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神经活动中,哪一项是人类所特有的?( )</p><p>A. 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B.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p><p>C. 摸到酸梅分泌唾液 D. 谈到酸梅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因此,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谈到“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是知道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p><p>A. 抗原 B. 抗体 C. 一种酶 D. 生长激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A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分析图表,回答问题。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11034369365_ST/SYS201904171035011034369365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曲线甲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__的消化。</p><p>(2)蛋白质在[ ]______和[ ]______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p><p>(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___,完成于_____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________。</p><p>(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 ]______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______和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蛋白质 脂肪 淀粉 c胃 D小肠 氨基酸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D小肠 D小肠 肠液 胆汁 </p><p>【解析】</p><p>试题</p><p>(1)曲线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因为曲线乙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小肠处开始被消化,曲线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因为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曲线甲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因为该曲线所代表的营养物质从胃开始被消化。</p><p>(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p><p>(3)由图示可知: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小肠内完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p><p>(4)小肠里有多种消化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都流入小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13647337985_ST/SYS201904171035013647337985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________(用序号按顺序填写)五部分参加。</p><p>(2)图中的_________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反射但不能感知的现象。</p><p>(3)直接刺激是否会有感觉?________,是否会产生运动?_______________。</p><p>(4)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___________。</p><p>(5)若此图表示学生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则1表示耳部结构的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1 2 4 5 6 二 没有 会 视网膜 耳蜗</p><p>【解析】试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4神经中枢,5传出神经,6效应器,3是神经节。</p><p>(1)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1→2→4→5→6五部分参加。</p><p>(2)在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脊髓的中央叫灰质,神经纤维集中在脊髓的周围叫白质,图中只有(二)白质结构受损,脊髓内的4神经中枢不能通过白质把神经冲动上行传导到大脑,将导致出现能反射而不能感知的现象。</p><p>(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直接刺激5传出神经,效应器接收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会产生运动;但没有感觉,因为神经冲动不能传到神经中枢,不能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没有感觉。</p><p>(4))反射一般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果此图表示人看到 “梅”而分泌唾液的反射弧,视网膜能感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因此1感受器是位于视网膜上。</p><p>(5)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反射。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眼球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15959708014_ST/SYS201904171035015959708014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_________、房水、[ ]______和[ ] _____,并经过____________ 的折射,最终落在[ ] _____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 ] _____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p><p>(2)在上述过程中,人眼球结构中的[ ] 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 ____于胶卷。</p><p>(3)当你走出电影院时,感觉到光线太亮,这时你眼球内的虹膜就会调节眼的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使之变小。</p><p>(4)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的曲度增大,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造成近视,需要戴____镜矫正。</p></div></div>
<div><p>【答案】 8角膜 7晶状体 5玻璃体 晶状体 2视网膜 4视神经 7]晶状体 2视网膜 瞳孔 前 凹透</p><p>【解析】试题图中1脉络膜,2视网膜,4视神经,3巩膜,5玻璃体,6眼肌,7晶状体,8角膜。</p><p>(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8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7晶状体和5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4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7晶状体的曲度的变化,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上,因此2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胶卷。</p><p>(3)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人体进入暗处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当光线太强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p><p>(4)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可以戴凹透镜来纠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17950755119_ST/SYS201904171035017950755119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6是指的_____,7是指的_____。</p><p>(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____;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_____。</p><p>(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___血变成了_______血。</p><p>(4)血液流经肺泡由____血变成了_____血。</p><p>(5)某人患肠炎,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药物到达患处经过心脏___次。</p><p>(6)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是_____________, 它们的的作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循环 体循环 动脉 静脉 静脉 动脉 2 房室瓣 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p><p>【解析】试题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p><p>(1)识图可知:图中的6是指肺静脉,7是指主动脉。</p><p>(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图中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体循环。</p><p>(3)由M到N处,血液流经了组织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p><p>(4)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p><p>(5)某人患肠炎,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青霉素到达肠部的路径是:上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药物到达患处两次经过心脏。</p><p>(6)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它们的的作用都是防止血液倒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徐杨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20523253557_ST/SYS201904171035020523253557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将(1)(2)(3)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那么10分钟后,取出并加碘液,摇均,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p><p>(2)(1)和(2)的结果对比说明__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它能消化淀粉;(1)和(3)的结果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能促进淀粉的消化。</p><p>(3)如果将(2)号试管的清水改成唾液,然后将(1)号和(2)号试管分别放入37℃和80℃的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加碘、摇均,能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号 唾液 唾液淀粉酶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号</p><p>【解析】试题(1)将(1)(2)(3)这三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恒温水浴10分钟后,取出加碘液并摇均,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色,说明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3号试管部分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被分解.</p><p>(2)对比1号试管与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对比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这是因为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p><p>(3)酶的催化能力还受温度的影响,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如果将(2)号试管的清水改成唾液,然后将(1)号和(2)号试管分别放入37℃和80℃的水中,2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失去活性,试管中的淀粉将不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色.</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