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p><p>A. 太湖 B. 太湖里所有的鱼 C. 太湖里的水草 D. 太湖里的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太湖,既包括了太湖这个地方的环境,也包括了河流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符合题意;<br />太湖里所有的鱼,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太湖里的水草,只有植物,没有其他的生物,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太湖里的水,只有环境,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时,通常第二步是( )</p><p>A. 作出假设 B. 得出结论</p><p>C. 观察并提出问题 D. 制定与实施计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交流、得出结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不动,由此可判断污点的位置是( )</p><p>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临时装片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增强光合作用强度的是</p><p>A. 适当增加氧气浓度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p><p>C. 适当降低氧气浓度 D. 适当减少二氧化碳浓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增加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会引起作物萎蔫现象,若问题严重,则解决的办法是</p><p>A. 大量浇水 B. 移栽作物 C. 减少光照 D. 疏松土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施肥后浇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使土壤溶液浓度小于作物细胞的浓度,使作物细胞正常吸水。此时采取的措施是大量浇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有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作为条 件的对照组的装置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283569405923_ST/SYS201902101006283569405923_ST.001.png" width="336"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 B. 丙 C. 乙和丙 D. 乙或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甲乙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绿色植物,探究的是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释放出氧气,乙丙有两个变量光照和绿色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因此能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装置是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p><p>A. 脂肪 B. 水 C. 维生素 D. 糖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无机物,不含碳,不能燃烧,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p><p>A.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p>C.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p><p>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p><p>C、消费者 D、分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因此 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消化被直接吸收的是</p><p>A.蛋白质、淀粉、无机盐 B.水、无机盐、维生素</p><p>C.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D.水、无机盐、纤维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DNA主在存在于染色体上</p><p>B.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p><p>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RNA组成</p><p>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来自母方</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生殖过程中,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来自母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DDT能通过食物链积累,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p><p>A. 浮游植物 B. 企鹅 C. 磷虾 D. 植食性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浮游植物、企鹅、磷虾、植食性鱼类,可以组成食物链:浮游植物→磷虾→企鹅、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企鹅。有毒物质农药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浮游植物→磷虾→企鹅”或“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企鹅”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企鹅,因此生物中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企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p><p>A.将传染病患者隔离起来 B.饭前便后勤洗手</p><p>C.按照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D.经常参加体育锻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经唾液消化后的食物基本上由口腔吸收</p><p>B. 蛋白质在胃内被彻底消化</p><p>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p><p>D. 水和维生素也要经过消化以后才可以被吸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口腔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使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不具有吸收功能,A错误;</p><p>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错误;</p><p>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C正确;</p><p>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储藏蔬菜和水果时,往往要向仓库中通往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低温冷藏,其目的是</p><p>A. 杀灭仓库害虫 B. 促进空气流通 C. 抵制呼吸作用 D. 利于营养积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br />另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据此原理,在储藏蔬菜和水果时,通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抑制了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蔬菜、水果的储藏时间。因此“储藏蔬菜和水果时,往往向仓库中通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或低温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能把亲代性状传给子代的是</p><p>A. 脑细胞 B. 体细胞 C. 生殖细胞 D. 神经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亲代的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澄清的石灰水做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可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p><p>A. 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都是二氧化碳 C. 不含氧气 D. 含有氧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很快变浑浊,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夫妻所生后代的性别,决定于发育成后代的受精卵中的</p><p>A. 常染色体的数量 B. 常染色体的组成类型</p><p>C. 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 D. 性染色体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夫妻所生后代的性别,取决于发育成后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毒品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p><p>B. 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并危害社会</p><p>C. 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毒者猝死</p><p>D. 吸毒时能感受到强烈的快感,可以少量吸食毒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使荔枝在短期内保持原有的鲜味和口感,下列保存方法中最佳的是</p><p>A. 用盐腌制 B. 烘干保存 C. 使用保鲜袋并放入冰箱 D. 煮熟后再保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保存蔬菜常采用冰箱冷藏的方法,其一是因为是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温度低,可降低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蔬菜的保存。冷冻会使蔬菜细胞破裂、盐渍会使蔬菜失水、晒干也会使蔬菜失水,从而破坏蔬菜的营养结构,使蔬菜不再新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人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HIV</p><p>B.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p><p>C. 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接种艾滋病疫苗</p><p>D. 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A错误;<br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错误;<br />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C错误;<br />HIV攻击、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p>A. 小肠长5~7米 B. 小肠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p><p>C. 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化 D. 小肠的蠕动速度很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肠很长,约5-6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消化和吸收,A不符合题意;<br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不符合题意;<br />小肠中含有丰富的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C不符合题意;<br />小肠的蠕动速度快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无关,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为探究植物的呼吸,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的两朵康乃馨和微波炉烤干的两朵康乃馨分别用线吊在甲、乙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放在黑色塑料袋里密封放置一昼夜。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甲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瓶内石灰水无变化</p><p>B. 将燃烧的火柴伸入乙瓶中会熄灭,伸入甲瓶中会继续燃烧</p><p>C. 在实验中,乙瓶起对照作用</p><p>D. 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甲瓶内放置的新鲜康乃馨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瓶内放置的是烤干的康乃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石灰水无变化,A正确;</p><p>由于燃烧需要氧气,装有新鲜的康乃馨的瓶内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火柴会熄灭;装有烤干的康乃馨的瓶内,植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没有消耗,火柴继续燃烧,B错误;</p><p>在实验中,乙瓶起对照作用,C正确;</p><p>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304538443176_ST/SYS201902101006304538443176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试管①和④试管可作为对照</p><p>B. 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②</p><p>C. 试管②和③证明温度影响馒头的消化</p><p>D. 实验证明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为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管①和试管④有两个变量是唾液和温度,不符合对照实验变量唯的原则,不能作为对照,A错误;<br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②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B正确;<br />试管②和试管③有两个变量是唾液和温度,不符合对照实验变量唯的原则,不能作为对照,C错误;<br />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但是不能证明被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定决定有酒窝的基因为B;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b。父亲有酒窝,母亲无酒窝,女儿有酒窝。该女儿的基因组成是</p><p>A. B B. b C. Bb D. BB</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假设决定有酒窝的基因为B,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b,母亲无酒窝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给女儿的控制酒窝有无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女儿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B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B. 生存竞争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p><p>C.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A正确;<br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B错误;<br />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正确;<br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B. 生物圈包括所有大气圈、水圈和整个岩石圈</p><p>C.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圈一个共同的家</p><p>D. 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A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圈一个共同的家,C正确;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如水、阳光等,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过程中包含着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两种变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是: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能量转变: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土壤植物也能正常生存</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一般情况下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溶液的水分和无机盐生长。不过没有土壤植物在水中也能生长,其原因是水中也含有植物生长的无机盐。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粮中的营养物质比粗粮更丰富</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牙齿能够咬断、撕裂和研磨食物,所以,它们具有消化作用</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通过牙齿对食物进行粗加工,食物才能由胃肠道消化吸收后被人体利用。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进一步构成食物网,由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营养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体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隐性性状就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性性状是在控制生物的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而不是隐性性状就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所以题干的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做到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均相同</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做到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变量均相同而且适宜。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高倍镜比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所以在把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细胞变少,变大,变暗。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308091847557_ST/SYS201902101006308091847557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由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图中A表示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p><p>(2)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 “草→鼠→X→鹰”,X代表的是_________,在此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p><p>(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p><p>(4)在此食物网中,如果食草昆虫全部死亡,则受影响最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p><p>(5)图中植食性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6)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p></div></div>
<div><p>【答案】 4 绿色植物 生产者 蛇 鹰 A 青蛙 食草昆虫、鼠、兔 捕食和竞争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解析】(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图中A表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生产者。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A→兔→鹰、A→鼠→鹰、A→鼠→蛇→鹰、A→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r />(2)在食物链“草→鼠→X→鹰”,X代表的是蛇。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失的就越多,最高营养级所获得能量就越少。所以,鹰获得能量最少。<br />(3)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位于食物链始端的生产者数量最多;在一个食物网中,正常情况下,数量最多的生物就是生产者--绿色植物。<br />(4)从图中看出,青蛙主要以食草昆虫为食,所以在此食物网中,如果食草昆虫全部死亡,则受影响最大的生物是青蛙。<br />(5)食物链的第一环节是生产者即植物,第二环节的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即植食性动物。因此图中植食性动物包括兔、鼠、食草昆虫。在此生态系统中,鹰以蛇为食,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与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br />(6)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消化系统中的变化示意简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310133800452_ST/SYS201902101006310133800452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消化道表示的是________,它是食物________的主要部位。 </p><p>(2)下列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 用的是 ______ 。   </p><p>A. 唾液  B. 肠液   C. 胆汁  D. 胃液</p><p>(3)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p><p>(4)图中表示消化酶的作用是________,饭后一段时间,血液A与血液B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明显增多。</p></div></div>
<div><p>【答案】 小肠 消化和吸收 B 葡萄糖 分解(或消化)食物(或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p><p>【解析】(1)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图中消化道表示的是小肠,它是食物被消化的主要部位。<br />(2)唾液中只含有淀粉酶,找你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br />肠液中含有多种酶,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br />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属于物理性消化,但不能消化淀粉和蛋白质;<br />胃液中只含有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但不能消化淀粉和脂肪。<br />因此,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肠液,故选B。<br />(3)淀粉在肠液、胰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因此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br />(4)图中所示消化酶的作用是把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消化为可吸收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饭后一段时间,小肠毛细血管吸收了大量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因此血液A与血液B的主要区别是血液A中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明显增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312165753347_ST/SYS201902101006312165753347_ST.001.png" width="519"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请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p><p>(2)第⑤步骤的名称为______;第④步实验操作中所滴加的液体是______,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______。</p><p>(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p><p>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产物是淀粉</p><p>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p><p>C.淀粉遭到碘酒会变蓝      </p><p>D.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叶绿体的部位才能进行</p><p>(4)步骤⑥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______色;叶片变成______色。</p></div></div>
<div><p>【答案】 ②⑦③⑥⑤④⑤①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漂洗 碘液 淀粉 A 绿 黄白</p><p>【解析】图中,①显色观察、②暗处理、③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④滴加碘液、⑤清水漂洗、⑥酒精脱色、⑦遮光并光照。</p><p>(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②暗处理、⑦遮光并光照、③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⑥酒精脱色、⑤清水漂洗、④滴加碘液①显色观察.因此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是②⑦③⑥⑤④①。图②(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第⑤步骤的名称为漂洗;第④步实验操作中所滴加的液体是碘液,目的是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淀粉。</p><p>(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p><p>(4))⑥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某家庭成员一些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 征</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父 亲</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母 亲</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女 儿</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酒窝</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酒窝</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酒窝</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酒窝</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耳垂</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耳垂</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耳垂</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耳垂</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舌头能否卷曲</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卷曲</p></td><td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卷曲</p></td><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卷曲</p></td></tr></table><p> </p><p>(1)表格中涉及的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p><p>(2)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p><p>(3)若控制有酒窝的是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的基因是a;请写出家庭成员控制酒窝性状的基因组成; 父亲:_______ ;母亲:__________ ;女儿: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性状 遗传 Aa Aa aa</p><p>【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有酒窝与无酒窝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r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r />(3)若决定有酒窝的基因为A,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控制酒窝有无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313706304833_DA/SYS201902101006313706304833_DA.001.png" width="308"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即无酒窝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