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02:1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3社会行为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交流信息的是( )</p><p>A. 公鸡找到食物后发出“咯咯”的叫声    B. 雌性萤火虫尾端发出闪闪荧光</p><p>C. 狗嗅气味来找到回家的路    D.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信息交流即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主要是靠</p><p>A. 气味</p><p>B. 表情</p><p>C. 舞蹈</p><p>D. 声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 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工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可见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p><p>A. 乌贼喷墨    B. 虎啸山林    C. 雄鸡报晓    D. 猴王称霸</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鸟贼喷墨是为了保护自己,是防御行为。虎啸山林,老虎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雄鸡报晓是鸡的先天性行为,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等级次序。猴王称霸,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明显的等级次序,因此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p><p>A.为防止田鼠危害农作物,用毒鼠强将田鼠赶尽杀绝</p><p>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青虫</p><p>C.值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p><p>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做通讯,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种类减少,在菜地中喷洒农药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p><p>A. 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p><p>B. 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p><p>C. 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p><p>D. 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这种行为是指蜜蜂一出生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体现了蜜蜂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因此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的行为还属于社群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群体中形成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组织  分工  等级</p><p>【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尾,工蚁的职能是筑巢、觅食、喂养幼蚁等;兵蚁的主要职能是保卫蚁穴。根据动物社群行为的特点,分析回答:</p><p>⑴ 在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        ,体形最大的是      。</p><p>⑵ 当工蚁外出寻找食物时,靠头上的       与伙伴交流。</p><p>⑶ 蚂蚁的社群生活,对于它们更好地               ,维持          的生存有重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⑴工蚁 蚁后    ⑵触角   ⑶适应环境   个体和种族</p><p>【解析】试题分析:(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的社会行为就是群居,互相分工合作,抵挡外敌,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蚂蚁属于节肢动物昆虫,因此蚂蚁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的,因此,蚁群中数目最多的是工蚁,体型最大的是蚁后。</p><p>(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他靠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是靠头上的触觉来与伙伴交流。</p><p>(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具有等级,如蚂蚁的个体很弱小,难以独立生存,但是如果一群蚂蚁在一起,互相分工、密切合作,就会变得很强大,有利于抵挡外敌,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p></div></div>
<div><p>【答案】通讯</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546564686504_ST/SYS201904121023546564686504_ST.001.png" width="354"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p><p>实验步骤:</p><p>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p><p>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p><p>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p><p>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p><p>(1)这个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xa0;.    </p><p>(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xa0;.    </p><p>(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________&#xa0;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p><p>(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或者蚂蚁不喜欢甜的食物)  糖  加糖水  设置重复组</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本题以“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为知识背景,包括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和处理数据能力.</p><p>解:(1)该实验研究蚂蚁是否爱吃甜的食物,做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此题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或者蚂蚁不喜欢甜的食物)皆可以.</p><p>(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糖.</p><p>(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较少的或没有蚂蚁聚集在加清水的棉花团附近,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p><p>(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设置重复组,能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p><p>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或者蚂蚁不喜欢甜的食物);</p><p>(2)糖;</p><p>(3)加糖水;</p><p>(4)设置重复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鸟,当发现敌害时,它们会大声鸣叫,或者狂奔,或者使劲扇动翼,做起飞状,使群体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者快速逃生.    </p><p>(1)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原因是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    </p><p>(2)鸟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进行的.    </p><p>(3)鸟类的这种行为对这个群体的意义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社会  分工  鸣叫  狂奔  扑翼  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p><p>【解析】(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一定的组织,有的还形成等级次序。资料中提到的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理由是有明确的分工。<br />(2)动物的声音、动作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所以发现敌害时,鸟的鸣叫、狂奔、扑翼等动作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br />(3)这种行为对于群体的意义是有利于种族的繁衍生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和工蚁.蚁后的职能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保卫等.根据动物的行为 特点,结合如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dc8109d/SYS201712310133034117712547_ST/SYS201712310133034117712547_ST.001.png" width="279"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蚂蚁的身体由很多____________构成.    </p><p>(2)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它靠___________(填“语言”“动作”或“气味”)传递信息.小明说:“像妈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    </p><p>(3)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这是__________________行为的重要特征.哪些动物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请再举2例: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体节  气味  社会  蜜蜂  狒狒</p><p>【解析】(1)蚂蚁的身体由很多 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蜜蜂、狒狒、猴群等动物像蚂蚁一样有明确的分工,前提是必须能随时就行交流,故正确;(3)蜜蜂、狒狒、猴群等动物像蚂蚁一样有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制度等的社群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比较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p><p>相似性:                                       </p><p>区别:                                       .</p></div></div>
<div><p>【答案】相似性:都有分工,形成组织,还有等级,群体间都有信息交流。</p><p>区别:人的社会行为更复杂更高等,人的交流有语言和文字,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p><p>【解析】试题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人类也属于动物,人类社会也具有明确的分工如不同的职业部门,有的还有等级如长幼尊卑,领导、下属等,有不同的组织,因此,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具有相似性:都有分工,形成组织,还有等级,但人的社会行为更复杂更高等,人的交流有语言和文字,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动物的社会行为比较简单,没有语言交流,没有道德约束。</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级上册生物 5.2.3社会行为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