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器官的结构是</p><p>A.血液 B.睾丸 C.咽 D.静脉</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睾丸、咽、静脉都属于器官。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p><p>A. 形成生殖器官 B. 身高增长缓慢</p><p>C. 出现第二性征 D. 大脑重量显著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中小朋友的饮食习惯,最可能导致缺乏的营养物质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e00f0062/SYS201712302317380334183996_ST/SYS201712302317380334183996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中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是</p><p>A. 经常服用维生素D</p><p>B. 食用加碘食盐</p><p>C. 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p>D. 多吃蔬菜和水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维生素及其缺乏症配对正确的是</p><p>A.维生素A﹣﹣坏血病 B.维生素B﹣﹣夜盲症</p><p>C.维生素C﹣﹣脚气病 D.维生素D﹣﹣佝偻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和皮肤粗糙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等;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马铃薯俗称土豆,我国已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已经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第四大主粮作物。之所以将土豆由蔬菜转为主粮,是由于其主要成分是</p><p>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切开的马铃薯切面上滴加碘液,发现切面变蓝,则说明马铃薯含淀粉,在营养成分上,马铃薯跟水稻、小麦、玉米更加接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红细胞不能运载的物质是</p><p>A.氧 B.一氧化碳 C.养料 D.二氧化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因此红细胞还能运载一氧化碳。血液中的养料主要由血浆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出的血是从哪里流回左心室的?( )</p><p>A. 左心房 B. 下腔静脉 C. 肺静脉 D. 上腔静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考血液循环的路径。</p><p>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出发,进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到达毛细血管,进入各级小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路径。右心房的血液再经过肺循环回到左心房,随后流入左心室,因此,主动脉流出的血是从左心房流回左心室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p><p>A. 平衡膳食 B. 适度运动</p><p>C. 拒绝毒品 D. 长期熬夜学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长期熬夜学习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发炎时,( )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p><p>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浆 D. 血小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 看得清远处的物体 B. 晶状体曲度变大</p><p>C. 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D. 眼球前后径变小</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而不是看得清远处的物体,A错误;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B正确;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后方,C错误;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变大,而不是变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二氧化碳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p><p>A. 酸雨 B. 臭氧空洞</p><p>C. 温室效应 D. 植物光合作用增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气体过多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谨乱砍滥伐森林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中,有明显安全隐患的是</p><p>①过期食品 ②受潮发霉的粮食 ③三无食品 </p><p>④无公害农产品 ⑤绿色食品 ⑥有机食品</p><p>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安全过程。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①过期食品、②受潮发霉的粮食、③三无食品有明显安全隐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p><p>A. 呼出二氧化碳 B. 皮肤排汗 C. 食物残渣的排出  D. 排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p><p>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是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器官中,只属于一个系统的是</p><p>A.咽 B.卵巢 C.胰腺 D.心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卵巢属于生殖系统和内分泌器官,胰腺即属于内分泌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心脏属于循环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女性在月经期,除下列哪一项外都需尽量避免</p><p>A.加夜班 B.饭后散步 C.体育竞技活动 D.洗冷水浴</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保健。一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二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月经用品要干净、卫生,以防感染;三要注意饮食,不受寒着凉,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此外还要有适当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重的体力劳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早餐要吃少,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饱(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俗话说早餐要吃少,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饱,不符合合理营养的要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分输血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成分输血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气的含量(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研究表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通常抽血时针管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伟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p><p>(1)闹钟响起,小伟匆匆起床,这属于 反射。</p><p>(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尿急了。此时尿意是在尿液刺激膀胱后再上传到人的 产生的。</p><p>(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 分泌的雄性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p><p>(4)小伟早餐是牛奶和面包,其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小伟消化道的 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p><p> </p></div></div>
<div><p>【答案】(1)复杂(条件);</p><p>(2)大脑或大脑皮层;</p><p>(3)睾丸;</p><p>(4)小肠;</p><p>【解析】</p><p>试题分析:“闹钟响起,小伟匆匆起床.”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称之为条件(复杂)反射。经过了一夜,他感到尿急了。此时尿意是在尿液刺激膀胱后再上传到人的大脑或大脑皮层产生的。睾丸是男性重要的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在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表现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等。人体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043303447851_ST/SYS201904201033043303447851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低/高)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若想更换物镜,应转动_____.</p><p>(2)你认为图2中的是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p><p>(3)实验过程中,需在乙图的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p><p>(4)医生给你测量脉搏时通常选取的血管是前臂的_____(桡动脉/肱动脉).</p></div></div>
<div><p>【答案】 低 转换器 毛细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桡动脉</p><p>【解析】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我们选取的材料一般是颜色浅的小鱼,色素少 ,有利于观察,观察时需要用到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特点来区分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p><p>(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需要用到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在显微镜的操作中,需要更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拉动物镜进行转换。</p><p>(2)图2中的血管2内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由此判断,这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p><p>(3)鱼用鳃呼吸,从水中获取氧气,因此,实验过程中,需在乙图的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持小鱼的正常呼吸。</p><p>(4)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压。一般说的血压是指肱动脉的血压,因此,医生给你测量脉搏时通常选取的血管是前臂的肱动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某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p><p>材料用具:培养皿、小麦种子40粒、清水、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p><p>(1)请你对此作出科学的假设: 。</p><p>(2)请根据上述材料用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p><p>①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p><p>②在甲、乙两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 粒小麦种子;</p><p>③向甲喷洒“模拟酸雨”,乙喷洒 ;</p><p>④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p><p>(3)上述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 。</p><p>(4)如果要探究pH值分别为5.5、5、4.5、4、3.5这五种不同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p><p>是否有影响,应设置 个实验装置。</p><p> </p></div></div>
<div><p>【答案】(1)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p><p>(2)②20 ③清水 </p><p>(3)水的pH值</p><p>(4)6</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提议,我们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20粒大豆种子,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培养皿条件完全相同,放置等量的大豆种子,每天喷洒清水。如果要探究pH值分别为5.5、5、4.5、4、3.5这五种不同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我们还应加上对照组,一共六个实验装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