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00:5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这有利于(   )</p><p>A. 逃避敌害    B. 寻找配偶</p><p>C. 获得食物    D. 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对于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而形成的行为,学习行为越多,适应能力越强,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加复杂、高等,这说明脊椎动物更能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海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xa0;&#xa0;&#xa0;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b0a1fd07/SYS201904121752388233701248_ST/SYS201904121752388233701248_ST.001.png" width="44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D与其他三者不同</p><p>B. 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p><p>C. A中猩猩钓食蚂蚁,猩猩属于觅食行为,蚂蚁具有社会行为</p><p>D. 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获得途径上来看,B属于先天性行为,而ACD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C蚯蚓和D猩猩比较,D猩猩高等,它的学习能力较强,B正确;A中猩猩钓食蚂蚁,猩猩属于学习行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C错误;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繁殖行为</p><p>A. 两性动物的识别    B. 求偶    C. 交配    D. 迁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迁徙不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性引诱剂杀灭农业害虫是利用(    )</p><p>A.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昆虫之间的通讯</p><p>C.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昆虫的迁徙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昆虫前来,从而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之间的通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p><p>A.黑猩猩     B.蚯蚓     C.羊     D.大山雀</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强.在各选项中的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行为最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 大山雀喝牛奶    B. 蚯蚓走迷宫</p><p>C. 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D. 鹦鹉说“你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鹦鹉说:“你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图解,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b0a1fd07/SYS201904121752394968764078_ST/SYS201904121752394968764078_ST.001.png" width="431"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________&#xa0;。</p><p>(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劳伦斯在这里采用的主要是________&#xa0;法。</p><p>(3)说说两种方法的相同点: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  观察  实验  观察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p><p>【解析】试题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2)(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由题意可知,劳伦斯在对小野雁行为的研究的方法属于观察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英国科学家珍妮长期在非洲森林研究黑猩猩的行为,她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分称为________行为;此外珍妮还发现,黑猩猩能用草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黑猩猩这种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行为。珍妮以上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____法。</p></div></div>
<div><p>【答案】  社会(社群)  后天学习(学习)  观察</p><p>【解析】试题分析: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称为社群行为,如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就属于社群行为,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黑猩猩能用草根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就属于学习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等,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体在(         )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内外刺激</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想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p><p>(1)提出问题:________?    </p><p>(2)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对照组叶是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    </p><p>(3)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________。</p><p>A.1只&#xa0;&#xa0;&#xa0;&#xa0; B.10只。</p><p>你的理由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  甲组  乙组  B  实验数量过少,易受偶尔因素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学生对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涉及了操作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的理解。</p><p>(1)根据在两块滤纸上分别涂上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汁液和豆科植物叶片的汁液,观察菜青虫更趋向于去哪里取食,可以提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吗?(2)设置对照实验: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里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甲组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作为对照组的叶片是乙组其他植物的叶;(3)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故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10只,选B。</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八级上册生物 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同步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