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6.2 生物进化的历程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035518f4/SYS201904121754030011326440_ST/SYS201904121754030011326440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的结构比甲复杂</p><p>B.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p><p>C.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p><p>D.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由甲进化为乙,因此甲的结构比乙的简单,A正确;<br />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B错误;<br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C正确;<br />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从该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24/10/2c1f2265/SYS201808241007368325638281_ST/SYS201808241007368325638281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p><p>B. 在地层中出现化石最早的生物是c</p><p>C. 较a和b而言,a和e的亲缘关系更近</p><p>D. a一定比c高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A符合题意;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B不符合题意;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而它们与e亲缘关系较远,C不符合题意;据图f→b→a比f→e→d→c的进化历程短,因此可推测,c比a高等,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为成体,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这种现象属于( )</p><p>A. 过度繁殖 B. 遗传和变异 C. 生存斗争 D. 适者生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几何比率增长的倾向,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少数能发育为成体,是生存斗争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实驗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 )</p><p>A. 猕猴 B. 狒狒 C. 黑猩猩 D. 金丝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类人猿中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狒狒、猕猴、金丝猴与黑猩猩相比,同人类的形态结构相似较少,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们选择代替人类做实验的动物,最好选择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现代类人猿:黑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p><p>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低等到高等</p><p>C. 从水生到陆生 D. 从少数到多数参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 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原始的陆生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 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由多细胞到单细胞 B. 由简单到复杂 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养禽畜和栽培作物比在自然状态下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这主要是长期受人工选择的影响。下列关于人工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人们对生物的性状选择有多方面的需要</p><p>B. 人工方法能获得更多的变异来源</p><p>C. 人们通过生产活动能创造更丰富的环境条件,使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p><p>D. 人工选择可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多细胞生物是( )</p><p>A. 海蛰 B. 涡虫</p><p>C. 蛔虫 D. 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海蛰属于腔肠动物,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 )</p><p>①藻类 ②蕨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苔藓植物</p><p>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③④</p><p>C. ①⑤②④③ D. ③①④②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①藻类植物→⑤苔藓植物→②蕨类植物→④裸子植物→③被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 )</p><p>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线性动物 D. 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p><p>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因此选项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线形动物。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p><p> </p></div></div>
<div><p>【答案】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故答案为: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滨海县是中国著名的首乌之乡.位于黄河故道入海处的特质土壤中生长的首乌(如图),具有“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之功效.</p><p>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7/035518f4/SYS201904121754045655674871_ST/SYS201904121754045655674871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何首乌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因此,可推测何首乌属于种子植物物中的________ 植物.从进化历程上看,它比苔藓植物发生________ (早/迟).</p><p>(2)中药何首乌又有生首乌和制首乌________ 之分,药用功能有所不同,如生首乌功能解毒、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从生物多样性看,这属于________ 多样性.</p><p>(3)何首乌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说明何首乌具有________ 价值.其实,对于何首乌的功用尚有待进一步开发,说明其还具有________ 价值.</p><p>(4)何首乌种植中易发生叶斑病,是由某些杆菌引起的.这些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________ (寄生/腐生).在结构上,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________ .</p><p>(5)何首乌还会遭受蚜虫侵害.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属于同翅目蚜科.同翅目蚜科含107属2280种.从生物分类上看,“种”、“目”、“科”、“属”等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p><p>(6)蚜虫防治有多种方法,但总有蚜虫成活下来,并能产生一些具有抗性的品种.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是经过________ 选择,结果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被子 迟 品种 生物种类 直接 潜在 寄生 细胞核 目、科、属、种 自然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p><p>【解析】(1)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根、茎、叶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何首乌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属于被子植物。<br />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从进化历程上看,何首乌比苔藓植物发生迟。<br />(2)中药何首乌又有生首乌和制首乌,属于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栽培植物,属于不同品种。生首乌功能解毒、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从生物多样性看,这属于生物种类多样性。<br />(3)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何首乌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说明何首乌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对于何首乌的功用尚有待进一步开发,说明其还具有潜在价值。<br />(4)何首乌种植中易发生叶斑病,是由某些杆菌引起的,这些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寄生。在结构上,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而蘑菇属于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腐生,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br />(5)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br />(6)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蚜虫防治有多种方法,但总有蚜虫成活下来,并能产生一些具有抗性的品种,原因是经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r />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p><p> </p></div></div>
<div><p>【答案】水生;陆生;简单;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始祖鸟化石是________ 类进化成________ 类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 爬行 鸟</p><p>【解析】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过渡的类型。</p></div></div>
<div><p>【答案】鱼类 爬行类</p><p>【解析】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8/10/8977018f/SYS201903081003558270805098_ST/SYS201903081003558270805098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3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①和②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 . </p><p>(2)图中动物类群④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_ , 体表被________ . </p><p>(3)植物类群⑤的________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p><p>(4)能证明④可能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证据是________ 化石. </p><p>(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规律.</p></div></div>
<div><p>【答案】 两栖类 哺乳类 被子植物 翼 羽毛 种子 始祖鸟 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p><p>【解析】图中:①两栖类,②哺乳类,③被子植物,④鸟类,⑤裸子植物,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p><p>(1)由图题干中的生物进化树:可知,①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两栖类,②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③所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br />(2)图中动物类群④属于鸟类,其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br />(3)植物类群⑤属于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但是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r />(4)图中动物类群④属于鸟类,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br />(5)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