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第2单元第1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章末检测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p><p>B. 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p><p>C. 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p><p>D.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故A正确;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故B错误;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故C正确;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p><p>A. 目镜 B. 反光镜 C. 转换器 D. 光圈</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在视野中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就算对好光了。使用显微镜对光的过程中,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因此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反光镜。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p><p>A. 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p><p>B. 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p><p>C.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p><p>D.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容易找到物像,然后改用高倍镜,A正确;<br />要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载玻片,不能用餐巾纸,否则会在载玻片上留有纸纤维而影响观察,B错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物像与原物像相比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大,物像较模糊,C正确;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植物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的是</p><p>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细胞壁和细胞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番茄细胞结构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p><p>B. 番茄汁中的酸味物质存在于液泡中</p><p>C. 番茄的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p><p>D. 番茄叶肉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化器的结构有叶绿体和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A正确;</p><p>B、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番茄汁中的酸味物质存在于液泡中.B正确;</p><p>C、番茄属于植物,植物的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A错误;</p><p>D、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p><p>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5×物镜10×</p><p>C. 目镜16×物镜10× D. 目镜16×物镜4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A的放大倍数=10×5=50(倍),B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C的放大倍数=16×10=160(倍),D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br />A选项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p><p>A. 清洁干净 B. 染色 C. 薄而透明 D. 形状规则</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发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p><p>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实验步骤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其中在“染”这一步,需要在盖玻片的一端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由于染色时用稀碘液,成弱碱性,因为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染色体,故细胞核染色最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明亮的光源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好地看清细胞的内部构造,下列选择中最好的搭配是</p><p>A. 大光圈,平面镜 B. 大光圈,凹面镜</p><p>C. 小光圈,凹面镜 D. 小光圈,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p><p>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细胞外部的细胞膜又极薄,透光性较强,所以观察时应使视野变暗才能观察清楚,应该选用较小的光圈,平面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p><p>B. 番茄中酸酸味道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p><p>C. 毛细血管壁的细胞和肺泡内的细胞都是单层细胞,有利于物质的交换</p><p>D. 生命活动不旺盛的细胞,细胞质不流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线粒体,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2)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p><p>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A正确;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番茄中酸酸味道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B正确;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在此处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细胞质流动的较快,生命活动不旺盛的细胞内细胞质流动的较慢,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细胞和生物圈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C. 人的神经细胞中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p><p>D. 某种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两种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组织 B. 器官 C. 细胞 D. 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p><p>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p><p>B. 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p><p>C. 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p><p>D.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符合题意,A正确;</p><p>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B错误;</p><p>C、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正确;</p><p>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p><p>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染色体 C. 叶绿体 D. 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新的噬菌体,这是因为DNA是</p><p>A. 提供能量的物质 B. 控制性状的单位</p><p>C. 主要的遗传物质 D. 遗传物质的载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C。</p><p>【考点分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正对通光孔。</p><p>(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p><p>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p><p>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p><p>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p><p>(3)观察人血涂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26/10/d01e8f89/SYS201903261005214553570059_ST/SYS201903261005214553570059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低倍物镜 C A</p><p>【解析】(1)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br />(2)如果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应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使物镜靠近载玻片,重新寻找物像,故选C。<br />(3)分析视野图象可知:A人血涂片、B洋葱表皮细胞、C蚕豆下表皮气孔,故选A。<br />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a2f036f8/SYS201904210923358165649220_ST/SYS201904210923358165649220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____________ 。(用字母排序)</p><p>A.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p><p>B.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p><p>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p><p>(2)观察时应先选用________物镜。(填“高倍”或“低倍”)</p><p>(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p><p>(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p><p>(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___________上。</p><p>(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____________面镜对着光源。</p><p>(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p></div></div>
<div><p>【答案】②①③ 低倍 遮光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600 左下方 物镜 凹面镜 d </p><p>【解析】</p><p>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p><p>(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①③。</p><p>(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p><p>(3)对光时,应选用遮光器和反光镜来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p><p>(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50×;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200×;15×目镜和1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150×;15×目镜和40×物镜结合,放大倍数是600×,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600倍。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当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到视野中央。</p><p>(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移动,污点可能在物镜上。</p><p>(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蚕豆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中,同学们制作了临时装片,观察到如图所示结果.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cd309106/SYS201904091032030184386074_ST/SYS201904091032030184386074_ST.001.png" width="500"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现有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酒精④碘液四瓶试剂,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p><p>(2)甲图视野中出现的情况是因为______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p><p>(3)乙图中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部分重叠,原因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___.</p><p>(4)丙图视野中的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通过气孔进出的物质有_________.</p><p>(5)丁图物像比较模糊,应转动______使视野清晰.</p></div></div>
<div><p>【答案】 ①④ 盖 没有展平 氧气、二氧化碳 细准焦螺旋</p><p>【解析】试题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实像;换成高倍镜后可以观察到体积大,数目少的细胞;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滴、吸);(3)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p><p>(1)“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①清水;“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④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是①④;(2)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3)在乙图中,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没有将表皮展平;(4)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通过气孔进出的物质有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5)丁图物像不清晰,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视野清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p><p>①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均匀浸润全部标本;</p><p>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p><p>③用_________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p><p>④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p><p>⑤把牙签上的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p><p>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_;</p><p>⑦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div></div>
<div><p>【答案】 ④⑦③⑤②⑥① 消毒 碘液</p><p>【解析】</p><p>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p><p>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擦是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即④;滴是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即⑦;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即③;涂是指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即⑤;盖是指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即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即⑥;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即①。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④⑦③⑤②⑥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719beba6/SYS201712310109395492281311_ST/SYS201712310109395492281311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说明图上各标号的含义。箭头表示________;不同颗粒表示________。</p><p>(2)列举能进、出细胞的物质各一种:能进入细胞的物质有________;能排出细胞的物质有________。</p><p>(3)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向 不同物质的分子 氧、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尿素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解析】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r />(1)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向;不同颗粒表示不同物质的分子。<br />(2)能进入细胞的物质有氧、水、无机盐,能排出细胞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尿素。<br />(3)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