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3单元第6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章末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是</p><p>A. 平原绿化工程 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p><p>C. “三北”防护林工程 D.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不包括</p><p>A. 热带雨林 B. 热带沙漠 C. 落叶阔叶林 D. 常绿阔叶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我国不具备热带沙漠气候条件,故植被类型不以热带沙漠为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热带雨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p><p>B. 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丰富,叶片终年常绿</p><p>C. 我国的台湾、海南、云南都有热带雨林分布</p><p>D. 热带雨林的植物往往在春、夏季开花,冬季不开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我国主要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解答时可以从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特点、种类方面来分析</p><p>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多雨,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植物四季长青,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的栖息居所,动、植物种类丰富。我国在气候上属于热带地区的有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的南部和西藏东南部.除海南岛外,其余地区均位于20°N以北,处于热带的北缘,这些地域全年高温多雨,适于雨林植被的生长.我国的这种非典型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河口、西双版纳景洪一带的河谷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低山河谷地区,但以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为典型,受季风热带气候的影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是雨林的北部边缘类型或将之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之间的“常绿季雨林”。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我国植被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 草原沙漠化严重 B. 我国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p><p>C. 人均森林面积少 D.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乱砍滥伐导致我国森林草原严重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草原沙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p><p>A. 长期干旱,造成土地沙化 B.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p><p>C. 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D.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矿产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高原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其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出现了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p><p>A. 大气污染</p><p>B. 火山喷发</p><p>C. 植被遭受破坏</p><p>D. 土壤污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盘根错节,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植被能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而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造成植被减少是造成的沙化土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p><p>由于人类的活动,使森林遭到严重的砍伐,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加上过度放牧、开垦等造成植被严重破坏,从而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因此,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出现了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植被遭受破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绿色植物作用的是( )</p><p>①吸尘 ②杀菌 ③调节空气湿度 ④美化环境 ⑤消除噪声</p><p>A. ①②④⑤</p><p>B. ①②③④⑤</p><p>C. ①③④⑤</p><p>D. ①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合成的有机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给整个生物界提供能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维持着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即在生物圈中为‘碳---氧’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通过蒸腾作用和渗透作用吸收和排出水分,保持自然界水分的平衡,对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也非常重要。 还能净化环境减小污染,有的植物(如大豆)能够进行生物固氮,为生物提供N元素。故①吸尘、②杀菌、 ③调节空气湿度、 ④美化环境、 ⑤消除噪声以上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p><p>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p><p>C.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影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A正确;<br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B正确;<br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br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化校园的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p><p>A.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p><p>B.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p><p>C.教学楼临窗宜种植高大的乔木</p><p>D.应该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整体性: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校园绿化主体要体现艺术性,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注意局部景点的艺术魅力。使整体环境和局部和谐统一,A不符合题意;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 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B不符合题意;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会遮挡光线影响教室内的采光.影响学生视力,C符合题意;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做到相互协调,三季有花,四季有阴,D不符合题意。</p><p>考点:保护植被的意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是</p><p>A. 平原绿化工程 B.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p><p>C. “三北”防护林工程 D.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可能不利于保护植被</p><p>A. 植树造林 B.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p><p>C. 大力发展畜牧业 D. 节约用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植被,A不符合题意;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保护植被,B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畜牧业,会浪费资源,不利于保护植被,C符合题意;纸的原材料是树木,纸节约用,有利于保护植被,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p><p>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p><p>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p><p>C. 移风易俗</p><p>D. 减少固体垃圾</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br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森林的保护措施,正确的是 ( )</p><p>A. 为了保护森林,不能砍伐树木</p><p>B. 为了保护森林,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p><p>C.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要多种树少种草</p><p>D.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要多种草少种树</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能单纯的加大某一种生物的数量,否则不利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花、草、树木都重要,其数量和比例要相对稳定,才利于生态平衡,才利于保护森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蒙山位于蒙阴、平邑、费县三县交界处,其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既是一座“绿色水库”,又是一座“天然氧吧”.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蒙山还是避暑胜地,七月平均温度只有26℃,比县城低7﹣9℃.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p>为什么说蒙山既是一座“绿色水库”,又是一座“天然氧吧”?__________ 夏天,蒙山的气温比县城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的___________、茎的___________、叶的气孔等结构进行的. 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___________”.大家应该积极参加这项活动,亲手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p><p> </p></div></div>
<div><p>【答案】 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降水,被称为“绿色水库”,森林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又被称为“天然氧吧” 蒸腾作用能降低温度 根毛 导管 植树节</p><p>【解析】(1)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又是一座“天然氧吧”。<br />(2)森林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可以降低温度,因此夏天,蒙山的气温比县城低。<br />(3)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④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①根内的导管→⑤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②叶肉细胞→③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树木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分别是通过根成熟区的根毛、茎的导管、叶的气孔等结构进行的。<br />(4)为了增加我国森林面积,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你得知的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分析回答:</p><p>(1)我国所居住的这个地区应该是_________型;东北地区属于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应该_________型;新疆有些地区夏季火热干燥,植物种类贫乏,属于_________型.</p><p>(2)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但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相比,仍然是一个_________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是_________,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p><p>(3)生物课上,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当地的植被情况,请你说出要用的材料用具是_________,通过分组调查,最后要写出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55%26%20%笔记本,笔调查报告</p><p>【解析】</p><p>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特点进行解答。</p><p>(1)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雨量671.1毫米,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东北地区夏季温凉、冬季严寒,植被类型是针叶林;新疆有些地区夏季火热干燥,植物种类贫乏植被类型是草原。</p><p>(2)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可观,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森林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4公顷,世界人均占有量0.64公顷的。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远远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排名123位,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7%。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20%。</p><p> (3)调查报告的步骤:选择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内容;写调查报告;汇报调查结果。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要求: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认清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用具:笔记本,笔,通过分组调查,最后要写出调查报告。</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如图的漫画,联系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021259977205_ST/SYS201904220924021259977205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p><p>(2)观漫画,谈谈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了生物的生存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③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④消除噪声.⑤维持碳氧平衡</p><p>【解析】</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偷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一方面导致更多的生物种类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结合分析图中鸟儿的无奈之举可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p><p>(1)图中鸟儿“我的家在哪里”告诉我们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了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2)植树造林的意义:森林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②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温度.如森林上空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区高达10-25%左右,比农田高5-10%,据测定,夏天绿地中地温一般要比广场中白地低10-17度。③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植物能吸附尘埃,有的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菌物质;1亩松柏林,每天可分泌2公斤杀菌素;每公顷柳杉林,每月约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还要高一倍;④消除噪声;⑤森林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