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54:58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p><p>A. 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    B. 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p><p>C. 吸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D. 吸烟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A正确;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B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禁烟主要是为了人们的身体着想,吸烟不是成熟的表现,C错误;吸烟产生的烟雾含多种有害物质,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将下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034467402528_ST/SYS201904131131034467402528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p><p>A. ③一⑤一②一①    B. ④一③一②一⑤    C. ③一①一④一⑤    D. ③一⑤一④一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从左图转为右图表示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注意高倍镜下只能进行微调)。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③一⑤一④一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酒后,切面上遇碘酒变蓝的物质及结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3/10/69e37d2f/SYS201903131004400491865529_ST/SYS201903131004400491865529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淀粉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子叶  ⑤胚乳   ⑥胚芽</p><p>A. ②④    B. ①⑤    C. ①④    D. ③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酒后,切面上遇碘酒变蓝的物质及结构分别是①淀粉、⑤胚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一朵桃花和一朵豌豆花的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这两种花中都含有雌蕊和雄蕊</p><p>B. 受精时精子进入子房都是通过花粉管进行的</p><p>C. 两种花的子房中都含有一个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一个种子</p><p>D. 完成受精后,在适宜条件下子房可以发育成果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桃花和豌豆花结构中都含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A正确;<br />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内部,释放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称为受精,B正确;<br />桃花的子房中都含有一个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一个种子,豌豆花的子房中都含有多个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多个种子,C错误;</p><p>子房受精后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是分生区</p><p>B.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筛管</p><p>C. 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来实现的</p><p>D. 陆生植物叶片上表面的气孔数量比下表面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尖中的成熟区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br />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B错误;<br />根吸收水的90%用于蒸腾作用,C正确;<br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关闭。陆生植物气孔的分布叶片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p><p>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脊髓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p><p>C.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呼吸频率    D.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大脑和脊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正确;<br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B错误;<br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C错误;<br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巴西暴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p><p>C. 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 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br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B错误;<br />该病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流感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可见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不相同,C错误;<br />病毒入侵人体后,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p><p>A. 膝跳反射    B. 眨眼反射    C. 望梅止渴    D. 吮吸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吮吸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因此,属于人类特有的是望梅止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夜晚看不清东西,还出出了牙龈出血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p><p>A. 维生素A、维生素B    B. 维生素C、维生素B</p><p>C. 维生素C、维生素D    D. 维生素A、维生素C</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夜盲症的症状是夜晚时看不清东西.维生素C 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坏血病的症状是皮下、牙龈出血。根据小李的症状可以判 断他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p><p>B. 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p><p>C. 动脉中有动脉瓣,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p><p>D.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A正确;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四肢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C错误;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脑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分是( &#xa0; )</p><p>A. 大脑    B. 中脑    C. 脑干    D. 小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r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br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模拟巴斯德实验,探究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40bc76f9/SYS201904131131090117159166_ST/SYS201904131131090117159166_ST.001.png" width="248"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试管的密封性    B. 有无空气    C. 有无细菌    D. 玻璃管的形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实验过程中其中实验组的瓶煮沸即高温灭菌,瓶中是无菌的,而瓶口是竖直向上,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对照组中的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因此两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构成</p><p>B. 一条染色体包含多条DNA分子</p><p>C.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p><p>D. 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桥梁是基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错误;<br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B错误;<br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正确;<br />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桥梁是生殖细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对该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可把后来入侵的病原体杀死</p><p>B. 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p><p>C. 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p><p>D. 抗体可由淋巴细胞产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但把入侵的病原体杀死是体内的吞噬细胞的作用,A错误;<br />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一种疫苗只对一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B错误;<br />当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特异性免疫,C错误;<br />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我市某初中学校902班同学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三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1467228654_ST/SYS201904141946501467228654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在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进行____________,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p><p>(3)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稍等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看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请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1467228654_ST/SYS201904141946501467228654_ST.002.png" width="464"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_____________</p><p>在上述过程中,绿色植物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p><p>(5)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呼吸作用  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光  增加光照强度</p><p>【解析】(1)该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缺少的条件。<br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天竺葵通过呼吸作用,运走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r />(3)淀粉遇到碘会变蓝色。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洗去碘液。叶片不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变蓝。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看到的现象是,不遮光部分变成变蓝。<br />(4)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br />(5)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植物制造有机物越多,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由此可见,增强光照强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2958824426_ST/SYS201904141946502958824426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p><p>(2)图一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含能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_。&#xa0;</p><p>(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p><p>(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部分  光能  鹰  蛇  生产者  2</p><p>【解析】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br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草,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br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该食物链对应图一中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因此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br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是②光合作用。从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大豆有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29fdf3b3/SYS201904131133008615282322_ST/SYS201904131133008615282322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B中⑤是由图A中[  ]________发育而来。</p><p>(2)某用显微镜观察根尖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由此他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图C中_____(填序号)部位的细胞。</p><p>(3)图D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它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p><p>(4)图E是由⑥和⑦组成,其中⑥是由图D中的_______发育而来。</p><p>(5)大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_______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div></div>
<div><p>【答案】  3胚根  c  雄蕊和雌蕊  子房壁  筛管</p><p>【解析】(1)图A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图B中的⑤是根,有图A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来。</p><p>(2)植物根的分生区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小,排列紧密,并能观察到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C图中烦人C是分生区,b是伸长区,a是成熟区,d是根冠,由此判断所观察到的细胞属于图C中c。</p><p>(3)D图中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两部分,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p><p>(4)E图中⑥是果皮,⑦是种子,二者组成了果实,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果皮则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p><p>(5)植物体内具有筛管和导管两种输导组织,导管主要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大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运输到运输到植物的各处细胞,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5年1月,亚洲杯B组小组赛,中国队小组赛三场全胜,球迷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足球运动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5501322864_ST/SYS201904141946505501322864_ST.001.png" width="145"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足球运动非常耗能,运动员所需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_______中有机物的分解.&#xa0;&#xa0;&#xa0;</p><p>(2)中国足球队集训地之一昆明属于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此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增强血液的运氧能力.运动员体内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p><p>(3)图中①与②间,③与④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由左心室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后回到右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循环.&#xa0;&#xa0;&#xa0;</p><p>(4)如果饭后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会________.&#xa0;&#xa0;&#xa0;</p><p>(5)近期感冒发烧引起咳嗽的人很多,医生建议服用清开灵口服液,请问药物成分到达咽部至少________&#xa0;次经过心脏,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p></div></div>
<div><p>【答案】  线粒体  红细胞  3  防止血液倒流  体  增加  2  3</p><p>【解析】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结构的名称为: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p><p>(1)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p><p>(2)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br />氧气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因此氧气最先进入心脏的③左心房。<br />(3)图中左心房与左心室间,右心房与右心室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由左心室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后回到右心房这一过程称为体循环。<br />(4)饭后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会增加。<br />(5)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医生给病人进行葡萄糖前臂静脉注射时,青霉素到达咽部依次经过是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咽部动脉→咽部毛细血管。所以药物成分首先到达心脏的③左心房,到达咽部至少2次经过心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7052918636_ST/SYS201904141946507052918636_ST.001.png" width="394"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p><p>(2)图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p><p>(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    性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p><p>(4)甲、乙的眼睑性状均表现为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p></div></div>
<div><p>【答案】(1)成对;DNA;  (2)23; (3)X; (4)25%。</p><p>【解析】</p><p>试题(1)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507052918636_DA/SYS201904141946507052918636_DA.001.png" width="221"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3)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XY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有两种,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卵细胞)只有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2)图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X性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p><p>(4)根据第23对染色体的形态可以判断:甲是女性染色体排序图,乙是男性染色体排序图。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D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d控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看出,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25%。</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一贯制学校八级下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