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测试: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p><p>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岩石圈的底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岩石圈的底部不在生物圈范围内.</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p><p>A. 猕猴和海豹 B. 鲨鱼和海带 C. 袋鼠和东北虎 D. 熊猫和仙人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总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猕猴主要在树上营攀援生活,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里,A不符合题意;<br />鲨鱼和海带都属于海洋生物,适合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B符合题意;<br />袋鼠善于奔跑,适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东北虎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不符合题意;<br />熊猫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中,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 ,其范围包括 ______ 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大部。</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岩石圈</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只有在空气中才有生物生存。(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不只是空气中,即大气圈的底部才有生物生存,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也有生物生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的 ______ 和 ______ 的总称,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物质基础</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思考答题。</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p><p>①在一花盆中播十粒大豆种子,等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p><p>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p><p>③向花盆中喷“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几天后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p><p>(1)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 </p><p>(2)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 </p><p>(3)有人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你觉得行吗,为什么、 ______ . </p><p>(4)制定的计划中有设置对照组吗? ______ . </p><p>(5)如需要,你认为下列哪组可作为其对照? ______ . </p><p>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p><p>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p><p>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环境中 </p><p>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温环境中 </p><p>(6)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不行,只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没有A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p><p>【解析】</p><p>(1)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提出问题: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p><p>(2)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作出假设: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p><p>(3)探究实验一般实验样本数量要适中,数量过少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因此,有人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不行,只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p><p>(4)设计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实验计划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应另取一同样规格的花盆,播种10株大豆幼苗,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 </p><p>(5)通过(4)分析可知,可以设计为对照实验的是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故选A。</p><p>(6)预期实验结果:验证作出假设的成立,喷模拟酸雨的大豆幼苗死亡而喷清水的生长正常,说明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p><p>洗衣粉中含有去污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等,助剂作用是提高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按助剂是否含磷洗衣粉可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两种.因为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对生物造成影响,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p><p>某同学欲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p><p>①获得藻类:从丰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p><p>②分组编号:将藻类先加水800毫升搅匀,平均倒入2只500毫升烧杯中,标号为A,B.</p><p>③分别处理:A烧杯中加入0.1克含磷洗衣粉,B烧杯中加入0.1克同品牌不含磷洗衣粉.</p><p>④培养观察: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天,观察藻类的数量.</p><p>(1)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 .</p><p>(2)②中两个烧杯搅匀后平均倒入两个烧饼,符合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中的 原则.</p><p>(3)③中B烧杯加入不含磷洗衣粉而不是加入清水,原因是 .</p><p>(4)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 、 条件适宜.</p><p>(5)实验前,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实验做一个假设,你的假设应该是 .</p><p>(6)你预测藻类数量较少的烧杯应该是 .</p><p>(7)该实验尚有一不足之处是 .</p></div></div>
<div><p>【答案】(1)排除池塘水中磷元素等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p><p>(2)唯一变量;</p><p>(3)排除洗衣粉中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p><p>(4)阳光;温度;</p><p>(5)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p><p>(6)B;</p><p>(7)没有多次重复.</p><p>【解析】</p><p>试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磷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①中重复3次的目的是排除池塘水中磷元素等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p><p>(2)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因此②中两个烧杯搅匀后平均倒入两个烧饼,符合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中的唯一变量原则.</p><p>(3)A烧杯与B烧杯对照,实验变量是否含磷的洗衣粉,不加入清水原因是排除洗衣粉中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p><p>(4)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④中“适宜条件”具体为阳光、温度条件适宜.</p><p>(5)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p><p>(6)由于含磷洗衣粉中的磷对藻类繁殖有促进作用,B烧杯不含磷,因此,B烧杯藻类数量较少.</p><p>(7)设置重复组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该实验有一不足之处是没有多次重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3/09/4aad1602/SYS201904230922034417877355_ST/SYS201904230922034417877355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乙通过②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的其它生物。</p><p>(2)甲所指的生物是________等,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传体和排泄物中的________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p><p>(3)丙作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者,能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4)近些年全球气温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加剧有关。</p></div></div>
<div><p>【答案】光合细菌、真菌有机物消费促进④</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观图可知: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①是分解作用、②是光合作用、③是呼吸作用、 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据此解答。</p><p>(1)乙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因此,图中乙通过②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养育了地球上的其它生物。 </p><p>(2)图中甲所指的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传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p><p>(3)丙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4) ④是煤炭、石油等燃料燃烧, 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