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52:18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单元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在饲养小兔子的时候,要把兔舍建在朝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每天喂水喂食,通常一个兔舍只放一只兔子,冬天还要在窝里垫上草等。你认为小兔子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p><p>①营养物质②阳光③空气④土壤⑤水⑥适宜的温度⑦一定的空间⑧风</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⑦    C. ①②⑤⑥⑦⑧    D. ①②④⑤⑦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这是一个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的选择题,思考作答.</p><p>解: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要把兔舍建在朝阳通风的地方,表明小兔的生活需要②阳光和③空气;还要每天喂水喂食,表明小兔的生活需要⑤水和和①营养物质;通常一个兔舍只放一只兔子,表明小兔的生活需要⑦一定的空间;冬天还要在窝里垫上草等,表明小兔的生活需要⑥适宜的温度.</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活的环境条件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点</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潮虫只数</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泥路上</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槽边的石头上</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种花的湿花盆底下</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干草地上</p></td><td style="width:221.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able><p>&#xa0;</p><p>&#xa0;</p><p>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因此鼠妇的生活环境是潮湿的生活环境.</p><p>解: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底下鼠妇数量多,而水泥路上3只,干草地上只有2只.所以,根据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p><p>A. 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p><p>B. 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p><p>C. A和B的总和</p><p>D. 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美丽的乌拉盖草原,有一个出名的赏花景点——芍药谷,每到春天芍药花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很多游客或摄影爱好者,但是今年春季,一场大雪造成了很多芍药花都未能开放,整个芍药谷也没有了往日的壮观,只有星星点点的花摇曳在风雪中,这一现象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p><p>C. 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D. 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一场大雪造成了很多芍药花都未能开放,体现的是温度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330395592699_ST/SYS201904131134330395592699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阳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p><p>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p><p>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p><p>③某些藻类与真菌形成地衣      </p><p>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p><p>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p><p>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p><p>A. ④⑤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属于共生。③某些藻类与真菌形成地衣,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属于共生。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牛为细菌提供了生存场所和食物。属于共生现象。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属于寄生;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属于细菌的分解作用。所以属于共生现象的是①③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p><p>A.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p><p>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p><p>D. 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禾苗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粪便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皮下脂肪很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p><p>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p><p>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p><p>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p><p>D.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中蝉取食树的汁液,而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捕食螳螂,它们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连接起来就是一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A错误;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C正确;“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392194365775_ST/SYS201904191039392194365775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p><p>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p><p>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p><p>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该生态瓶”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A正确;<br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B正确;<br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C正确;<br />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p><p>A. 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土壤湿度</p><p>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p><p>C. 种子萌发的实验结论:阳光、空气、水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p><p>D. 用低倍镜观察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中,光照是实验变量,A错误;<br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而口腔上皮细胞没有,B错误;<br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C错误;<br />用低倍镜观察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p><p>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p><p>B.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p><p>C.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p><p>D.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br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br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 环境的是</p><p>A. 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p><p>C.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br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符合题意;<br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的是</p><p>A.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p><p>B.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p><p>C.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p><p>D.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错误;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有利于保持体温,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B错误;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是蝗虫对环境的适应,C错误;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措施中应用了生殖原理(  )</p><p>A.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素,青霉素的产量大大提高</p><p>B. 用生长素涂抹番茄花的柱头上,获得无籽番茄果实</p><p>C. 多施肥、勤松土,麦子长得穗长粒大</p><p>D. 培养大量赤眼蜂,有效防治棉铃虫</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用紫外线照射青霉素,是利用紫外线使青霉素发生基因突变,青霉素的产量大大提高。利用的是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础,A错误;用生长素涂抹番茄花的柱头上,目的是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获得无籽番茄果实,属于生殖原理,B正确;多施肥、勤松土,麦子获得的营养物质充足,长得穗长粒大,利用的是植物生长的原理,C错误;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中一只天鹅,因嘴被冰冻住了根本张不开,有不少市民向河里投食,天鹅野鸭都争相来夺食,而这只天鹅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味从嘴边溜走却抢不到,它那充满求助的眼神甚是可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孔雀与河中生活的天鹅和野鸭属于共生关系</p><p>B. 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等都与天鹅飞行生活相适应</p><p>C. 严寒时,天鹅的体温会随温度的减低而适当降低</p><p>D. 天鹅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p><p>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孔雀与河中生活的天鹅和野鸭不属于共生关系,A错误;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等都与天鹅飞行生活相适应,B正确;天鹅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严寒时,天鹅的体温不随温度的减低而适当降低,C错误;天鹅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p><p>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p><p>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p><p>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CD</p><p>【解析】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叶芽(或枝芽)的结构和发育,生长点:发育成新的芽结构,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所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A正确;<br />在两栖动物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雌蛙没有鸣囊不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来抱对,属于繁殖行为,B错误;<br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C正确;<br />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蚕就会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p><p>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大树底下好乘凉</p></div></div>
<div><p>【答案】CD</p><p>【解析】</p><p>试题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是环境因素水对生物仙人掌的影响,A错误;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C正确;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A. 蚯蚓疏松土壤    B. 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p><p>C. 鸟类迁徙    D.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p>蚯蚓能疏松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br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正确;<br />鸟类的迁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br />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因此“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百香果(图1)酸甜可口,可以用图2的方式繁殖。柑橘小实蝇危害西番莲的果实,黄金小蜂是柑橘小实蝇的天敌。图3表示柑橘小实蝇发育过程的几个时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7843a9fc/SYS201904171034252501684957_ST/SYS20190417103425250168495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根据上述资料判断正误</p><p>(1)百香果果实中有许多种子,可推测其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_____)</p><p>(2)图2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特点。(_____)</p><p>(3)黄金小蜂和柑橘小实蝇之间是竞争关系。(_____)</p><p>(4)柑橘小实蝇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  错  错  错</p><p>【解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7843a9fc/SYS201904171034252501684957_DA/SYS201904171034252501684957_DA.001.png" width="277"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只有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因此“西番莲果实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有多个胚珠。题干说法正确。<br />(2)图2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题干说法错误。<br />(3)黄金小蜂是柑橘小实蝇的天敌。可见他们是捕食关系。题干说法错误。<br />(4)小实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有 130 科,1100 种,如金莲花、胭脂花、有斑百合、丁香、芍药等。动物种类有 47 科 169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褐马鸡、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斑羚、勺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036006231493_ST/SYS201904151039036006231493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036006231493_ST/SYS201904151039036006231493_ST.002.png" width="252"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百花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p><p>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阳光</p><p>(2)树林里生长着蘑菇。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蘑菇属于_____。一些大树的基部长着绿色绒毯状的东西,最有可能是_____植物。</p><p>根据双名法判断,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山丹(Lilium pumilum DC)、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三种植物中与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p><p>(3)金钱豹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利于其隐藏。它的体色和形态是经过长期的_____形成的。</p><p>(4)你认为建立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p><p>A.促进生态旅游    </p><p>B.把濒危动植物迁到保护区</p><p>C.加强依法管理    </p><p>D.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  B  分解者  苔藓  山丹  自然选择  D</p><p>【解析】</p><p>(1)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在百花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植被,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造成植被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选B。</p><p>(2)蘑菇是真菌靠分解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蘑菇属于分解者;</p><p>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和树干上,常密集的生长着苔藓植物,它们就像毛茸茸的绿毯,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墙藓、葫芦藓等。</p><p>双名法是指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斑百合和山丹的属名都是Lilium,是同属,因此与斑百合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山丹。</p><p>(3)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形成许多环状光斑,很像古钱币。古代金钱豹的体色、形态不同,体色、形态与环境一致的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容易捕获猎物,体色、形态与环境不一致的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不易捕获食物而被淘汰,这样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金钱豹。</p><p>(4)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植物时,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诗词,如:“早秋惊落叶”、“冻雷惊笋欲抽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花褪残红青杏小”、“霜叶红于二月花”……并进行了一些有关植物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p><p>(1)植物到秋天落叶,这是植物适应__________的结果。</p><p>(2)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长出的幼芽,可以发育成竹子,这是因为芽中有_______组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保持母体的___________特性。</p><p>(3)与红豆杉的种子相比,杏树种子外有果皮,果皮是由花中________发育而来的。</p><p>(4)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中,同学们选择同种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50粒种子+20ºC+浸没在水中;B组:50粒种子+20ºC+潮湿的环境;则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p><p>(5)取一段带茎的绿叶,把它放在水中剪断。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红叶”。这主要是茎、叶中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物质的结果。</p><p>(6)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和闭合会影响到植物的________(填序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5b6ed3a/SYS201904081032502984537062_ST/SYS201904081032502984537062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p><p>(7)利用电传感器测定某植物在恒温30ºC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ºC和30º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ºC时,B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p></div></div>
<div><p>【答案】  环境  分生  遗传  子房壁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导管  ①②③  左</p><p>【解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秋季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因此秋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秋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r />(2)植物的芽能够生长发育成枝条。是因为芽中有发达的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p><p>这个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可以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p><p>(3)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p><p>(4)A、B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因此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p><p>(5)茎叶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因此,将剪断的带叶的茎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红叶”。</p><p>(6)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窗口”。因此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和闭合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p><p>(7)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B点将向左移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科版七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单元检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