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即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p><p>A.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p><p>B. 资源和环境问题不需要我们重视,政府会解决</p><p>C. 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p><p>D.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A正确;资源和环境问题关系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能只等政府会解决,B错误;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p><p>B.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相同的</p><p>C. 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Y染色体,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p><p>D. 近亲结婚容易患显性遗传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正常人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A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其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所以,男性的精子中只有X或Y染色体,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C错误;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所以近亲结婚容易患隐性遗传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蜣螂俗称屎壳郎,以动物粪便为食,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p><p>A. 生产者</p><p>B. 消费者</p><p>C. 分解者</p><p>D. 非生物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蜣螂通常以牲畜的粪便为食,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所以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不符合保护环境要求的是( )</p><p>A. 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p><p>B. 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p><p>C. 随地吐痰既不雅观又不卫生,吐后要用脚立即擦掉</p><p>D.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破坏行道树、绿化带、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符合保护环境要求,A正确;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保护环境要求,B正确;随地吐痰既不雅观又不卫生,吐后要用脚立即擦掉,同样污染了环境,C错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习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下相关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p>B. 北方风沙危害来自北方的沙漠,跟南方植被没关系</p><p>C. 雾霾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p><p>D. 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环境,A正确;植被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北方风沙危害来自北方的沙漠,跟南方植被也有重大关系,B错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可能造成雾霾等恶劣天气,C正确;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p><p>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p><p>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p><p>D.“孔子鸟”化石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p></div></div>
<div><p>【答案】 D</p><p>【解析】</p><p>试题 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p><p>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p><p>C、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C正确;</p><p>D、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p><p>C. 由水生到陆生 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由简单到复、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C正确;高等动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成蛙既可以用鳃呼吸也可以用肺呼吸</p><p>B. 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p><p>C. 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p><p>D. 果蝇、蝗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生长而长大,所以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正确;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C错误;果蝇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而蝗虫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草原生态系统</p><p>B.沙漠生态系统</p><p>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p><p>D.针叶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我市某玉米田中‘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R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16e41988/SYS201712310111055873399219_ST/SYS201712310111055873399219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最可能代表玉米的是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农田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p><p>(2)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玉米的产量会_________ </p><p>(3)由图可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___________的特点</p><p>(4)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甲 甲~乙~丙 下降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呼吸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铃薯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按皮色分有红皮和白皮品种,按块茎的成熟期分有早熟和晚熟品种.按形状分有圆形和椭圆形品种等,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p><p>(1)上述材料中描述了马铃薯的多种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控制的.</p><p>(2)如图是某农科所用经太空处理的黄岗马铃薯品种进行自花传粉获得紫肉马铃薯新品种的遗传简图(黄肉对紫肉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根据结果分析_______是显性性状。子代紫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子代黄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8cafe4be/SYS201904171037187174322102_ST/SYS201904171037187174322102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将紫肉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可以迅速扩大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生殖(填“有性”或“无性”)</p></div></div>
<div><p>【答案】 基因 黄肉 aa AA或者Aa 无性</p><p>【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份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述材料中描述了马铃薯的多种性状,这些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p><p>(2)根据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根据结果分析黄肉是显性性状,子代紫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子代黄肉马铃薯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r />(3)将紫肉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种植马铃薯时,通常是将它的块茎切成几块,每块种薯上要保留一个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长发育成为一株马铃薯幼苗,没有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则不能发芽.为了验证该知识,小杨同学设计进行了下面实验.请根据这一实验分析回答问题.</p><p>①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p><p>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p><p>(1)小杨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p><p>(3)每组中将马铃薯切成若干块而不是只有一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小杨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p><p>(5)若甲组都发育成幼苗,乙组没有。则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 控制变量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形成对照实验 马铃薯块发芽受芽眼影响</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与否定的回答,根据问题“马铃薯没有发芽是因为没有芽眼吗?”,可以假设:马铃薯块发芽的原因是受芽眼的影响。<br />(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控制变量(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单一变量等)。<br />(3)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每组中将马铃薯切成若干块而不是只有一块。</p><p>(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p><p>(5)若甲组都发育成幼苗,乙组没有。则得出结论:马铃薯块发芽受芽眼影响。</p></div>
页:
[1]